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川西盗墓:盗墓不用洛阳铲,也不挖盗洞,还不图随葬品
特殊的川西盗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盗墓也是这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少为人知的川西盗墓。
“川西”,四川西部地区的简称,与国内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盗墓其实并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盗墓者的动机。
川西的荥经,曾发生几起盗墓事件,格外突出。

荥[yíng]经,是一个有历史的古县,旧称“严道”,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是古代中国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西线中四条支线的汇聚于此。
现代的荥经隶属四川雅安市,严道古城遗址在今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原鹿鹤公社古城大队)附近,当地人称为“古城坪”,城址周围有很多古代墓葬群,如曾家沟古墓群,高山庙古墓群等。

这些古墓都隐身于耕田之下,地面不见封土,根本看不出下面有墓。但过去当地农民在耕作中,时不时地可发现古墓随葬品,还能碰到棺材板。
家住古墓边上,有想法的当地人睡不着觉了。

近些年,严道古城遗址周边不时出现盗墓者的身影。
盗墓者寻找古墓的方式与众不同,不是用中原盗墓者常用的洛阳铲一类工具,而是用自制的钢钎样的细铁棍,用力往地下插,如果下面有墓的话就会被插到。
这种探墓工具非常简单、方便,与北方盗墓者用的扎子、探杆具有相同的功能。
他们盗墓的方式也与其他地区常见的盗墓手段不太一样,不是开挖出能容一人上下的盗洞,而是挖出一个大坑,直接把墓葬棺椁全部暴露出来,如考古发掘中的“大揭顶”手法差不多。

如此盗墓非常费力气,是不是太笨了?为什么要这样?往下看就明白。
有一天,古城村4组的曾姓村民发现,一夜过来自家位于曾家沟的地里,出现了好几个大坑。坑都是长方形,如棺材下葬时挖的墓穴,挖坑的时间大概是在半夜,村民担心有不好的事,便打电话给县公安局,希望派人过来看一下。
公安局遂派民警前去看究竟。
在路上,民警想可能是民事纠纷吧,但到现场后,民警也察觉到了异常,大坑的背后不简单——这些大坑都有回填的痕迹,只是没有回填平整。

曾姓村民家这块地位置很偏僻,离村上最近的一户人家有一里多远。谁会在半夜到自家的地里挖出这几个大坑?是恶作剧,还是报复?可自己也没有得罪过人,蹊跷。
民警多少听说过盗墓的事,推测大坑或与盗墓有关。
警方便给县博物馆打了电话,希望派专家到现场帮助鉴定,看是不是盗墓。
博物馆人员到现场,也吃了一惊,如果是盗墓,怎么会挖这么大的坑?
最大一个坑,长约5米,宽约3米,比现在一般的墓坑要大出许多!

仔细观察,在大坑周边的地上有踩踏拖拽痕迹,地上还找到了一条粗绳,一只有破洞的手套,和一本驾驶证,这应该是挖坑者留下的。
坑下会不会埋了什么?当时警方找来的村民,将大坑里回填的泥土挖出。但坑里什么也没有,就是一个空空的大坑。
地上散落的泥土与田里的耕土明显不同,这是俗称的“五花土”,是墓穴的人工封土。出现这种土基本可以肯定,大坑所在是一座古墓。那么,如果是古墓的话,随葬品可以盗走,那棺材呢?尸骨呢?盗墓者总不会喜欢这些东西吧,要将之盗走。真是怪事一桩!


再仔细看,县博物馆人员从泥土中找到了棺椁、陶器的碎片。
结合现场有踩踏拖拽痕迹,还有绳子的情况来分析,很可能盗墓者在挖出坑后,把棺椁拖出来,拿走了里面的宝贝,然后把棺椁运到他处扔弃,以免被人发现。
但如此这般盗墓,也太费力气了吧,盗墓者难道是一群笨贼?
破案后,大家才知道了真相。
警方着手调查侦办,起初走访周边村民没有得到有效的线索。

顺着现场发现的驾驶证来调查,应该比较好办,但与车管部门一联系,发现驾驶证是假身份证办的,并不是真实身份。
但驾驶证上的照片不应该是假的。
果然,这张照片成为破案的突破口,警方通过技术比对,又经群众辨认,找到了照片中的人——古城村的何姓村民。

被抓获后,他承认自己是盗墓者。
根据其交代,警方破获了两个盗墓团伙,抓获了十多名盗墓者。
这些盗墓者都是当地人,很快交代了盗墓经过。
而他们盗墓的动机,根本就不是之前分析的那样——并不图随葬品,而是为了盗取棺材板,所以才挖出那么大的坑。

在民间看来,棺材板是很不吉利之物,过去连烧火做饭取暖都不会用棺材板。他们为什么要盗棺材板?
原来,这些棺材很特殊,是用金丝楠木制作的!
荥经地处山区,在古代有很多茂密的原始森林,至今全县的森林覆盖率仍高达77%,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还可见到原始森林。
金丝楠木,即是森林中的重要树种之一。

金丝楠木是一种优质木材,明清时被美誉为“皇木”。
金丝楠木耐腐、防虫、不凉、不翘,有“水不能腐,蚁不能穴”一说。
用之制作床榻,冬天不凉,夏天不热,可以“养生”;用之制作棺材,尸色不变、尸身不腐,可以“养尸”。正因为有这样的特性,古人对金丝楠木尤为钟情。
由于近几百年来砍伐过度,金丝楠木,特别是原始森林中的金丝楠木急剧减少,近乎绝种,金丝楠木的身价因此暴涨,几成千金难求的稀世奇珍。

或许有网友会说,棺材埋在地下少说也两千年了吧,还没有腐烂?一点没有。
不只没有腐烂,深埋于地下,材质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为密实、坚硬,犹如铁石,俗称“乌木”。
乌木又称“阴沉木”,不只埋在地下可以变成乌林,水下千年浸泡也可以形成乌木;能变成乌木的树种,不只楠木,红椿、青杠、麻柳、香樟、花楸等也都可以,但以金丝楠木形成的乌木最值钱最珍贵,不容易得到,一经发现往往价值连城。

为什么乌木比原木更好?木匠师傅都知道的,乌木制作出来的家具,比原木更好,在防腐方面的表现尤为优秀,如用乌木制作的食盒,食物放在里面可大大延长保质期。
明人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卷十)提到古人制作棺材用材时,有这样的说法:
“闽人作室必用杉木,器用必用榆木,棺椁必用楠木……而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者,解之,中有文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暑月作合(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就如眼下的夏天,将新鲜的猪肉放在乌木做的食盒中,过几天肉质仍很新鲜,不变颜色。
所以,秦汉古墓中金丝楠木古棺,埋在地下两千多年,都成了乌木,成了“宝物”——这一特殊变化被精明的盗墓者发现了。
看到这里,各位网友应该明白川西盗墓者盗墓时,为什么要挖大坑了吧——方便取出棺材板。
知道真相后,连文物专家都说盗墓者太精了——这种发财手段绝!



盗墓者何某交代,他与自家兄弟、好友一起,白天在田地里探墓,探到后便在地里做上暗记,晚上来挖。
到案发时,盗挖了3座古墓,挖出金丝楠木棺材板10余张。然后当乌木出售,已卖了10几万元。但当地被盗古墓远不只3座,警方继续追查,查到了由杨某、周某等4个组织的盗墓团伙,他们也是冲着棺材板才盗墓的。


警方从杨某家中,搜出7张还没有出售的金丝楠木棺材板。
这些被收缴的棺材板,现在都收藏在荥经县博物馆内。
盗墓者虽然不图随葬品,但对墓里出土的东西,也没有扔掉。如杨某,他将挖出的6件陶器和漆器匿藏在山上的竹林里。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明南京城
明代早期的都城。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应天府城,是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主持设计建造的。始建于朱元璋称帝前两年的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至洪武二年(1369)大规模兴建新城和宫城,费时4年,以后又继续建造各主要城门和“后湖城”,到洪武十九年初步完工。洪武二十二年又加筑了外郭城。如果连外郭城在内,明南京城可称世界古代第一大城。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00:380000发了科比的怎么能少奥胖呢
新秀时期的幼鲨亚特兰大奥运会夺金离开魔术开始长胖也增加统治力与佩顿和奥拉朱旺加盟湖人世锦赛的美国队OK组合称霸篮下大力灌篮2000年与邓肯共享全明星MVP初次夺冠卫冕成功三冠到手,王朝已成2003全明星分道扬镳加盟热火2006与韦德夺冠巅峰不在重回西部大战石佛加盟太阳与纳什和小斯艰难地罚球慈善活动2010加盟凯尔特与KG当年的统治者现在的座上宾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辛店文化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56:240001夏朝周朝是黄种人 为何商朝殷墟却挖出白人 考古显示不是战俘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夏、商、周三代被认为是同源的,都是黄帝的后裔。然而,现代考古研究已经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从东北的红山文化到黄河中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再到浙江的良渚文化,各具发展脉络,最终融合成了华夏文明。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夏商周三代的族源属性以及其背后的真相。1、夏朝的族源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1:22: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