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89

一大墓被盗空,墓壁如小学生练习写字一样写满字,做啥用说法不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45:480

河北定疑疑似刘兴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西汉中山国封王墓。

在正式行文之前,有必要交代一下中山国历代封王,不少网友问我了。

中山国,是汉朝一重要封国。但东西两汉的中山国国王虽然都姓“刘”,却不是一脉相承,即使西汉中山国,中间也断代了。

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

西汉最早的中山国,是汉景帝刘启于公元前三年(前154年)为庶子刘胜而封立的,国都在卢奴(今河北定州)。第一代王刘胜之后,分别是哀王刘昌、康王刘昆侈、顷王刘辅、宪王刘福、怀王刘修(有关刘修墓考古和被盗情况,见《造墓时设反盗层活杀盗墓人,盗墓更有一套,墓室发现一批盗墓工具》一文)。

刘修无子,中山国无人继承,除国。

到这里,刘胜的中山国其实已亡国了。

满城汉墓出土金缕玉衣(复制)

到了汉宣帝刘询当皇帝时,中山国再次兴国。刘询将他的儿子刘竟分封于此,结果刘竟又无子,中山国再一次断代,谥“哀”,史称为“中山哀王”。

汉宣帝刘询死后,刘奭继承了皇位,史称“汉元帝”。他封儿子刘兴为中山国王,刘兴死后谥“孝”,故称为“中山孝王”,由儿子刘箕子嗣王位。

结果第二年汉哀帝刘欣死了,刘欣无子,刘箕子撞上了大运,被王莽拥立为帝,并改名刘衎,史称“汉平帝”。

汉平帝刘衎(剧照)

因为刘衎做了皇帝,已故东平王刘宇之孙刘成都承继中山王,王莽建立新朝后被废除王位。

至此,西汉中山国结束。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的疑似中山孝王刘兴墓。

刘兴墓在哪?很长时间都是张冠李戴。1973年考古发掘的定县40号汉墓——中山怀王刘修墓,一度被当成刘兴墓(见《满城汉墓后代墓被考古发现,出土皇帝赐金缕玉衣,内外放满随葬品》一文)。为什么会把40号汉墓认成刘兴墓?主要是出土了一件金缕玉衣和大量的黄金,江西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币、金器,40号汉墓中几乎都有,如麒趾金、马蹄、金饼等。

海昏侯墓出土马蹄金
海昏侯墓出土麒趾金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饼

金缕玉衣是一种丧事规格,在制度规范以后,不是什么人死后都可以穿的,只有皇帝死后才可能穿。封王和大臣要穿,只能是皇帝赏赐。

刘兴本来是有可能当皇帝的。汉成帝刘骜无子,御史大夫孔光建议立刘兴,但被汉成帝本人否决,一是刘兴不学无术,无治国之能,再是刘兴是他的兄弟,同辈呢。最后汉成帝决定立侄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欣为太子——刘兴帝王梦破灭。

博物馆展出金缕玉衣(复制)

但为了安慰刘兴,缓和继嗣之争,汉成帝给刘兴生加封行赏 , 死后特赐金缕玉衣 , 所以墓中有金缕玉衣,起初考古人员是这样分析的。

定县40号汉墓早期被盗严重,但仍出土很多随葬品,其中仅黄金就达6000多克,折合汉制24斤。而刘修无子,死后除国,分析墓不应该这么豪华,只有刘兴有这条件,他的中山国比其他诸王国都大,在王位时间又长,前后达30年时间。

所以,发表于1976年第7期《文物》上的《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一文,便认为定县40号汉墓的墓主是刘兴。但后来考古报告正式发表时,纠正了这一观点。

河北定州疑似刘兴墓

1981年第8期《文物》上发表的《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便认定墓主是刘修,而放弃墓主是刘兴的观点。

因为,考古人员觉得不对劲。主要是刘兴死亡时间与墓中的出土纪年对不上。

而且,在定县还有一座比40号汉墓规模大的汉墓,此墓以前一直被当成西汉中山国第一代国王、靖王刘胜墓,故当地俗称“靖王坟”。清道光年间,主政官员曾重修靖王坟,还特在墓前立了“汉中山靖王墓”的石碑。此碑现在尚存,仍立在墓地供人参观。

清朝立“汉中山靖王墓”碑

1968年,刘胜夫妇墓在满城西灵山上被发现了,这个汉墓的墓主便成谜了——刘兴成了最可能的人选。

早在1970年代,考古人员已进入过“靖王坟”,里面也没有什么遗存,早被盗墓者盗空了,但墓室保持完好。

是不是刘兴墓,无法认定。

后来,当地要在此建“中山汉墓”博物馆,又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清理时也没上报国家文物部门批准,清理后也没有形成考古报道,所以现有的资料都是非考古学结论。

河北定州疑似刘兴墓

现在称以前的“靖王坟”是刘兴墓,也不是定论,只是一种推测,而且,墓室规模也没达到“王的级别”,出于旅游产业的需要,勉强算作是“疑似刘兴墓”吧。

疑似刘兴墓最有趣的谜题,倒不是墓主是谁,而是墓室出现的许多汉字。

“疑似刘兴墓”墓室南北长36米,东西宽10米,由甬道、东西耳室、前室,中室、后室几部分组成。与其他汉墓相比,比较特别是墓室的砌砖,上面都写有字,同一排砖上都是同样的字,由上到下,规整划一,与现在小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字,或习书者刚开始写毛笔字一样,写满了字。

河北定州疑似刘兴墓壁上的字(抬头看)
河北定州疑似刘兴墓,上图翻转180度后看

据中山汉墓博物馆赵龙先生介绍,墓壁砖上的字主要有四大类,一是记数字,如一、二、三、四;再是方位字,如东、西、南北;三是《急就章》中内容,如急、就、奇、觚、眾、異等;还有书典用名,如春、秋、尚、书、律、令等

如在通往后室(放棺处)甬道券顶,最外层门过顶横砖上有“中”、“觚”、“奇”三字,接着竖砌的砖上,每行有13字——分别是春、秋、尚、书、律、令、中、眾(众)、異(异)、觚、奇、就、急。这些字,每行字相同,用白粉题写,隶书。

有人认为这是筑墓时留下的,在砖上写字标记砖所在墓室的位置和次序。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但应该还有其他功能,比如可能是记数,是统计所用砖块数量的需要,方便查数。

这些字倒底是什么意思?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

以后室前甬道券顶来说,从左右两边向“中”字方向读,分别是《春秋》《尚书》《律令》和“急就奇觚异众”六字,应该是《急就章》的首句“急就奇觚與眾異”中的字,省了一个“與”字。

这些字虽然没有纪年铭、纪事名那么有份量,但也相当珍贵,也算是一种砖铭,可作为断代依据之一。如出现《春秋》《尚书》《律令》和《急就章》首句内容,就含有年代信息,这些都是汉朝学生要学的。

《急就章》是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编的儿童识字课本,一直到唐朝都有使用。因篇首句有“急就”二字而得名。从出现《急就章》内容可知,此墓不会早于汉元帝时。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编者史游精字学,善书法。他在编了《急就章》后,又用草书笔法书之,形成“草隶”也称“章草”。唐人张怀瓘《书断》评论称,“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俗急就,因草创之义,谓之‘草书’。”

《急就章》首页

“疑似刘兴墓”上所书字,都是漂亮的汉隶,从字体上也为此墓的断代提供了信息,且是书法史研究难得的材料。

当然,这些字倒底是做什么用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河北定州汉中山古墓博物馆收藏的石刻
河北定州汉中山古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