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植食恐龙:珙县龙 体长可达14米(前肢比后肢短30%)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47:150阅
珙县龙是一种蜥脚形亚目恐龙,诞生于2-1.75亿年前的侏罗纪初期,体长可达14米左右,算是巨型恐龙的一种,主要利用四足进行行走和奔跑,脖子和尾巴比身体更长,属于植食性恐龙之一。珙县龙的第一批化石出土就是在1997年于中国的四川进行的,其中缺少头盖骨等。
珙县龙的体型

珙县龙的化石出土之后,经过推测它的体长普遍可达14米,在已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可排名到112位,因此也算是巨型恐龙之一,在蜥脚类恐龙中有不少与它体型相似的,比如同样在我国发现的东阳龙,体长就达到了15米多。
珙县龙的外形特征

珙县龙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很相似,都是使用四足行走和站立,而且它的前肢要比后肢短上30%,四肢都是非常粗壮的圆柱形。但是珙县龙和其他的蜥脚类恐龙不同的是,它的每只脚上虽然都拥有着五根指爪,但是其中最外侧的一只是退化的,其他的四只则是爪子状的,并且最外侧的第二根的指骨是最多,可达5节。

珙县龙也是蜥脚类恐龙中唯一一种已发现的趾骨末端骨化的恐龙,要知道蜥脚类恐龙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骨化程度很低的,也就是骨质不容易被软骨替代,但是珙县龙就是一个例外,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因为标本的碎片过多,有不少的踪迹没有被保留而导致的。
珙县龙的化石发现

第一批的珙县龙化石是在中国四川的珙县北村的柳井组发现的,这批化石最初埋藏于紫泥岩之中,据说最初是因为1997年5月份的一次地质勘探而意外发现的,之后再同一个月份开始进行挖掘,最终才出土了这批化石。后来经过研究大部分都来自于一种蜥脚类恐龙,当然其中还包含了不少兽脚亚目恐龙的化石碎片。

最终科学家们将其进行了拼接,虽然都是比较破碎的,但基本上头部还算是比较完整,其中包含了上颌骨、牙齿等颅骨部分,但是还是缺乏头盖骨,不过在1998年的时候,由贺新禄教授对其进行了命名和描述,最终将其命名为“珙县龙”,以纪念它的发掘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北大教授辱骂孔子 还被其他教授支持(丧家狗)
北大教授说孔子是丧家狗孔子本人也曾承认。据史记记载,孔子一直都是空有抱负,却是无处施展的状态,而他在周游列国的过程当中,也是遭遇到了不少难堪事,在宋国时差免被宋司马斩首,到了郑国又因故与弟子走散。当时子贡向路人询问,路人回复说,看到过一个那么累累若丧你家之狗的人,看起来了就像是他的师傅。后来子贡按照路人的指点找到了孔子,紧接着他气愤的把路人的评价告诉了他,孔子却是豁达的表示,然哉然哉。形容孔子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37:240000女子因为难产昏厥 却被认为死亡而下葬(古代悲剧)
一个清朝女子难产导致昏厥,家人认为她死亡很快埋葬。因为在古代的医疗水平相当的落后,所以生孩子的时候很可能就造成一些难题。古墓中发现一个清朝女人,在生孩子的时候就遇到了难产昏厥,她的家人呢却以为呢他已经去世,所以将他简单的入棺下葬。没想到过了300年后,考古专家发现了他的墓葬,里面的场景真的是很凄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清朝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1:21:550001观展:乱世遗珍 四川地区宋代窖藏文物展
今年时值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出土30周年之际,四川宋瓷博物馆联合成都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绵阳市博物馆、阆中市博物馆等八家川内博物馆,共同举办“乱世遗珍——四川地区宋代窖藏文物展”,展出四川成都、遂宁、绵阳、江油、三台、阆中、南充、剑阁、德阳、什邡、简阳等地窖藏出土的140余件宋代文物,其中不乏多家博物馆的“馆藏之宝”,且有多件为首次面世展出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0:26:410000梁云:早期秦文化探索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早期秦文化是两周考古的一大重大课题,而与这一课题有关的礼县大堡子山、清水县李崖遗址、甘谷毛家坪遗址、张家川马家塬西戎墓地都是当年入选年度十大考古的热门项目!在对这些遗址和早期秦文化的研究方面,西北大的梁云先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3:15:38000060后70后小时候妈妈都会带着“躲尿窝”,怎么躲的?知道的都老了
过去孩子要做3件事本文作者倪方六时代发展越来越快,老风俗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但是儿时的记忆是很难忘记的。如今的60后、70后小时候,传统风俗仍很盛行,到80后生活的年代已淡了。如今的90后孩子,好多都没有受到传统风俗的熏陶,只知道喝哇哈哈,打游戏机什么的。我是60后了,我们父母当年少不了要给孩子做些在今天看来挺迷信的事情:如躲尿窝,如凑百岁,如剃长命头……(剃长命头)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0:4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