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三门峡栈道遗迹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19:491阅

东汉至北宋在黄河三门峡地段修造的栈道、人工航道、粮仓等遗迹。分布在今河南省陕县三门峡市境内。黄河三门峡地段河床窄而水流急湍,航运艰险。汉至北宋,特别在唐代,为使关东漕粮渡此险阻而安抵关中,在此修治栈道,凿开元新河,修筑北岸18里陆道及在两端修建粮仓。1955~1957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勘查、纪录了这些遗迹。这是研究三门峡漕运历史和汉唐时期工程技术的重要资料。

三门峡水库大坝修建前,河心原有神门、鬼门、人门、梳妆台、张公石、砥柱石等小岛,故河道分为鬼门、神门、人门3股。古栈道主要在人门左岸,有12段,总长625米;鬼门右岸有2段,下游的七里沟、杜家庄狮子口两岸还发现7段。皆凿于河岸半腰石壁。侧壁有牛鼻形孔,用来系结纤夫所扶的绳索;底有长方形凹槽及方形壁孔,是承托栈道的方木的榫口。栈道壁上,刻有东汉和平元年(150)至北宋治平三年(1066)的修凿工程纪事及工匠题名30多条,还有北宋至清的游观题刻10多条。

开元新河在人门岛东,凿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长280余米,宽6~8米。两岸有唐、宋的桥梁和禹庙、开元寺的柱穴等遗迹,还有唐至清的题刻51条。陆道是三门峡左岸一条宽仅1~2米的小山路,是开元二十一年后为躲避水运之险而修治的。其东8公里余的龙岩村,以及其西2.5公里的下仓,都有汉、唐粮仓的遗址。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荐书 |《红山文化玉器鉴赏》新修第三版出版
随着牛河梁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完成,这座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已进入快车道,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鉴赏也在国内外持续升温,热度不减,但大量仿造的红山玉器流行于世,鱼目混珠,给研究和鉴赏造成极大混乱,已成学术界、收藏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红山文化玉器鉴赏》编著:郭大顺洪殿旭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2月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24:500000农民工进洞抓狐狸 无意中发现国宝文物(麒麟尊)
麒麟尊是农民在抓狐狸的时候无意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麒麟尊是1991年专家用荣誉证书从广西省一位农民手中收上来的国家一级甲等文物。它高53.7厘米,重50多斤,造型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麒麟,是古代贵族用来装酒的器物,由广西贺州沙田镇龙中村的村民陈海贵在抓狐狸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狐狸闹事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14:510009最神秘的秦始皇帝陵 一号大墓中的发现(帝王墓)
秦始皇帝陵一号墓中有大量工艺品和文学作品出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秦始皇的陵墓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而秦始皇帝陵一号墓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陵墓之一,更是备受关注。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秦始皇帝陵一号墓终于重见天日。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为我们揭示了秦朝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考古发现重点揭秘我要新鲜事2024-02-05 19:27:440005商朝“九世之乱”: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商人会频繁迁都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所谓“前八”,是指从商契到商汤有过八次迁徙,“后五”是指商朝有过五次迁都。当然,无论“前八”还是“后五”的数字,古今学者争议颇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先商与商朝时,商人的确频繁迁都。我要新鲜事2023-06-11 20:22:400002农业是中国送给世界最大的礼物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04: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