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在墓道挖出身首异处人骸,疑是被害盗墓者,分析后更可怕
墓祭时的杀祭恶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先秦时期,人牲是长期存在的,在重要祭祀活动中,都会使用人牲。
这一恶俗在现代考古中不时会发现。西周时使用人牲已比殷商时少很多,但贵族使用活人杀祭并没有消失,除了“活埋”,考古中发还发现将人牲砍头、肢解后焚烧等现象。
1974-1975年,在陕西省宝鸡市神益门公社(今神农镇)茹家庄,考古人员发掘了西周中期弓鱼国国君伯墓,及其夫人井姬墓。这两座墓的发现很偶然,当时茹家庄村民在平整土地时挖出了青铜器、马骨架等,土中还有大量“猩红”,这是下葬时特意铺设的朱砂。
当时是大集体时代,大队书记便安排村民,把挖出的铜圈,抬到益门公社文化站,看这是什么,茹家庄墓葬由此被发现,宝鸡市随后安排考古人员进行了清理、发掘。
伯墓和井姬墓中出土青铜礼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玉石装饰品,陶器、原始瓷器等共1500余件。伯墓随葬的青铜礼器有鼎、鬲、甗、尊、卣、爵、觯、罍、盘、鎣及鸟形尊等30多件,还有编钟3枚。其中8件有“伯自作用器”之类的铭文,依此定墓主名叫“伯”。
井姬随葬的青铜礼器有鼎、鬲、甗及羊尊等十余件,多数有“伯作井姬用器”的铭文,可知道墓主是伯的夫人,名叫“井姬”
在讲阶级斗争的年代,墓主之外的人骸引起考古人员的注意。
两墓都是土坑竖穴墓,东西并列,斜坡墓道位于墓室南侧,随葬有车马坑。
掘开后到,墓室内筑木椁,内置棺木。伯墓墓室南北长5.2米,东西宽8.48米,木椁长3.2米,宽4.2米。椁内分隔成甲、乙两室,室深不同。其中乙室底下有一腰坑。
伯便是埋于较大的乙室,棺材有内外两层棺。
甲室也葬有一人,考古报告认为是伯的妾。
伯墓除了发现倪姓女子等多具殉葬者的骸骨外,还发现了人牲。
在墓道墓口,有一具骸骨是散乱的,身首异处,相距有3米远,头骨附近有烧过的竹炭痕迹,没有燃完的竹节似乎已经碳化,在肢骨旁边还发现了四枚贝壳。
考古人员最初认为,这是被同伴害死的盗墓者骸骨。
但令人疑惑的是,这“盗墓者”的骸骨是散乱的,身首分离有3米远。同伙总不会将之肢解后再扔入墓道的吧?而且还用火焚烧?
考古现场有许多带有刀砍痕迹的马骨,联系上面的灰烬,专家分析后结论更可怕——在墓口封闭时,这里曾举行了一场祭祀仪式。那个所谓“盗墓者”,其实祭祀时使用的人牲,这个人牲死前已被肢解。经鉴定,这名人牲是一名年轻的女子。
弓鱼国,系西周中期穆王(公元前947年-公元前928年)时的诸侯国。其国君与夫人墓中均有人殉葬,伯墓殉7人,井姬墓殉2人。
与国君伯同置一个墓室的女性,她不可能刚巧与国君同日死同日葬,除了殉葬,没有别的死亡原因。
在伯墓中共发现7人骸骨,5人在墓的二层台地上,2个在墓道口的填土中。其中二层台地上一人,双手被捆扎起来,骨骼呈扭曲身姿,双手蜷伏胸前,死生前似乎很痛苦,他很可能是被活埋的。但其属殉人,还是人牲,考古界有争议。
在封闭墓道前举行杀祭仪式,并非伯墓独有,在晋都新田遗址上马墓地也有发现发现,这种封墓仪式,可能在中原一度流行过,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祭祀程序。
上马墓地,在今山西省侯马市东浍河南岸,系当年晋都新田遗址。
据考古资料,1961-1987年共发掘东周墓1287座,全部是中小型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在其中考古编号为1261、1270、6005三座墓的填土中,发现牲人骸骨各1具。
1261号墓人牲埋在墓口下深0.4米处的填土中,头向东,面向南,半侧身,上肢骨脱离原位,骨架已朽,经鉴定为18至20岁男性。
1270号墓人牲与一马同埋于近墓口处。人牲被肢解,头盖骨和肩胛骨弃置在马臀部外侧,二截下肢骨和残断的下颌骨发现于距墓口深2.6米处,这与陕西伯墓中墓牲身首分离,相距有3米远情况接近。
经鉴定为一名少年,年龄在13-14周岁上下。1270号墓未被盗墓者光顾过,填土保持原状,证明人牲是被肢解后埋置填土中。也有专家认为是随意摆放,而不是一种制度。
6005号墓人牲埋在墓口下深0.7米处,头向东,面向上,仰身直肢,上肢交叉于腹上,下肢已朽。三座墓的年代均属春秋早期,这小型墓——小墓仍用杀祭人牲,在周代比较罕见。
在西周时,贵族除了喜欢用活人殉葬、封闭墓道时举行杀祭仪式外,建墓或葬后的活动中,也存在使用人牲现象。
1977年,在北京房山区琉璃河乡,曾发现了西周时燕国墓地。在其中考古编号为202的墓,是燕国国君墓,有两条墓道。在南墓道东壁发现人头骨1个。头骨埋在一个三角形的小坑中,头骨上尚存颈椎骨,估计当是砍杀时位置较低,推测是建墓时举行仪式而杀掉的人牲。
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是1992年发掘的一处周代遗址,在大墓附近还发现了考古编号为M98号的小墓,无葬具,亦无随葬品,但死者葬姿不正常,为俯身而卧。身边还有很多被肢解的马骨、狗骨。根据墓底深度和旁边的祭祀坑相近,考证小墓内的人骸为人牲。
1976年,在河南新郑县唐户村发掘12座西周晚期墓,3号墓是一棺一椁,从出土的二件铜鬲上均有“王作亲王姬”等铭文分析,墓主似为郑国或郐国的贵族。
该墓早年已多次被盗,墓主骨架已不存。但在距离坑底约1.6米的填土中,发现无头屈肢人架1具,估计是在填土时举行祭祀用的人牲。
河南考古:辛村遗址中流失在外的国之重器
先秦时期的葬俗以“聚族而葬”为主。墓地可以分为“公墓”和“邦墓”,前者是以王室、国君为主的贵族墓葬,后者则是平民的墓葬。公墓地的布局经过规划,以国君墓为中心,其他墓葬依墓主与国君的关系亲疏排列。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2:410000刘绪:夏商周考古(附杭侃序言 作者后记)
基本信息作者:刘绪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4月版次:1印次:1印刷时间:2021年4月ISBN:9787203116103内容简介2019年山西大学杭侃先生邀请六位考古学者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设中国考古学专题系列讲座,本书为“夏商周考古”专题六讲的出版成果。目录第一讲夏与夏文化探讨第二讲商文化的纵横考察第三讲周代墓地族系分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25:000000吴晓筠:中国的“原史时代”
“原史时代(PROTOHISTORY)”这一名词的使用在国外已是行之有年,但在中国学术圈内受到注意则是最近的事。在文献发达的背景之下,学者除了对何谓“中国原史时代”有争议外,许多人更认为中国古史上并不存在“原史时代”。这里试图由西方对原史时代的定义入手,简单的讨论西方所谓的“原史时代”在中国的古史研究上的地位,以及“中国原史时代”有别于西方总结出来的原史时代法则所表现的特征。何谓“原史时代”0000湖北当阳关羽墓出现盗洞,有人钻进去,看到一口用铁链吊着的棺材
关羽的死与关羽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刘备“五虎将”的墓葬问题,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已说了4个,分别是张飞、黄忠、马超、赵云,还有一位没有说,是谁呢?当然是排在第一的关羽了。关羽的墓,在全国有多处。比较有名的,一是湖北当阳关羽墓(关陵),一是河南洛阳关羽墓(关林),一是四川成都关羽墓,一是山西解州关羽墓。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墓,这就得慢慢说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51:280000新书 | 考古人生 礼证中华——读《礼证中华》
考古学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怎样走上考古之路?他们如何研究考古学?在考古学科日益大众化的当下,这些想必是很多人好奇的,而《礼证中华》这本书或许能稍解众人之惑。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38: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