侏儒蜥脚恐龙:欧罗巴龙 长期在岛屿生活(体长仅1.7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35:050阅
欧罗巴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属于蜥脚类恐龙的一种,因此主要以四足支撑行走,但是它并不像其他的蜥脚类恐龙那么大,体长普遍只有1.7-6.3米,被认为是因为长时间在岛屿上隔离外界而形成的侏儒恐龙种。欧罗巴龙的第一批化石则是在德国的下萨克森盆地发现的。
欧罗巴龙的外貌特征

欧罗巴龙的整体外形看起来和梁龙很相似,但是不同的是它的种属基础是属于大鼻龙类的,所以它的上腭骨前端是带有鼻突的,且鼻口较短,并且在颈椎的后边缘处,也就是肩膀的位置还会出现一定的中心凹陷,看起来就像是驼峰一样。且由于欧罗巴龙属于侏儒恐龙的一种,所以它的身形基本上只有普通蜥脚类恐龙的一半,甚至更小。

欧罗巴龙不像叉龙一样,它的神经棘是没有分叉的,所以脊背隆起并不高。并且它们的顶骨并不像圆顶龙那样圆润,而是呈现一种长方形的趋势,因此头顶看起来非常的平直。同时通过观察它的脚部化石就能看到欧罗巴龙的脚踝处骨头的宽度,甚至比它本身高度的两倍,因此它的四只足都是下部较为粗壮,并且非常有力。
欧罗巴龙的生活习性

欧罗巴龙属于植食性恐龙,据科学家研究,欧罗巴龙的祖先其实一开始并非是侏儒,但是经过迁徙后来到了欧洲的某个岛屿生活,但是由于岛屿上的植物较为匮乏,从而导致它开始逐渐侏儒化,以此来适应日渐减少的食物,因为即使是最大的欧洲岛屿也只有2千平方公里而已,而且欧罗巴龙的化石研究发现它的侏儒确实是因为减少生长率而形成的。
欧罗巴龙的化石发现

欧罗巴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德国的北部盆地发掘的,当时就位于下萨克森州的一处菜市场附近,出土了部分颅骨、颈椎骨以及荐椎骨等。并且之后还在相同的海相碳酸盐地层中发掘了多达11个个体化石,其中有未成年的,也有成年的,但体长均不超过7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发现 | 陕西西安张旺渠宋金遗址——发现沣河变迁和地震砂土液化迹象丁岩
张旺渠宋金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办张旺渠村北侧,距离西侧的沣河约700米。遗址南北长约190米,东西宽约180米,总面积约3.4万平方米,现归属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位置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22:370000古人下葬为什么要附墓志铭?不怕盗墓贼知道他是谁吗?
唐高宗的墓志铭镌刻在一块高7.5米、每边宽1.86米的石碑上,故该碑名叫《述圣纪碑》,碑文《述圣纪》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显书写,共约5500余字(也有说8000字的)。《述圣纪碑》立于乾陵司马道西侧,朱雀门外西阙楼之前。而武则天的《无字碑》则立于乾陵司马道东侧,朱雀门阙楼南面,与西边的《述圣纪碑》相对应、相对称。该碑高7.53米,宽2.1米,厚1.649米。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8:51:500000李济:黑陶文化在中国上古史中所占的地位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50:530002牧童放羊发现“藏宝图”,记载了200吨金银,考古队:只能我去找
我要新鲜事2023-07-07 19:39:13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元明清彩绘瓷概说
#走进博物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即用彩绘装饰陶器,到了唐宋时期,长沙窑、越窑及磁州窑相继使用彩绘装饰陶瓷,尤其后者引入纯熟的绘画技法,为彩绘瓷的发展揭开良好的序幕。元明清三代是彩绘瓷的兴盛时期,产品种类十分丰富,除了彩料颜色缤纷之外,制作工艺的技法也有不同的变化。本文分釉下彩绘、釉上彩绘、釉上釉下彩绘、低温釉料彩绘及外来釉料彩绘等五个项目,介绍彩绘瓷的发展概况。1.釉下彩绘瓷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9: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