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发现的这些食物真馋人,最绝的连古人烤肉用的扇子都出土了
走,到博物馆里的聚餐
本文作者:吴甜甜 倪方六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俗语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看来“食”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制作和烹饪食物一直是人们从古至今研究和好奇的问题,古人究竟吃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吃的。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古代的一些食品实物不断被发现,震惊世界。

吐鲁番地区是出土古代食品遗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当地特殊的气候——降水稀少,气候极为干燥,使得有机物不易被分解,使得许多有机质地的遗物被保存下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里不仅有煮食粮食和盛放食品的器皿,甚至还出土加工过的食品:红柳串羊排、馄饨、饺子、月饼、葡萄……足够办一场国庆Party。
最早的烤肉食物
说起新疆,自然就会想到新疆的烤羊肉串和葡萄干。自从198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陈佩斯、朱时茂合作表演了小品《烤羊肉串》后,新疆的烤羊肉串这一风味小吃名声大噪,红遍全国,成为来新疆旅游观光的中外宾客必不可少的选择。如今在城乡、街头和集市上随处可见烤羊肉串的身影,广受青睐。

图:古代烤肉工具
烤羊肉串是新疆的古人留给后人的财富,在1985年自且末扎滚鲁克墓葬出土了两串红柳串羊排,羊排串在红柳枝上。如上图,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烤肉食物,对于研究新疆古代居民饮食饮食文化,是及其重要的见证人。
常人一般都认为烤羊肉串诞生在新疆,其实不然。
在甘肃的敦煌壁画里,就出现了最早的烤羊肉串。而且早在1800年前,中国内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汉代画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图像。最奇的是,当年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还出土过烤肉用的扇子,有兴趣大家可以到湖南博物馆找找。

图:汉代烤肉场景(汉代画像石临摹)
历经千年岁月的饺子
饺子,是大年初一我国北方地区必吃的食品,有着广为流传的民间习俗。阿斯塔那唐代墓葬里竟出土了饺子,为小麦面质,如月牙,皮薄有馅。尽管饺子已被严重钙化,整体颜色发黑,坚硬如石,但外形相当完整,上面的花边清清楚楚。

图:水饺
同时出土的还有维吾尔族称之为曲曲热的馄饨,形状像耳朵,和饺子有着明显的区别。看来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之一的饺子和馄饨,在当时的新疆也备受欢迎,成为了吐鲁番地区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种面食。

图:馄饨
面食在吐鲁番地区人民的基本饮食。1985年1月,吐鲁番地区文管调查发现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苏贝希遗址的1号墓地里出现面条等食物,研究表明苏贝希遗址出土的面条原料为黍的一种。
这一地区发现的粟面面条的发现,曾入选美国《考古》杂志评选的2011年“十大发现”。
唯一的月饼式糕点
月饼,众所周知的,特别是中秋时节,月饼是尤其红火。各种各样的月饼应接不暇,样式精美。不过,看过了唐代的宝相花纹月饼,不禁感叹前人的造物技术。
在唐代,对于食品的要求不仅是为满足口腹之欲,更是追求色、香、味俱全的享受。该月饼是以小麦粉为原料,用唐代模具压制成型,而后烘烤而成的,宝相花纹清晰可见,十分精美,花蕊和花瓣仍清晰可辨,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月饼式糕点。

图:月饼式点心

图:各种花色点心
除了花样精美的月饼,还有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糕点。如图所示的各种花式点心。阿斯塔那唐墓中也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点心,有梅花式、菊花式、四棱式、四瓣花纹、八瓣花纹、叶形面点等。
这些各种精致的花式点心,不论是捏制,还是模压都明显证明了唐代新疆点心制作技术的成熟,尤其是梅花与菊花都是生长在南方,却出现在古代吐鲁番居民的面点之中,流露出中原内地的风格。
风干千年的葡萄
饭后水果来点葡萄,这是不少的习惯。那么,中国人何时开始吃葡萄?考古发现告诉你。
葡萄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食物,是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传入长安,直至唐初仍为稀世之珍。后来唐太宗时期御花园中种植马奶子葡萄并逐步推广到民间,由此始葡萄才慢慢得以普遍。

新疆地区也早在两千多年前在就开始了种植葡萄,近年来考古人员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洋海墓葬中还出土了有2500多年的历史葡萄藤,这一发现不只在考古史、植物种植史上有一笔,而且证实了中国人吃葡萄的历史。
在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那117号墓里出土了千年葡萄干,呈深褐色,甚至可以清晰的看见葡萄籽。可见吐鲁番种植葡萄的历史十分悠久。

图:考古发现的葡萄藤
其实,还有干梨、甜瓜皮、核桃、柿子、红枣、桃核、杏核等干果标本在阿斯塔那古墓中重见天日,历经岁月,仍然比较完好,给后人惊讶和惊喜。
诸如此类的糕点面食实物在新疆地区被发现的还有很多,当然还有更多的没有被打扰。看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里的食品馆藏,有幸领略古人的饮食生活。
三星堆遗址发现过程 燕道诚发现玉石器(传教士上报博物馆)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我国乃至世界考古界的一大幸事,因为它的出现弥补了我国对于古蜀文化了解的空白,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也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和历史学等诸多领域的重要空白。那这个沉睡了数千年的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三星堆遗址发现过程三星堆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03:260000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胁空鸟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近鸟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小体长仅仅只有30厘米左右,不过成年后普遍可达1-2米,属于迷你飞行恐龙的行列,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发现的。胁空鸟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48:110000巨型食肉恐龙:南方巨兽龙 体长13.8米(仅次于霸王龙)
南方巨兽龙是一种鲨齿龙亚科恐龙,诞生于9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初期,体长可以达到惊人的13.8米,体重最多更是达到了10.52吨,堪称巨型食肉恐龙之一。南方巨兽龙有着非常强劲的撕咬力和攻击力,咬合力仅次于霸王龙,仅一颗牙齿就有20厘米长。南方巨兽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25:440000陕西古墓发现27吨国宝 老农民知道主人身份(陕西古墓)
陕西发现的一座古墓老农民在很早之前就见到过。在我国陕西地区,因为是13朝古都以及周边的地区,所以一直以来都发现了很多的墓葬,在某一天,一座古墓也被发现了,刚开始专家们也并没有太过于关注,可是在进行挖掘之后,居然发现这个古墓里面有国宝级别的文物,一共有着27吨之多,可是这个墓穴的主人身份是一个谜团,在墓穴当中并没有发现任何的文字信息可以证明主人的身份。老农民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6:26:590000葛剑雄:传统节日的延续离不开信仰
国家将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已两年了,传统节日比以往更受重视,活动内容日趋丰富,对年轻人也更有吸引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只是多了一天假期,因此而增加的商机和旅游往往与这个节日的主题无关。也就是说,仅仅靠法定假日并不能使传统节日真正得到延续。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