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冯时

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我们!



2018年 中山大学
“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
专 家简 介


冯
时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考古学报》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学和天文考古学,并广涉商周考古学、天文年代学、先秦史、古代思想史、历史文献学及科技史等。出版学术著作10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金文文献集成》(2004)。其发表的《中国早期星象图研究》、《殷卜辞四方风研究》、《史前八角纹与上古天数观》、《古代时空观与五方观念》、《天文考古学与上古宇宙观》、《陶寺圭表及相关问题研究》等关于天文学考古研究的一系列论著,利用考古资料探讨上古天文学与宇宙观,于诸多问题颠覆了以往的旧有认识,为传统的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开启了新的风气。所撰学术专著《中国天文考古学》,以开创性的研究成为该学科领域的奠基之作。所撰学术专著《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为考古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上古宇宙观的探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所撰《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学术专著以及以《殷历岁首研究》、《西周金文月相与宣王纪年》为代表的一系列商周年代学研究论作,利用甲骨文、金文资料,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商周天文历法的若干重要问题,为重建商周年代和历史奠定了基础。其所撰《中国古文字学概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古文字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释读古文字并考证史料,提出诸多重要见解。
注:以上参考自中国考古网。
(图片来自网络)
后台回复 "2018",
获取 2018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最新消息!
(本号编辑:散步君)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石质工具创新背后的意义(蓝色革命之三)
【说明】本文为郭静云、郭立新所著《“蓝色革命”:新石器生活方式的发生机制及指标问题(东亚视角)》(原刊于《中国农史》2019年第4-5期)之一部分,因全文内容较长,现分节摘发。三、石质工具创新背后的意义虽然考古界将细石器般的猎器、磨制石器、陶器等技术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这已成为常识,但对这些创新背后的意义的讨论颇显不足。(一)细石器代表食谱的变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0:290000古代公务员提高待遇奇葩,盗墓搞创收,把当地的墓都挖了
古代公务员的工资本文作者倪方六新《公务员法》已于2019年6月1号开始实施,公务员比较关心的一是升迁机会,一是工资福利。在古代,公务员如何调工资?各朝的情况是不同的,而且要看朝廷的财政收支。古代公务员涨工资,享受对象通常级别较低的官员和普通公务员为主,减少高官俸禄,增加基层、低级公务的薪金,一直贯穿于古代社会,让高氏级别公务员之间的薪资分配趋向合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8:270000洛阳找宝人为何看看土就知道地下是否有宝?说出来你不得不佩服
原题:洛阳看土秘诀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为什么搞考古的要向盗墓者学习,就是这个原因。我在写作《民国盗墓史》时,访问了国内不少找宝人,他们的经验之谈足够我写三五本盗墓小说。我在想,如果哪一天不研究历史了,我就开始写小说,把这些年考察盗墓时遇到的人,做过的事情,听到的故事……一一写出来,与我的读者分享。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29:180003农民工进洞抓狐狸 无意中发现国宝文物(麒麟尊)
麒麟尊是农民在抓狐狸的时候无意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麒麟尊是1991年专家用荣誉证书从广西省一位农民手中收上来的国家一级甲等文物。它高53.7厘米,重50多斤,造型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麒麟,是古代贵族用来装酒的器物,由广西贺州沙田镇龙中村的村民陈海贵在抓狐狸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狐狸闹事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14:510009陈星灿:《考古学界眼中的中华文明》序
从考古学上讨论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年来最重要的一个主题。中国文明起源,有时候又等同于中国文化起源。从考古学上讨论中国文化起源,大致经过了如下四个阶段。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7: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