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件织锦,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伟大发现之一
谈起精绝国,相信许多人都未必知道这个国家的历史,可能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只存在于神话小说中的国家。其实不然,精绝国是我国西汉时期中国西部的一个比较弱小的城邦国家。大致位置处于尼雅河畔的一处绿洲之上。该国主要以农业为主,是当时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汉书·西域传》中记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到了东汉后期时,精绝国国力衰弱,到最后以至于被强大的鄯善国兼并。在这之后,精绝国受到了魏晋两个王朝的节制,到唐朝时,精绝国都城尚存,称尼壤城。但也就在这个时期,精绝国却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史料上关于精绝国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让人产生了一种感觉,这个古代的精绝国似乎并未真正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至于精绝国为何消失了,据后人猜测,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精绝国处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上,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再加上精绝国国内又是一片绿洲,精绝国肯定是富得流油。大家试想一下,一个弱小的国家如此富有,必然会引起周边大国的窥探,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引起了外敌的入侵,才导致精绝国被彻底灭绝。还有人猜测可能是当时的精绝国碰到了罕见的沙尘暴,一夜之间整个国家都被沙子所埋没。当然,不论是何种原因,精绝国就这样神秘的消失了。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发现了一座古墓。在经过细心的挖掘后,考古人员挖开了这座古墓,这座古墓是一个两人合葬墓。考古人员进入墓室内后发现,墓中合葬的两人身上穿着多件衣服。其中,一具尸体上的衣服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关注。只见一具尸体的右臂上绑着一个色彩鲜艳的织锦,织锦上的文字激扬,纹样诡秘。在经过一番推敲和辨认后,考古专家读出了织锦上织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对中国古代历史熟知的朋友可能清楚,在我国古代关注天象的历史和中国文明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星占学和历法天文学都是由皇家史官掌管,且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解释权。而在尼雅遗址出土的这一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则是中国古代的汉、晋中央王朝依据古代先民观察五大行星运行变化而特意织造的。
“五星出东方”指天空上的五颗行星,在一定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产生所谓的“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即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则于中国军国大事有利。也就四古人口中所说的大吉之兆,此时的国家回天降祥瑞、从此繁荣昌盛。据《史记·天官书》记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

现代天文考古学家、美国著名学者班大卫在他的理论中指出,在2040年9月,也就是21年后的9月,那时候五星聚会的奇观会同时到来,这很可能是中国再次走向繁荣昌盛的时间点。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被古人的博学所折服了。
在尼雅遗址出土的这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采用的是青赤黄白绿五色染织而成,长约18.5厘米,宽约12.5厘米,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其织造工艺非常复杂,为汉式织锦最高技术的代表。

只见这件织锦的纹样,从右侧开始是一对牝牡珍禽,一只雄鸟站在云纹的底部,昂首挺立,散发出一种特有的威严感。雄鸟的头顶处则是汉隶“五”字,在雄鸟的胸部左侧云纹上,则悬挂着一个绚烂的茱萸花纹。另一只雌鸟站在云纹上,其背上方绣着一个“星”字,与“星”字间隔一个茱萸花纹的是“出”字。“东”字则在两个云纹的间隙之上。在“东”字的左下方、则有处一红色圆形纹象征着“太阳”。

在这条织锦的兽角上方云纹上,一个醒目的“方”字赫然呈现。与“方”字隔着一个云端的则是“利”字。在“利”字下方云纹的左侧处,是一个身着竖条斑纹的动物。而在这个动物的尾部右侧则绣着一个“中”字,左侧是一个“国”字。这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自出土后便轰动一时,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此后不久,这条织锦被国家列为一级文物,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中国“嬴族”:始于五帝时代,传承于夏商周,终于二世之手
距今8500年前后,在苍茫起伏的齐鲁大地上,形成了东夷族群。在此后数千年,东夷纵横南北,尤其大汶口文化时,东夷势力急速扩张,东至海滨、北达渤海、西至中原、南至江淮,成为上古中国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在东夷族群之中,史书记载最多、传承时间悠久的是“嬴族”。根据文献记载,嬴族始于五帝时期,传承于夏商周三代,终于秦二世之手,至少明确传承了2000余年,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36:190000重庆北滨路发现一汉代古墓 部分文物已出土
重庆北滨路发现一座汉代古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探讨。据报道,该墓穴被发现是在由重庆市江北区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建的“中石化重庆石油分公司油气经营中心配套设施(箱涵迁改)EPC建设项目”施工期间,而该公司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保护。该墓穴被发现后引起了文物保护专家的关注,经勘察确定为汉代崖墓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目前已经出土部分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4-24 00:29:450000广西发现一个巨型石棺 主人身份是谜团(清代古墓)
古墓中棺材板中的北斗七星是清代墓穴的标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墓葬盛行,有地位有地位的人会在死前做好身后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准备。特别是最高皇帝会建造巨大的地下宫殿和巨大的坟墓,无数珍贵的陪葬品会被放入坟墓,甚至活着的人也会和他们一起埋葬,以显示他们的地位。因为我们脚下的土地上有数不清的古墓,这些古墓经常在一些意外中被发现。巨型石棺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0:53:580001雇村民夜盗准备出国展出文物,事发逃到缅甸,返回境内被抓,死刑
1997洛阳龙门盗宝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就现代文物圈的犯罪而言,有地下与地上两个圈子——地下犯罪就是盗墓,地上犯罪大多是盗宝。1980年代文物市场兴起后,这两种犯罪行为都不少见。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1997年发生在洛阳的一件盗宝案,盗宝人竟然把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内一尊石佛盗走了,而这件文物正准备出国展出。这事件,在当年影响很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8:460000杨博: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与儒家“六艺”典籍
小瓜按:如果说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和漆器提现的是海昏侯生前所生活的物质世界。那么海昏侯墓出土的五千多枚竹简和简牍所传达的信息便折射出海昏侯的精神世界。从海昏侯出土的儒家经典和孔子画像以及他生前曾当过昌邑王的情况看,他是一个信奉儒家思想的君王。杨博老师出身北大历史系和考古文博学院,对海昏侯出土的简牍与儒家经典做了深入研究。该文值得收藏慢慢品读。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7: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