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拉达龙:南美巨型植食恐龙(背部长鳞甲/长18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0:43:180阅
拉布拉达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18米,主要用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的体型巨大,脖子和尾巴很长,背部长有特殊的鳞甲。拉布拉达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发现的,一共发现了3处。
拉布拉达龙的体型

拉布拉达龙在770多种已经发现的恐龙中,体型能够排到第70位,体长达到了18米,虽然不算蜥脚类恐龙的大个子,但是也比其他类别的恐龙要普遍大上不少,相当于一座小山,就算是火车车厢也需要一整节才能比得上,体型类似圆顶龙、难觅龙以及黄河巨龙等。
拉布拉达龙的外形特征

拉布拉达龙和大部分蜥脚类恐龙一样,脖子和尾巴都格外的修长,占到了身体的大半部分,脑袋非常小,身体粗且短,看起来像是一个酒桶,并且它的四肢很粗壮,像是大象的腿一样呈现圆柱形,唯一比较特别的是,拉布拉达龙的身上还长有鳞甲,尤其是背部的最多,就像萨尔塔龙一样,并且它的鳞甲还带有很小的棱脊。
拉布拉达龙的化石发现

拉布拉达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阿根廷发现的,埋藏于艾伦地层中,所以科学家推测它大概率是生存在白垩纪的末期的坎潘阶时期。正模标本中包含了四肢骨骼、背椎以及尾椎,而这些化石都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挖掘点,但都位于阿根廷境内。而选模化石中则包含的比较少,只有一块腓骨、一块胫骨,不过科学家认为它们可能并不来自于同一个体。
拉布拉达龙的种属关系

拉布拉达龙的部分化石是由理查德·莱德克发掘的,当时根据骨骼的尺寸将其归类为南方泰坦巨龙类恐龙,但是之后又重新将其作为一个新的种属。直到冯·休尼进行命名的时候提出将其归入泰坦巨龙科,拉布拉达龙才一直被归入这一分类之中。拉布拉达龙的名字其实是按照阿根廷第二大港拉布拉达市进行命名的,这里的博物馆也收藏了不少的古生物化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微角龙:蒙古小型恐龙(仅长60厘米/最原始的角龙)
微角龙是一种角龙亚目恐龙,诞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只有60厘米,属于小型植物性恐龙的一种,但是在角龙类中它和鹦鹉嘴龙是诞生时期最早的恐龙之一,第一批化石主要发掘蒙古国。微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01:550000新疆猎龙:新疆小型恐龙(长4.5米/距今1亿年前)
在中国,目前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是辽宁和新疆,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一种叫新疆猎龙的恐龙,它就出土于新疆,一起去认识看看。新疆猎龙基本资料体型:新疆猎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恐龙,食性不明,它体长2.5-4.5米,与天镇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05位,生活在距今1.12亿年-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09:1400002020十佳图书编辑说 | 从《铜陵师姑墩》谈考古报告的编写
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将10种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们以高质量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我国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杰出成果,展示着欣欣向荣的文博行业风采,也启示着文化遗产图书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向这些入选图书的图书编辑约稿,从编辑的角度,还原出图书的策划、编辑和制作过程,以飨读者。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22:440000郭静云:新石器南北文化的传播方向及路线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9-37页。本次编发时省略了注释和参考文献,若有参考或引用,务请查阅原著。新石器南北文化的传播方向及路线文化北传和人们北移的趋势在稻作农产北传的同时,长江流域的工具、用具、礼器、陶器、石器加工技术、生活方式等等,也传到北方。既然长江流域的人口密度已相当高,南方人遂向北开辟农田,逐步迁移到北方的土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8:550000荐书: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 : 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
专家评论王明珂洞察族群认同与共同体意识之间微妙的关系,在中国民族学田野报告的传统方式之外,开阔了报道与阐释双管齐下的方法学。这是一本跨越历史学、人类学和地理学的作品,很有价值。——许倬云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6:23:3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