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3.5米/距今90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29:460阅
在《侏罗纪公园》中,大家看到过许多恐龙,最著名的当属霸王龙、剑龙等。其实在这里面,还有一种恐龙容易被人忽视,它就是克氏龙,一种曾经生活在中国辽宁的小型食草恐龙,不过它小归小,其尾巴尾端的锤子却很致命,稍不留神,一些食肉恐龙会被它锤死,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克氏龙基本资料

克氏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3.5米,身披盔甲,有很强的防御力,同时它尾端的锤子有极强的攻击力,许多食肉恐龙也经不住它一锤。就体型而言,克氏龙与蜥鸟龙、山西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44位,生活在距今1亿-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克氏龙化石

克氏龙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北票市下府乡双庙村的孙家湾组,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头骨和部分骨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断克氏龙是甲龙亚目甲龙科恐龙的一属,生活于白垩纪晚期的辽宁,是种小型食草恐龙。

形态习性:克氏龙长约3米,是种体型中等的甲龙类恐龙,其特点是自颈部开始有甲板,身体两侧有对称的装甲,鳞甲有多种不同形状,尾巴末端有棒状尾槌,跟美甲龙类似。克氏龙牙齿较小,有锯齿边缘,这说明它是食草恐龙,主要吃植物的叶子。
世界上最强食草恐龙:美甲龙

美甲龙是一种强壮的具重甲的食草恐龙,它长着一个大脑袋,上面长满骨质脊突,身体两侧长着尖刺,整个背部由成排的甲片突起保护着,尾巴末端有一个可以攻击的“锤子”。它们可以摇晃攻击,虽然是食草恐龙,但战斗力一点也不弱于食肉恐龙,是世界上最强食草恐龙……【查看更多】
亚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中国目前发现了169种,辽宁发现了35种,其中就包括克氏龙、北方龙、红山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未来辽宁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最新发现:南京城是朱元璋布的局,仅刘基知道,与明孝陵惊人契合
南京城是座真正的“风水之都”本文作者倪方六与北京、西安不同,南京城是极没有规则的,不是典型的中国城市规划类型,找不到明显的中轴线,整个城市完全是依山川形势而建,不见方方正正,只有不规矩,道路的走向、建筑的分布,粗看起来毫无章法,有一种随性的感觉。(清代北京城,很讲规矩,棋盘关分布)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57:320000刘涵川:一度咄咄逼人的匈奴帝国,消失在了中国北方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1:08:170000司母辛 武父乙——郑振香先生访谈录
郑振香先生近照学者简介:郑振香,女,1929年生,籍贯河北省东光县。1950——195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54任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助教。1955年攻读研究生,师从尹达先生学习商周考古。1959年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58:510000从“古物处”到“文物处”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文化部,设立文化部文物局,主管文物、博物馆、图书馆事业,局长郑振铎、副局长王冶秋。郑振铎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人民政协文教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文物局和考古事业的设置情况,谢辰生先生2018年在回忆录设专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事业”叙述,第一节即“文物局草创”[1]。0000河南焦作的汉代墓 发现了许多的珍贵文物(汉代墓穴)
汉代古墓发现古人使用的皮带扣子。在我国的考古工作当中,在探究一个考古项目的时候,首先要看的就是这个考古项目的年代,往往越是年代比较久远的,就越是有着考古的价值,而在大概十年之前,我国河南焦作就出土了。几个来自于汉代时期的文物,而这些文物虽然看起来像是一面镜子,但其实在古代,他们的作用却和镜子有着很大的区别。皮带扣子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34: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