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王龙:印度大型恐龙(长6.5米/眼睛上长角冠)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48:520阅
胜王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阿贝力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肉食恐龙中的大型物种,体长普遍可以达到6.5米,和玛君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属于原始物种,最大的特点就是眼睛上长有角冠,第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发现的。
胜王龙的体型

胜王龙成年之后的体长可以达到6.5米,体重也保持在900公斤左右,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可以排到275位,大小和现代的一头犀牛差不多,类似于厚鼻龙、中国角龙等恐龙的体型,但是它的颅骨并不修长,只有60厘米,不过宽度却非常大,因此使得它的颅骨极为硕大。
胜王龙的外形特征

胜王龙最明显的外形特点就是眼睛的上方长有非常细小的一块骨质突起,这也是其他玛君龙亚科恐龙共有的特点,但是胜王龙的这块骨质突起不同的是,它并不是骨质角,而是由鼻骨和额骨等骨骼生长而成,并且胜王龙的上颞孔的形状和其他恐龙都不同。
胜王龙的生活习性

通过观察胜王龙化石出土的地层其实就可以看出它生活的环境很可能是湖泊或者丛林,并且科学家也进一步的发现了它的粪便化石,最终推测出它很可能是以植食性恐龙为食,并且很大概率是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攻击的。
胜王龙的化石发现

胜王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1983年就已经出土,当时是由一位印度古生物学家在纳尔默达河流域附近发掘的,不过由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并不是非常好,所以这批化石从那之后就一直被存放了起来,没有进行研究,直到01年的时候美国的古生物学家才再次将这些化石进行了最终的整理和研究,这才有了现在的胜王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长江下游地区社会复杂化及中原化进程研究”专家论证会纪要
殷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下游地区社会复杂化及中原化进程研究”(20&ZD247)启动仪式暨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近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博物馆、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博物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多位从事长江流域考古的著名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以下是会议发言的摘要。水涛(南京大学)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50:540004小型厚头龙类:饰头龙 头顶带三角形顶骨(体长仅2米)
饰头龙是一种厚头龙类恐龙,诞生于8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仅1.5-2米,科学家推测它的体重也只有10-40公斤左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主要是以植物为主食,最大的外形特征就是长有厚实的头顶骨,看起来就像是带了一个头盔一样,它也因此而得名。饰头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5:54:550000王巍:各区域文明化进程与中原中心的形成
通过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距今5800—4000年的中心性遗址及其所在地区的考古调查和重点发掘,我们对各区域文明化进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大约在距今5800年前后,中原地区、长江下游地区、辽河流域、黄河下游地区、陕北地区相继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化,标志各地区进入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45:040000疫情值班期间盗墓,知道有人报警后怕了,把盗出的东西扔进黄河
河南孟津的盗墓者本文作者倪方六大家都说,在中国,过去洛阳的盗墓者最厉害。为此,我在研究盗墓史时,曾多次去调查,名不虚传。当代的洛阳市下辖7县7区,哪个区(县)的盗墓又是洛阳最厉害的?我告诉你,是孟津。孟津以前是县,今年(2021年)3月才改为“孟津区”。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0:4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