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3.5米/距今90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29:460阅
在《侏罗纪公园》中,大家看到过许多恐龙,最著名的当属霸王龙、剑龙等。其实在这里面,还有一种恐龙容易被人忽视,它就是克氏龙,一种曾经生活在中国辽宁的小型食草恐龙,不过它小归小,其尾巴尾端的锤子却很致命,稍不留神,一些食肉恐龙会被它锤死,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克氏龙基本资料

克氏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3.5米,身披盔甲,有很强的防御力,同时它尾端的锤子有极强的攻击力,许多食肉恐龙也经不住它一锤。就体型而言,克氏龙与蜥鸟龙、山西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44位,生活在距今1亿-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克氏龙化石

克氏龙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北票市下府乡双庙村的孙家湾组,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头骨和部分骨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断克氏龙是甲龙亚目甲龙科恐龙的一属,生活于白垩纪晚期的辽宁,是种小型食草恐龙。

形态习性:克氏龙长约3米,是种体型中等的甲龙类恐龙,其特点是自颈部开始有甲板,身体两侧有对称的装甲,鳞甲有多种不同形状,尾巴末端有棒状尾槌,跟美甲龙类似。克氏龙牙齿较小,有锯齿边缘,这说明它是食草恐龙,主要吃植物的叶子。
世界上最强食草恐龙:美甲龙

美甲龙是一种强壮的具重甲的食草恐龙,它长着一个大脑袋,上面长满骨质脊突,身体两侧长着尖刺,整个背部由成排的甲片突起保护着,尾巴末端有一个可以攻击的“锤子”。它们可以摇晃攻击,虽然是食草恐龙,但战斗力一点也不弱于食肉恐龙,是世界上最强食草恐龙……【查看更多】
亚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中国目前发现了169种,辽宁发现了35种,其中就包括克氏龙、北方龙、红山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未来辽宁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1:32:460001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 唐辽金之三彩器比较
三彩器属于低温釉彩之类,因为釉料之中以铅化合物为助熔剂,并加入铜、铁、钴、锰、锑等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即可烧制出缤纷的釉彩。此一彩类最早流行于唐代,是中原地区王公贵族与富贵人家常用的随葬明器。唐代灭亡之后,三彩器继续在北方地区流传,辽代和金代的窑厂都有生产,独特的造型与装饰风格富有民族性的特色,为中国陶瓷史缔造璀璨的篇章。1.唐三彩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14:000000四川开江发现西汉古墓 三个墓室紧紧挨着(西汉古墓)
四川开江发现的之所以会连起来,是因为一边是小妾,一边是妻子。今年3月份四川开江的一个工地上发现一座古墓,这件事情很快就上传到了网络上,网络上不少人都说这是一座西汉墓穴,有记者赶到此地,向当地的考古工作人员进行求证,而工作人员则是说这并不是和网络上说的一样,是个西汉古墓,经过初步的推测,发现这是一个明朝古墓群,已经被工作人员可以保护了起来。保护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0:31:420000中国最牛祖坟, 后代出了16位皇帝, 至今无人敢盗, 高铁也要绕道走
我国历朝历代都笃信风水堪舆,尤其体现在墓葬选址上。古人认为,将先人埋葬在一处风水宝地,能够保佑子孙后代荣华富贵,家族兴旺显达。而在其中规格最高、声名最显的就是所谓龙脉,埋葬于此处,子孙便有机会开朝立代,登上皇位。历代帝王在陵寝问题上,讲究选择“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吉壤”,同时历朝立钦天监、下设漏刻科,专为皇家贵胄挑时择地,收敛风水。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0:41:310000龙虬庄:淮海史前明珠
苏北地区在东部沿海一向没有存在感,不仅现在经济发展如此,在上古时期,苏北地区由于海岸线较为靠近内陆且河网密布,所以长久以来就是史前考古一个相对空白的区域。但是正如龙虬庄遗址所在高邮市生产的咸鸭蛋一样,必须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进行酝酿,而龙虬庄这个遗址就在苏北平原静静等待了七千年,一朝醒来便是1993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6: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