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墓被盗空,墓壁如小学生练习写字一样写满字,做啥用说法不一
河北定疑疑似刘兴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西汉中山国封王墓。
在正式行文之前,有必要交代一下中山国历代封王,不少网友问我了。
中山国,是汉朝一重要封国。但东西两汉的中山国国王虽然都姓“刘”,却不是一脉相承,即使西汉中山国,中间也断代了。

西汉最早的中山国,是汉景帝刘启于公元前三年(前154年)为庶子刘胜而封立的,国都在卢奴(今河北定州)。第一代王刘胜之后,分别是哀王刘昌、康王刘昆侈、顷王刘辅、宪王刘福、怀王刘修(有关刘修墓考古和被盗情况,见《造墓时设反盗层活杀盗墓人,盗墓更有一套,墓室发现一批盗墓工具》一文)。
刘修无子,中山国无人继承,除国。
到这里,刘胜的中山国其实已亡国了。

到了汉宣帝刘询当皇帝时,中山国再次兴国。刘询将他的儿子刘竟分封于此,结果刘竟又无子,中山国再一次断代,谥“哀”,史称为“中山哀王”。
汉宣帝刘询死后,刘奭继承了皇位,史称“汉元帝”。他封儿子刘兴为中山国王,刘兴死后谥“孝”,故称为“中山孝王”,由儿子刘箕子嗣王位。
结果第二年汉哀帝刘欣死了,刘欣无子,刘箕子撞上了大运,被王莽拥立为帝,并改名刘衎,史称“汉平帝”。

因为刘衎做了皇帝,已故东平王刘宇之孙刘成都承继中山王,王莽建立新朝后被废除王位。
至此,西汉中山国结束。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的疑似中山孝王刘兴墓。
刘兴墓在哪?很长时间都是张冠李戴。1973年考古发掘的定县40号汉墓——中山怀王刘修墓,一度被当成刘兴墓(见《满城汉墓后代墓被考古发现,出土皇帝赐金缕玉衣,内外放满随葬品》一文)。为什么会把40号汉墓认成刘兴墓?主要是出土了一件金缕玉衣和大量的黄金,江西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币、金器,40号汉墓中几乎都有,如麒趾金、马蹄、金饼等。



金缕玉衣是一种丧事规格,在制度规范以后,不是什么人死后都可以穿的,只有皇帝死后才可能穿。封王和大臣要穿,只能是皇帝赏赐。
刘兴本来是有可能当皇帝的。汉成帝刘骜无子,御史大夫孔光建议立刘兴,但被汉成帝本人否决,一是刘兴不学无术,无治国之能,再是刘兴是他的兄弟,同辈呢。最后汉成帝决定立侄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为太子——刘兴帝王梦破灭。

但为了安慰刘兴,缓和继嗣之争,汉成帝给刘兴生加封行赏 , 死后特赐金缕玉衣 , 所以墓中有金缕玉衣,起初考古人员是这样分析的。
定县40号汉墓早期被盗严重,但仍出土很多随葬品,其中仅黄金就达6000多克,折合汉制24斤。而刘修无子,死后除国,分析墓不应该这么豪华,只有刘兴有这条件,他的中山国比其他诸王国都大,在王位时间又长,前后达30年时间。
所以,发表于1976年第7期《文物》上的《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一文,便认为定县40号汉墓的墓主是刘兴。但后来考古报告正式发表时,纠正了这一观点。

1981年第8期《文物》上发表的《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便认定墓主是刘修,而放弃墓主是刘兴的观点。
因为,考古人员觉得不对劲。主要是刘兴死亡时间与墓中的出土纪年对不上。
而且,在定县还有一座比40号汉墓规模大的汉墓,此墓以前一直被当成西汉中山国第一代国王、靖王刘胜墓,故当地俗称“靖王坟”。清道光年间,主政官员曾重修靖王坟,还特在墓前立了“汉中山靖王墓”的石碑。此碑现在尚存,仍立在墓地供人参观。

1968年,刘胜夫妇墓在满城西灵山上被发现了,这个汉墓的墓主便成谜了——刘兴成了最可能的人选。
早在1970年代,考古人员已进入过“靖王坟”,里面也没有什么遗存,早被盗墓者盗空了,但墓室保持完好。
是不是刘兴墓,无法认定。
后来,当地要在此建“中山汉墓”博物馆,又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清理时也没上报国家文物部门批准,清理后也没有形成考古报道,所以现有的资料都是非考古学结论。

现在称以前的“靖王坟”是刘兴墓,也不是定论,只是一种推测,而且,墓室规模也没达到“王的级别”,出于旅游产业的需要,勉强算作是“疑似刘兴墓”吧。
疑似刘兴墓最有趣的谜题,倒不是墓主是谁,而是墓室出现的许多汉字。
“疑似刘兴墓”墓室南北长36米,东西宽10米,由甬道、东西耳室、前室,中室、后室几部分组成。与其他汉墓相比,比较特别是墓室的砌砖,上面都写有字,同一排砖上都是同样的字,由上到下,规整划一,与现在小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字,或习书者刚开始写毛笔字一样,写满了字。


据中山汉墓博物馆赵龙先生介绍,墓壁砖上的字主要有四大类,一是记数字,如一、二、三、四;再是方位字,如东、西、南北;三是《急就章》中内容,如急、就、奇、觚、眾、異等;还有书典用名,如春、秋、尚、书、律、令等
如在通往后室(放棺处)甬道券顶,最外层门过顶横砖上有“中”、“觚”、“奇”三字,接着竖砌的砖上,每行有13字——分别是春、秋、尚、书、律、令、中、眾(众)、異(异)、觚、奇、就、急。这些字,每行字相同,用白粉题写,隶书。

有人认为这是筑墓时留下的,在砖上写字标记砖所在墓室的位置和次序。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但应该还有其他功能,比如可能是记数,是统计所用砖块数量的需要,方便查数。
这些字倒底是什么意思?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

以后室前甬道券顶来说,从左右两边向“中”字方向读,分别是《春秋》《尚书》《律令》和“急就奇觚异众”六字,应该是《急就章》的首句“急就奇觚與眾異”中的字,省了一个“與”字。
这些字虽然没有纪年铭、纪事名那么有份量,但也相当珍贵,也算是一种砖铭,可作为断代依据之一。如出现《春秋》《尚书》《律令》和《急就章》首句内容,就含有年代信息,这些都是汉朝学生要学的。

《急就章》是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编的儿童识字课本,一直到唐朝都有使用。因篇首句有“急就”二字而得名。从出现《急就章》内容可知,此墓不会早于汉元帝时。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编者史游精字学,善书法。他在编了《急就章》后,又用草书笔法书之,形成“草隶”也称“章草”。唐人张怀瓘《书断》评论称,“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俗急就,因草创之义,谓之‘草书’。”

“疑似刘兴墓”上所书字,都是漂亮的汉隶,从字体上也为此墓的断代提供了信息,且是书法史研究难得的材料。
当然,这些字倒底是做什么用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考古并不只是现代人的专利 古代人都是怎么做的?(古代考古)
古代人考古的目的在于收敛钱财。现在我们但凡说到考古学,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古墓,因为从古墓里面挖掘出来的一些古代文物才是我们考古的重要证据,其实也并不是只有现代才开始的,考古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古代人考古的目的并不像是我们一样,是为了能够研究过去。而是为了能够通过古墓里面的东西来给自己扩充军需。古代博物馆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8:10:150000原角鼻龙:英国小型恐龙(长3米/最原始虚骨龙类)
原角鼻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暴龙超科恐龙,诞生于1.7亿年前-1.64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普遍可达3米,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鼻部长有非常细小的骨质突起物,被认为是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原始的虚骨龙类恐龙的一种。原角鼻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11:53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唐代陶瓷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王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成就卓越,陶瓷作为古代重要的工艺,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全新的风貌,以白瓷、黑釉瓷、青瓷、三彩器及加彩器为主要的品类。1.唐白瓷此器的胎质较粗,含有杂质,釉色灰白,透明度低,属于唐代白瓷成熟前的过渡现象。(图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2:06:460000中国末代皇帝应葬回清西陵?登基次年即选定了陵址,传此地会作怪
本文作者倪方六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但他仅当了3年皇帝,即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这之后就变天了,大清王朝灭亡,中华民国诞生。实际上,溥仪退位后,又当了两次皇帝。一次是民国六年(宣统九年,公元1917年)“辫子军”溥仪复辟,这年7月1日,年已12岁的溥仪真正体验了一把皇帝登基的快感,第一次当皇帝才3岁,是父亲载沣抱着坐上宝座的,完全没有记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8:590001山西村民发现地道 里面埋藏着宝物(石勒宝藏)
地道里可能有着石勒宝藏。在山西武乡的故县村,曾发生过一连串的怪事。村民留生源早上起来,突然发现自家后院的一棵梨树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地上只留下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村民张二牛在后山掘土时,无意中挖出来一个黑漆漆的大洞,村民贾天寿在院子里挖地基的时候,突然塌出个异人多深的大洞。一时间,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传言说村子底下有地道,历史上的一位皇帝把宝藏埋在了地道的最深处。石勒宝藏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39: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