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 铁器时代 · 淮南寿州窑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3:180阅

六朝至唐代南方瓷窑址。在安徽省淮南市郊距寿县县城40公里处的上窑镇周围,窑址范围长约4公里。六朝至隋代主要生产青釉瓷器,唐代则以黄釉瓷器而著称,后因原料缺乏而停烧。1960年安徽省博物馆进行调查。

六朝至隋代主要生产青釉瓷器,唐代则以黄釉瓷器而著称,后因原料缺乏而停烧。1960年安徽省博物馆进行调查。

在马家岗、余家沟发现唐代圆形窑炉,直径3米左右。窑室内残存有排列整齐的匣钵,匣钵之间有宽0.8米的空隙,称为火路。

器物装烧方法较进步,皆为仰烧,每一厘钵内装一至数件瓷坯,坯下垫衬三岔或四岔垫托或托杯。窑具中还有托钵、支棒等,说明除匣钵装烧外,尚有直接入窑煅烧的粗瓷。此外还发现有印花纹的印模等。

寿州窑址早期产品有罐、四系瓶、高足盘等,皆青灰色厚胎。釉色青中带绿或青中带黄,系用还原焰烧成。釉层薄而透明,腹下部及底足处不施釉,纹饰有印、划或贴的圆形纹、几何形纹、忍冬花纹、波浪纹及弦纹等。

盛期产品有碗、盘、杯、钵、注子等,以平底器占多数,其中长圆形腹、方形短流的注子,是具有特征的唐代典型器物。胎质粗细不一,粗者居多胎。色有绛红、白中带红、淡红等多种,以白中带红的为主。胎釉间施化妆土,釉色为用氧化焰烧成的蜡黄、鳝鱼黄、黄绿等色,釉面有光泽,釉层薄,易剥落。

在唐代,安徽省萧县白土镇窑也烧造黄釉瓷器,器物形制、制作工艺与寿州窑风格一致,应是受寿州窑影响。在北方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窑址内也发现生产黄釉瓷器,但在烧制工艺上各有特征,与寿州窑不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发现 | 乾隆与富察皇后之女:北京朝阳发现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
张玉妍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为配合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北西区域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的开展,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工程建设范围内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在第七期的项目中,发现3座清代中期的大型墓葬遗迹,以及房址、水井、驮龙碑等遗迹。结合现存古树群、文献记载、前期普查登记资料,以及考古成果,确定为清乾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发现遗迹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20:580000中型食肉恐龙:迪布勒伊洛龙 活于1.67亿年前(仅发现颅骨)
迪布勒伊洛龙诞生于1.6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属于中型食肉恐龙,它是兽脚亚目中的斑龙科,第一批化石是在02年于法国发现的,也是两后足进行直立行走,所以前肢比较短小,但是这次的化石并不完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头骨,所以人们目前对它还并不了解。迪布勒伊洛龙的历史来源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8:15:000003永远没有积雪的古墓 盗墓贼自称遇到女鬼(诡异古墓)
盗墓遇到女鬼只是一个女子形象。我国山西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小土堆,当地人说在这上面很少能够留下积雪,因为在山西北部,冬季会经常下雪,而且长时间都无法消融,但是这个小土堆不一样,也是留下了一些神秘色彩,不过更加神秘的还是在2003年一个盗墓贼的报警电话,说自己遇到了女鬼。盗墓贼的电话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43:480000重庆北滨路发现一汉代古墓 部分文物已出土
重庆北滨路发现一座汉代古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探讨。据报道,该墓穴被发现是在由重庆市江北区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建的“中石化重庆石油分公司油气经营中心配套设施(箱涵迁改)EPC建设项目”施工期间,而该公司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保护。该墓穴被发现后引起了文物保护专家的关注,经勘察确定为汉代崖墓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目前已经出土部分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4-24 00:29:450000晨读·日课||NO.16
以经典过滤信息碎片,以经典铸就精神根基,以经典指引前进方向。论语(钱穆新解)八佾篇第三(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鲁大夫季孙氏。八佾:佾,行列义。古代舞以八人为列。天子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十六人。或说: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二佾四人。今不从。季孙氏于其家庙之庭作八佾之舞,是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