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冠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75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25:001阅
在七大洲中,北美洲生活过的恐龙是大家最熟悉的,这里不仅出土过恐龙之王霸王龙,还出土过剑龙等。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来自北美洲的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它就是短冠龙,其体长可达7米,生活在7500万年前的晚白垩,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短冠龙基本资料

短冠龙是一种北美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米,四足行走,觅食时为了吃到更高的植物,通常会二足战力,前肢帮忙。就体型而言,短冠龙与齿河盗龙、雷尤守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75位,生活在距今7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短冠龙化石

短冠龙化石首次发现于北美洲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朱迪斯河组骨床,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几组骨骼。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短冠龙是鸭嘴龙科的一属大型恐龙,生活于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是种食草恐龙。
短冠龙形态习性

短冠龙长可达7米,与其他鸭嘴龙类恐龙一样,具有颊部,以及由数千颗牙齿组成的齿系,它可以用这些牙齿来有效率地咀嚼;另外,短冠龙最特别是它的骨冠,这个骨冠在头颅骨上形成一个平板。短冠龙是种大型食草恐龙,它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为了维持体型,它每天都在到处觅食。
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北美洲发现了169种,加拿大发现了46种,其中就包括短冠龙、无齿龙、砂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施爱东:西王母形象的历时变迁与层累造史的减法问题
西王母的原始身份一直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对于西王母从战国末期到北宋年间的形象变化,却可以通过画像、文献勾勒出一个大概。西王母的政治待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02:350000荐书 |《匈奴平民墓葬研究》
《匈奴平民墓葬研究》主编:王晓琨[蒙]策·图尔巴特著萨仁毕力格特尔巴依尔译郑淑敏校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2月ISBN:9787522802374内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42:300000考古“不腐古尸”,内部收藏13封感人情书,阅读后潸然泪下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爱情,而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其中之一便是关于一位名为“英泰”的古代达官贵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始于2000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安东市的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了一具木乃伊般的尸体,这具尸体保存完好,一点也没有腐烂。在他的胸口上放着13封情书,专家们对这具尸体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发现他名叫“英泰”,是古朝鲜的一个部族中的达官贵人。我要新鲜事2023-08-16 19:57:520000唐太宗生前想到会有盗墓,欲绝盗患,他想出一招,但还是被盗开了
李世民昭陵的反盗墓设计本文作者倪方六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造在陕西咸阳礼泉县城西北50里外的九嵕山上,与许多名山大川相比,九嵕山并不算高,但在广袤的关中平原北部,却是最高峰。我几年前去考察时爬昭陵,离陵山顶只有十几米了,最后还是放弃登顶——恐高,不敢再往上爬。因山而葬,实是李世民的反盗墓一招。将陵墓放在高高的山上,一般盗墓者怎么挖?!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1:120000郭静云:“明”出自地
【编者按】“神”与“明”的形象、内涵及其历史流变,是理解《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一书的关键。春节前曾摘发郭静云教授之《“神”自天降》,现继续摘发“明自地出”,以与之呼应。二文均出自《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下编第三章第三节“自然神明观:从信仰到哲学”之一部分。谨以此文祝戊戌岁生机勃发,天地和谐。1、商文明“地明出入”的形象观念(1)甲骨文中“明”字的本义和字形考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3: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