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挖到西汉文物 主动上交给国家(上交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10-29 19:55:530阅
老人挖到价值百万的青铜器选择上交国家。2010年的一天,74岁的老人史保财在自家地里干活时,一铁锹下去,听到光的一声脆响,抛开土层石堡,才发现黄土中隐约有块深绿色的东西,完全挖出时,发现他是一个三条腿,另有一鸟嘴形状的铜孔。拿回家乡亲们也都特意赶到他家里参观鉴宝。不久后,听说史保财在地里挖出价值连城宝贝的消息在村子里传看,闻讯赶来还有很多文物贩子,在看到铜仆时,都愿意出高价进行收购。

上交文物
此时,周围的邻居也都出主意让史保财把这铜壶卖了发财,家里肯定就不穷了,但这都被史保财一一回绝。隔天一大早,史保财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直接带着这件铜服带到当地博物馆,将它上交给县文物局。

价值百万
经过专家鉴定发现,史保财老人主动上交的这件铜壶不是一般的文,它竟是距今2000多年西汉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壶,也就是古人喝酒时使用的一种温酒器。青铜和历经千年,没想到外观没有一点损坏,保存的十分完整。最终,文物局领导在得知这竟是一个农民主动上交的时,让他们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意外,因为像这件西汉年代的青铜和如果市场上单就青铜器的价值就高达百万。

文物属于国家
隔天陕西白水县的文物局为了表彰史保财老人保护文物的高尚行为,特意前往老人家里给予了他4000元奖励,并授予了锦旗和荣誉证书。后来记者采访,在被问到为什么不卖给文物贩子,将家里贫穷的情况得以改善时,史保财老人说,文物是属于国家的,如果在挖到还是会上交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展讯 |去故宫看“林下风雅”特展!一览76件珍贵院藏人物画
作者:遗产编辑中心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物画研究,故宫博物院从今年起举办4期“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系列展览,此次“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从院藏人物画中,选取76件兼具艺术性和历史价值的珍贵画作予以展示。展览于2021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展出,展期两个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31:550004「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峙峪文化
▲峙峪遗址位置图峙峪文化,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1963年发现于山西省朔县城西北峙峪村附近。同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掘。该文化以细小石制品为主要特征。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8945±1370和28135±1330年(未经校正)。地层和年代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0:48:550001丰富善本珍品再现昔日云冈
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雕刻最为恢宏,具有皇家风范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抚今追昔,云冈石窟作为北魏一个朝代成就的恢宏工程,一千五百多年来的战火与风尘湮没了一些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记忆,而历史遗留下来的善本珍品的影像资料,重现了昔日的云冈石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51:190000南美洲出土千年古墓 上面居然刻有汉字(南美古墓)
古南美洲一个古墓当中出土的文物,上面刻有武当二字。我国是在整个世界上拥有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而在这么长的历史当中,我国也不止一次的派遣使者出海,可以说在我国很多朝代都去到过地球上的很多地方,比如说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几乎将所有的大陆都给登陆了一遍,这也导致近代在距离中国很远的地方,依然有着和中国人有关的历史文化。南美洲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0-11 19:40:030000与众不同的川西盗墓:盗墓不用洛阳铲,也不挖盗洞,还不图随葬品
特殊的川西盗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盗墓也是这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少为人知的川西盗墓。“川西”,四川西部地区的简称,与国内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盗墓其实并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盗墓者的动机。川西的荥经,曾发生几起盗墓事件,格外突出。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6: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