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巩县宋陵

北宋皇陵区。位于河南省巩县境内嵩山、洛河间丘陵上。陵区以芝田镇(宋永安县治)为中心,南北约15公里,东西约10公里。宋太祖赵匡胤至宋哲宗赵熙7代皇帝,以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陵墓皆在这里。这8座陵墓按地望可分作4区,依次为,一区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二区真宗永定陵,三区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四区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宋靖康、建炎年间遭金兵破坏,至元代地面建筑全部坡毁。

1918年日本考古学家关野贞曾到巩县,他后来公布的材料,误将永昭陵或永厚陵认作永熙陵,以致造成宋陵资料的混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学者先后多次对宋陵进行考察。巩县宋陵结构完整,陵前列石大致齐备,为研究宋代陵墓制度和石刻艺术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陵选地及陵墓平面布局 巩县宋陵对陵地的选择及对地形的利用有两大特点:①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倚山面河,而宋陵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陵区内诸帝、后陵中轴线的方向率皆北偏西6°左右,正朝着嵩山之少室主峰。②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一反中国古代建筑逐进增高、置中心建筑于最崇高地位的常例。这些大概是受了当时风水堪舆学说的影响。

宋陵的规模远不如唐陵宏伟,各项制度也与唐陵不完全相同。8座皇陵依同一制度建造,布局基本一致,每陵皆有兆域、上宫和下宫。兆域,或称茔域,四周植棘枳等为标记。兆域内除皇陵外,还有袝葬的皇后陵,以及宗室子孙和当朝重臣的陪葬墓。上宫,即陵台四面所筑陵垣以内部分。陵台居上宫中心,夯土筑成覆斗形,南面置石雕宫人1对。陵垣亦夯土筑成,总体作四方形多,四面各设1门,四隅有角阙。东、北、西3门之外,各置石雕蹲狮1对。南门系正门,门道内置石雕宫人1对,门外置石雕武士、奔狮各1对。南为神道石刻。夹神道建鹊台、乳台各1 对。乳台以北为列石,自南至北依次为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端、仗马及控马官、虎、羊、客使、武臣、文臣等,共60件。下宫乃日常奉飨之所,建于皇陵西北,地面建筑今已荡然无存。永定、永昭、永厚、永裕诸后陵北面、永熙后陵南面皆有面南蹲狮1对,是仅存的下宫遗迹。

陵墓石刻 前述望柱、各种动物和各类人物,仅列于帝、后陵前者,即有550多件,加上陪葬之亲王、大臣墓,总数可达千件以上。这些石刻,形象多样,线刻、浮雕及圆雕无不俱备,集中反映了北宋石刻艺木的风貌和大型陵墓石刻的发展脉络。
与唐陵比,宋陵石刻的特点是:①造型浑厚,但力感差,气魄不大,不如唐陵的神态生动,气势雄伟。②表现手法细膩,无论是望柱的纹饰,或是各种人物的冠服佩饰,均精心刻划。石刻中最成功的作品,是永熙、永定、永裕3陵的奔狮,它们披鬃卷尾,昂首举步,神态豪迈而庄严。人物造像中的上品,当属驯象人和客使。这两类造像的共同点是以面貌和服饰特征表现人物的不同民族和身份。永定、永裕、永泰3陵的驯象人长发卷曲及肩,以带束发,额饰宝珠,臂有钏,腕有锄,戴大耳环,其异国装束暗示了象所从来之国度。诸陵客使,面目服装各异,他们手捧宝瓶、珊瑚、莲花盘、犀角、玉函等方物,说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望柱是集各种装饰花纹于一身的雕刻品,它下部施方基莲花座,中间为六棱或八棱形柱身,上部以合瓣莲花结顶,柱身饰减地平鈒或阴线刻的缠枝牡丹及云龙(后陵为翔凤)图案,线条流畅,结构谨严,也是难得的雕刻艺术珍品。

根据各类石刻的形态和装饰的变化,可将宋陵石刻分作前、中、后3期。前期约当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包括永安、永昌、永熙、永定4陵。各类人物造型较粗壮,带有晚唐遗风。中期约当11世纪前半叶,包括永昭,永厚2陵。人物造像由粗壮逐渐变为修长,文臣静雅,武臣也有“儒将”风度。晚期约约11世纪后半叶至12世纪初,包括永裕、永泰2陵。瑞兽图案失去了活泼神情,腹部两侧增饰云朵及水波纹,着意渲染其神秘色彩。人物皆作修长体态。

后陵玄室 永熙陵3处后陵之最南一陵,疑为元德后李氏陵。早年被盗,现可由陵台前盗洞进入玄室,因知其玄室为近圆形的多边形,砖砌,南向,有券门,弯窿顶,室内影作出角柱、斗栱、昂、耍头以及枋、椽、望板、檐瓦等,耍头锋面刻伽陵频伽,拱眼壁墨线勾勒盆花图案。室顶涂青灰色苍弯,其上以白粉绘出银河及星辰。周壁绘建筑、云朵等彩画,可辨认的具体建筑形式有版门、直权窗、挟屋、四注屋顶和鸱尾等。
日享一书WJn02《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 第2辑》
还是回到原来的主题上,继续分享书。今天分享的是《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2辑》,该书是为了献礼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的集子。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3:36:370001中国古代第一战神是他,不只会打仗还善做兵器,黄帝画其形威天下
中国的战争神本文作者倪方六战争神,就是战神,即《史记》中所谓的“兵主”。战神是的一种不分肤色的神灵,不像天气神、气象神、植物神这些实体神,可以能看得见,摸得头,她只存在着人的心中——战士的心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40:560000青海史前人头骨现人工孔,推测成功做过开颅术,此术疑从欧洲传入
青海发现做过开颅手术头骨本文作者倪方六在青海考古中,有不少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青海贵南县尕马台遗址出土了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带饰纹青铜镜(见《考古发现神秘“史前葬俗”,墓内尸骨均被破坏弄乱,并非盗墓所为》一文)。这篇再来说说,中国古代开颅手术在青海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38:330001盗墓者把汉武帝尸体拖出茂陵地宫真相,董卓确曾盗过两汉帝陵
董卓盗墓与茂陵被盗本文作者倪方六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乱世。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但也出盗墓者。三国时,有名有姓的盗墓者太多了,曹操、孙权、孙皓、钟繇、李堪、董卓、吕布等等,在古人笔记中,都能看到他们的盗墓事迹。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董卓盗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22:380000考古发现证明:80万年前 人类已能烧烤
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近100万年前人类,使用火源的证据。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魏茨曼研究所的团队揭示了一些最古老的控制火力的使用,称研究打开了解早期人类生活场景的窗口,这些证据可以追溯到至少80万年前。在周一发表在PNAS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他们开发并用于检测不可见火迹的先进创新方法。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8: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