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咨玄:艺术即语言——以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墓室浮雕为例
黄
原创 2016-08-11 黄咨玄、张欣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2016年7月8号晚上,来自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黄咨玄老师为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和老师们做了题为《艺术即语言——以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墓室浮雕为例来看视觉材料解读的新可能性》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援用句法学概念来观察、描述和分析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墓室浮雕壁画,凸显出这类视觉材料具有类似文字的符号化特征,并尝试构建一套视觉的句法学,来把对材料文义解读的主观性背后的逻辑结构和机制透过语言学的解释系统呈现出来。
黄咨玄老师认为,图像作为一种视觉材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形式,通过主观意识的观察和理解,这种形式才产生意义。然而,图像在被主观意识理解产生意义之前,会先被人类的心智能力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机制分类,支配,整合。对于相同的图像材料,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分类,支配和整合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不同的意义。但这种分类,支配和整合的逻辑结构和机制是人类共通的,不受语言和文化的制约。
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墓室浮雕,作为在古埃及文化中自然生成的文化产物,其所呈现的组合规则状态,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语言中的语法事实”。句法学作为分析工具因此可以涉入对这种自然语言的观察和描述。在此理论基础上,根据一系列的依据,黄老师选取了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六王朝萨卡拉(Saqqara)地区卡健尼(Kagemni)墓中最接近停棺室的祭祀室北墙浮雕作为研究资料,对图像材料进行"断行"和"断词"。如下图:

也就是把以人的图像为主要视觉内容的材料经过型态分类,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单位,使其形式特征被强调,彼此的界线被划定。最后转化为"语料"里的"词"。这些新获得的"词"组,成为继续观察和发展视觉的"句法学"的基础。如下图:

黄老师使用这些图像的词汇分类,再运用语句分析(parse)的概念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语句分析,依附在句法的状态能更清晰地展示出来。在拆解的过程中能同时展示出:
1) 词汇的功能分类
2) 语言系统的句法
3) 解读者的理解方式和能力。
如下图:

黄老师援用了这个分析语句的内在结构,重建了视觉语料的"句法",即图像材料在被观察的过程中被“分类”,“支配”和“整合”的机制,也就是图像材料被按照一定的逻辑,切割为大小不一的单位,然后向上整合为可以产生意义的客观载体的机制。如下图:

他还提出,图像的句法学现阶段的理论发展, 还需要继续结合来自通用语言学的知识来拓展以下几个方向: 图像构词的形态学、同一墙面不同图像句子的组合规则、同一墓室不同墙面的图像语料的组合规则、同一墓里不同空间中图像语料的组合规则。从语句分析的角度来说,这几个方向彼此也有层级的支配关系,而且从上至下能分成叙事学、句法学和构词学三个范祷。如下图:

而本文主要探索的层级,即介于构词学与句法学之间。在接下来的研究,则当以此为出发点,向下整理出图像构词的原理,向上归纳语句如何构成图像叙事(visual narrative) 。
综上所述,黄老师的研究是对研究工具的研究。他通过引进句法的概念,构建了一套视觉材料的句法学。把对材料文义解读的主观性背后的逻辑结构和机制透过语言学的解释系统展现出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新的角度。
(执笔:张欣/编辑:江俊伟)
考古发现证明:80万年前 人类已能烧烤
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近100万年前人类,使用火源的证据。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魏茨曼研究所的团队揭示了一些最古老的控制火力的使用,称研究打开了解早期人类生活场景的窗口,这些证据可以追溯到至少80万年前。在周一发表在PNAS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他们开发并用于检测不可见火迹的先进创新方法。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8:470000蔡保全等: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玉器
小瓜按:汉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可以说是集先秦玉器技术之大成。然而,此时的玉器似乎地位有所下降,不在是表现社会地位和礼仪的重器,更像是贵族把玩的玩具以及随葬的冥器。值得注意的是,汉代贵族流行玉印章。海昏侯墓一锤定音为刘贺墓便是发现了他的私人玉印。这篇文章首次公开了刘贺私印的高清图及详细介绍,诸位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6:5900002022年游学:全国最牛县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
#头条创作挑战赛#今年8月份,还是因为下雨耽误了工期,所以干脆去附近非常有名号称:全国最牛县级博物馆的青州博物馆。这座古色古香的博物馆内仅国家一级文物便有140余件,三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文物。每个地方博物馆便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集中浓缩,青州博物馆也集中展现了青州地区乃至山东地区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27:560000李伯谦:夏商周:考古学文化变迁迥异
#头条创作挑战赛#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其建立与更迭过程及其与考古学文化变迁的关系,对于深入认识三代文明的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史籍记载,夏、商、周三个王朝建立的模式是不同的。关于夏朝的建立,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是这样记述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28:400000日本是收藏中国殷墟文物最多的国家,投降后没来得带走甲骨被发现
中国绝版文物殷墟甲骨都流落哪去了?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是我几前年出版的《民国盗墓史》一书中,有关甲骨的最后一部分,主要说的是甲骨流散到国外问题。(殷墟甲骨出土坑,后恢复,原甲骨被整体调出,留下此大坑)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2: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