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氏龙:北美大型恐龙(带有斧头状头冠/体长16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15:520阅
赖氏龙是一种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带有一个类似斧头状的头冠,突出的部分指向额前,体长可达9.4-16.5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出土自北美洲。
赖氏龙的外形特征

赖氏龙属于鸭嘴龙科恐龙中的有冠类,但是它的冠饰和冠龙不同,它是额顶和额前带有一块骨质的突起,看起来就像斧头,“刀锋”的部分指向前方,但是它并没有像冠龙那样整个头冠延伸到鼻部,所以赖氏龙的鼻子并不是隆起的,这也是它们在未成年时期就能明显区别的一大外貌特征。

赖氏龙和其他的鸭嘴龙科恐龙很像,都是使用四足行走,奔跑的时候可能会抬起前肢,只是用粗壮的后肢。它的尾巴处带有非常强健的骨化肌腱,使得尾巴能够时刻保持水平,不会轻易的下垂,并且它的前肢只有4根指头,缺少拇指,中间的三根为蹄状,并且连接在一起,这样能够更好的抓握东西,它的嘴巴也是鸭嘴状的扁平且修长。
赖氏龙的生活习性

赖氏龙的头冠作用有很多,因为它的鼻管会围绕在冠饰之中,而整个冠饰都是中空的,这使得科学家们推测头冠很可能是用来存放盐腺体、唤气、发出共鸣声或者是辨别身份、增加嗅觉等。赖氏龙和大部分的鸭嘴龙科恐龙一样,都在颌骨上长有数百颗牙齿,而在进行咀嚼的时候只用到其中的某一排,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牙齿磨损。
赖氏龙的化石发现

赖氏龙目前其实分为两个有效种,一个是在加拿大的埃布尔达省出土的赖氏赖氏龙,另一个则是墨西哥出土的窄尾赖氏龙,其中窄尾赖氏龙的体重比赖氏赖氏龙要更重,可达23吨,并且体长也达到了16.5米,其中窄尾赖氏龙的鳞片大多分布在尾巴上,都是六角形的,而赖氏赖氏龙的鳞片则是分布在躯干上,比如尾巴、颈部、身体等部位,都是不规则的多边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郑岩:一幅百年中国考古学的全景画
“长城,似乎像是一条遨游星空过久因而忽然感到疲倦的巨龙,本想落在大地上暂时卧息,把头伸向浩渺的渤海,以饱饮清凉的海水,驱散旅途的辛劳。不料它太累了,竟然沉睡不起。修长的躯体从中国的东北蜿蜒伸展向西北,绵亘万里,静静地凝固在山峦荒漠之间。”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6:530001白垩纪恐龙:福井龙 体型是鸭嘴龙类最小(体长仅5米)
福井龙是一种鸟脚下目恐龙,诞生于1-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第一批化石是在1990年于日本发现的,但仅仅只有一个颅骨,不过科学家分析发现它属于中型恐龙,体长可达5米左右,体型和禽龙等非常相似。福井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3:31:530000古墓挖出“广场舞图” 上面绘有44个人物 专家:天天练能长寿
舞蹈作为人类悠久历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与欢庆、祭祀等活动紧密相连。在我国古代,舞蹈结合养生也并不新鲜,可以追溯到西汉早期。在一座古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幅绘有44个人物的“广场舞图”,名为《导引图》。一、《导引图》我要新鲜事2023-07-31 19:49:05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发掘单位北京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何嘉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的美誉。高寒缺氧的气候条件对古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青藏高原征服及适应进程也始终是困扰国际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27:520000扬州积极构建服务城市发展的考古工作新格局
徐国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地下文物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文物保护事业面临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埋藏极其丰富。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扬州考古工作新格局,努力把好地方建设好、越来越好。健全制度,形成新规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