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沧龙:沧龙科最大的物种(最长19米/俄罗斯出土)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3:33:200阅
霍夫曼沧龙是一种沧龙科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阶时期,属于沧龙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之一,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0-18米左右,最长的甚至可以达到19米,是当时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之一。
霍夫曼沧龙的体型

霍夫曼沧龙属于巨型沧龙科爬行类动物,在俄罗斯发现的第一批化石是一块下颌骨,当时据此判断它的体长最大可达15.2米,体重最多可达13.3吨,但是之后发现的一块方骨则再次刷新了霍夫曼沧龙的最大体长,因此它的平均体长就达到了16-18.5米左右,体重则保持在17-24吨,如果和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相比,也能够排到70位。
霍夫曼沧龙的外形特征

霍夫曼沧龙的整体外形和现代的一只鲨鱼差不多大,它的嘴巴呈现修长且尖锐的形状,四肢已经进化为鳍状,其中前鳍较后鳍更大更长,而尾巴也是极为粗壮且修长,几乎占到身体长度的一半,再加上尾巴末端长有尾鳍,所以它的游动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它的颅骨非常低,看起来扁平,因此不具备大量的咬肌,这也使得它的咬合力不算太强,但也比海王龙、倾齿龙的咬力更强。
霍夫曼沧龙的生活习性

霍夫曼沧龙虽然是巨型海洋爬行类动物,但是它和其他大部分的沧龙科生物一样,都是以鱼类或者坚硬的壳类动物为食,比如菊石等,平时利用粗壮且细长的尾巴以及宽大的鱼鳍就能很快速的游动,并且进行捕猎,再加上它的牙齿长有非常密集的切边,所以它的狩猎能力是很强的,只是缺点是嗅觉并不发达。
霍夫曼沧龙的化石发现

霍夫曼沧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欧洲荷兰的默兹河周围发现的,这也是目前被人类发现的首批古生物化石。而霍夫曼沧龙的正模化石也是目前最大的一具,完整度非常高,有着整个颅骨、肋骨、脊椎骨以及四肢,但是还是有部分颅骨碎片在挖掘的时候被偷走了,并且在后来保存到博物馆之后意外的丢失了不少,目前只剩下下颌骨、肩胛骨以及颅骨碎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出殡后,有的丧家门前放一把梯子、一袋米、一盆万年青,啥意思?
民间下葬风俗的几个细节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是非常讲究孝道的国家,一个突出的地方是,除了生前要对父母、长辈好以外,在他们死后也得尽心尽力,不能马虎。所以,中国人尤其重视死后的安排,甚至比生前更努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白事风俗,至今如此。白事以将逝者亡人下葬为结束,即所谓“入土为安”。如何入土?这是相当有讲究的,前提当然要选一块下葬的地方,即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1:510008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寻·豳——陕西旬邑西头遗址
#2022十大考古#发掘单位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豆海锋黄土高原的腹地泾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缔造周代礼制文明的核心地域。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侧约1公里西头村,地处泾河东岸台塬边缘地带。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40:18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55:290002齐国墓葬考古 揭秘战国墓葬特点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个诸侯国之一,齐国墓葬文化承载春秋战国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习俗和风貌。通过对齐国墓葬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战国时期墓葬的特点。一、齐国和战国的墓葬分布与规模我要新鲜事2024-07-23 19:32:3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