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蜥脚类:黄河巨龙 光是指甲就长22厘米(体长20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1:06:570阅
黄河巨龙是一种蜥脚巨龙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早期的中国甘肃兰州盆地周围,因为正好位于黄河边上的刘家峡,所以才取名为黄河巨龙。黄河巨龙的体长可达20米,属于中国最大且最宽的恐龙,臀宽可达2.8米,体重更是超越马门溪龙,达到了30-40吨。
黄河巨龙的外形特征

黄河巨龙最大的特点就是躯干很宽,尤其是臀部和肩膀的部位可以看出,比如荐骨的高度虽然只有50厘米不到,但是它的长度却达到了1.1.米,而且它的肩胛骨的最宽处也能达到0.83米,因此就算是长达30米的欧洲最大恐龙-图里亚龙的体重也是比不过它的,要知道黄河巨龙的体长才只有20米。

黄河巨龙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前肢非常的长,因此它的整体看起来就是前高后低的,非常挺拔魁梧,所以就算是砚山龙等和它相比都显得非常的纤细。黄河巨龙虽然高度只有8.2米,但是它的体型是非常大的,在700多种已发现的恐龙中排在70位,因此就连一个指甲盖的长度也达到了22厘米,而宽度更是达到了10厘米。
黄河巨龙的生活习性

黄河巨龙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是属于植食性恐龙,由于脖子和前肢长,所以在吃食的时候基本上不需要废力的抬起脖子就能轻易的吃到黄河边的梧桐树。而在平时它粗壮的四肢除了行走和奔跑之外,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能震慑食肉恐龙,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体重优势,抬起前肢踏地,气势可是很强大的。
黄河巨龙的化石发现

黄河巨龙的化石其实除了在兰州发现之外,在中国河南的汝阳县也曾经发现过,比如06年的时候,在汝阳县的三屯刘店周围大约十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发现了30多个恐龙化石点,其中就包含了一具黄河巨龙的化石,当时出土之后,它的体型震惊了周围的民众,单单是一根指头就长达20厘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李学勤:谈“信古、疑古、释古”
前几年我应邀在一次小型学术座谈会上作了发言,后经友人整理,发表在《中国文化》第7期上,标题为《走出疑古时代》。1995年辽宁大学出版社印行我的小书,书名便移用了这个题目。对于有关问题,我本已没有新的话可说,只是发言中引到冯友兰先生的一个提法,未能详细说明,有些遗憾。这里想略谈几点,作为那次发言的补充。0000敏迷龙:南半球发现的第一条甲龙(长1米/澳大利亚出土)
对于甲龙,大家应该不陌生,它是食草恐龙中的明星,身披盔甲利刺,令食肉恐龙望而生畏。而今天小编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敏迷龙比较特殊,它是南半球发现的第一条甲龙,一起去认识看看。敏迷龙基本资料敏迷龙是一种大洋洲的小型食草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它体长1米,与隐龙、棒爪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1.19亿年-1.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敏迷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40:390000光绪帝下葬25年后陵被盗,盗墓者太精,仅多挖几铲便破了反盗设计
盗墓者是如何进入光绪陵墓地宫的?本文作者倪方六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里,我连说了两篇清光绪皇帝陵墓的事,但对网友可能最感兴趣的盗陵问题一直没说。这篇就来聊聊崇陵被盗一事——到底是谁盗的,至今都是一个谜!光绪陵墓是何时被盗?1938年,距光绪皇帝1913年下葬地宫仅25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300000云南一古墓中发现一件镇馆之宝,出土时国宝身有烟痕,咋回事?
翔鹭纹铜鼓的故事文/张珍、倪方六【名称】翔鹭纹铜鼓【年代】西汉【出土地】1976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收藏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价值】国宝级藏品,镇馆之宝史学界有“北鼎南鼓”之说。古代中原人,尤其是在春秋时期的贵族喜欢用鼎来显摆自己的地位,甚至死了也不忘带到墓里去。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权贵也爱显摆,但不是鼎而是铜鼓。图:北方贵族随葬用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20:260000日本人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 真相让人气愤(避重就轻)
日本在南京大屠杀话题上总是避重就轻。在1937年的12月份,国民党政府战败之后弃城而逃留下了南京城里的几十万居民,在接下来的40多天中,日军每一天都让南京的痛苦更深一分,先是将我军士兵带到偏远地区屠杀,而后甚至是在南京的街头,对着我国的百姓们肆意乱杀。当时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血流成河,更是有许许多多的妇女被强暴,其中还包括了十多岁的孩子,诸如此类的残暴罪行,日军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南京大屠杀我要新鲜事2023-08-12 21:49: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