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盗墓事发,被抓获了交出所盗宝物,官员据为己有
盗出宝物被贪官独吞
本文舍作者 倪方六
孙策墓位于苏州市区盘门外,多次被盗。
据明人黄省曾《吴风录》记载:“自正德中,吴中古墓如城内梁朝公主坟、盘门外 孙王陵、张士诚母坟,俱为势豪所发,获其殉葬金玉古器万万计,开吴民发掘之端。”这里的孙王陵就是孙策的坟墓。

黄省曾所记孙策墓被盗一事,并非首遭。 早在宋代,孙策墓就被盗墓贼光顾了,随葬品被掘一空。孙策死后被葬在苏州盘门外三里处。孙策墓被盗经过,在宋人滕崴《孙王墓记》一文里有反映。
时发宋政和六年,当地村民去盗孙王墓发墓,打开后发现墓砖上有篆隶体“万岁永藏”字样,“得金玉奇器甚多。有银杯,初若粲花,良久化为腐土,并金搔头十数枚,金握臂二,悉皆如新。”
其中有一只瓦制熏炉,箱底还有灰炭。碑石断缺,仅剩下“中平年”三个字,太守赶紧让人把盗洞掩埋起来。后来,官府抓获了那个盗墓贼,追讨回了所盗宝物。但交出的宝物并没有收缴国库,而是让当时的权臣朱勖据为已有。

此后,到南宋时,孙王墓又遭侵犯。明人卢熊《孙王墓辨》引洪氏《三庚志》:“平江盘门外大冢,绍熙二年秋雨溃圮,牧童入其间,得铜器数种持卖于市,乡人往视圮处,其隧道有石刻隶书云:‘大吴长沙桓王之墓,赤乌三年’凡十二字。”
解初初期,时任苏州市长的王东年曾为孙王墓立碑题字,加以保护。令人遗憾的是,孙王墓在“文革”中又遭到破坏,被苏州染丝厂圈进厂区,建造厂房时,损及孙王墓。1981年4月,经官方批准,苏州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清理发掘。
目前,遗址尚存,成为当地著名景点之一。
附:安徽马鞍山疑似孙策墓——独山墩墓

苏州的孙王墓墓主是孙策,并未经过考古认定。在1986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乡陶庄村附近发掘的“独家墩”,倒被认为是孙策的“桓王陵”,马鞍山博物馆郎俊、吴志兴等人,便持这一观点,他们曾在2003年的《华夏星火》、2005年《中国文物报》上撰文,表述过这一看法,本文所述的主要内容即引自该报道。
独家墩墓内棺木全朽, 墓主尸骨无存。由于被盗严重,几乎是洗劫一空,仅出土陶猪、陶楼、对置式神兽镜和砺石等文物4件,给墓主认定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独家墩墓原墓顶上有16块大石板覆盖,石板上再封土成丘,墓向90°。墓由砖铺墓道、甬道、大横堂、三个小耳室、双后室组成。右后室的后壁上有一个小型壁龛。两个后室之间有一个“过仙洞”。墓内长10.25米,大横堂内宽5.75米、残高2.70米。

墓砖较大,上有太阳纹、乳丁纹以及同心圆纹等,墓葬气势雄伟。由于多次被盗,出土器物极少。只有已残半圆方枚神兽镜一枚、陶猪、陶厕、陶井第几件遗物。由墓葬的形制及出土器物可以确认其墓葬年代为东汉末的建安时期。也有人将其归为东吴早期。
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基本上为孙氏政权所有。墓葬地一带是东吴时的牛渚,当时是孙策政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军事地区。
在国势衰竭,天下大乱的建安时期,能营建独家墩这样的大型复杂墓葬,其墓主绝非一般人物。东吴中期营建的左大司司马右军师朱然墓也只有七、八米长。
持独家墩墓是孙策的学者认为,虽然苏州有“吴王墓”、富春有“桓王陵”,但《三国志》上未言孙策的具体葬地,苏州说和春宣说,未经考古发掘,都是不可靠的。富春当时还不太安稳,孙氏政权尚未彻底控制江东,残余势力与地方武装经常扰乱,越人反抗更为激烈,孙策就是被残余势力刺杀身亡的。

相反,孙吴自有江左之后,观鞍山境内的牛渚则一直是东吴的军事要塞,拥有重兵。孙策、周瑜、鲁肃、孙桓、孙瑜、全琮、陆逊等一批东吴大将,全都在此驻守过,建有重要的牛渚坞。
古成盗墓成风,所谓“十墓九空”,大墓更是被盗的目标。孙策葬于牛渚一带,可以防止被盗,有安全感。同时,牛渚是孙策占有江左的发祥地。另外,从风水的角度看,这里水陆交通发达,东北距秣陵只有八十里;又九山环一湖,牛渚出大江,风景秀丽,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孙策葬于此地应该是最佳选择。
孙策下葬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时间上也与独家墩汉墓吻合。《当涂县志?武备志?兵事篇》,明确记载:建安十九年吴侯权以鲁肃为横江将军,屯陵口。这说明建安十九年前牛渚已有陵口地名的存在。这为孙策的墓葬地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佐证。

晨读·日课||NO.15
以经典过滤信息碎片,以经典铸就精神根基,以经典指引前进方向。论语(钱穆新解)为政篇第二(二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大车无:大车,牛车也。乃笨重载货之车。车两旁有两长杠,古称辕。一横木缚两辕端,古称衡。一曲木缚横木下,古称轭。牛头套曲木下,可使较舒适。则是联结辕与横之小榫头。0002祖先牌位的起源:柄形器乎?祖形器!
【编者按】“夏商玉器及玉文化研讨论”将于2016年12月26-29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召开,同时“锵锵玉鸣——商代王后妇好玉器特展”在省馆开展。为庆贺此一学界盛事,特摘发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第十章“先王的形象”之一节,以飨读者。本篇原名“祖形器的线索”,现篇名系编者所加。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8:230000贺云翱: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古埃及和古中国
今天分享了今年埃及考古的最新发现,可参考:2022年埃及境内考古新发现大盘点。贺云翱先生这篇文章则从更大的视角对比了古埃及和古中国两大古老文明,可以说是另外一种解读。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古埃及文明和古中国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一在北非,一在东亚,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文化上的直接联系,但是这并不妨碍对她们做一比较。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33:400000扁臀龙:美国大型禽龙(长8米/拥有尖刺状直拇指)
扁臀龙是一种禽龙类恐龙,诞生于1.2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体长普遍可达8米,属于大型植食性的直拇指龙类恐龙的一种,有着非常尖锐的圆锥形拇指,最大的特点就是肠骨是扁平的,第一批扁臀龙化石是在美国发现的,其中只有躯干骨骼化石。扁臀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54:150000荐书:实幻之间 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
本书是「实幻之间院藏战国至汉代玉器特展」的展览图录,目标是要唤起大家对于伟大玉器艺术的记忆,因为距今2500年至1800年之间的玉器艺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动态错觉艺术,只是埋没在历史中不为人知。藉由此书,希望读者能够成为上古时代玉器巨匠的千年知音,理解巨匠的创意和技巧,最终能评价各式作品的创意高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38: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