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热天怎么聚会喝酒?唐人有一降温神器,根本感觉不到热
古人夏天怎么聚会?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宋人李之仪写过一首词《鹧鸪天》:
“避暑佳人不著妆。水晶冠子薄罗裳。摩绵扑粉飞琼屑,滤蜜调冰结绛霜。随定我,小兰堂。金盆盛水绕牙床。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

所写内容就是当时女性过夏天的情形。从词中看,古代女性过夏天也不讲究化装什么了,而是适应时序:一是“薄罗裳”,穿得薄透,二是“滤蜜调冰”,喝冷饮;三“金盆盛水”,给卧室降温;四“时时浸手”,亲水。
就此,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聚过夏天主题,看看古人夏天怎么聚会的。
过去,聚会一般选在春秋“凉快天”,或是农闲的冬天,夏天很少聚会。在现代,夏天聚会很正常了,因为好一点的场所都有空调,再差也会有电风扇 。

但古代还有人就喜欢在三伏这样的大热天喝两盅,戏称之 “避暑饮”。有名叫魏许使、刘松辈的,就喜欢喝避暑饮,在三伏天,不分白昼地饮酒,直到烂醉。
如果需要在夏天聚会,古人也会想方设法降温消暑,让客人吃好喝好。怎么办?有条件的人家会使用天然冰块降温。
据《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勾践七年(公元前490年),"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的冰厨,就是厨房放置冰块而得名。

利用冰块降温是先秦时已流行的做法。《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记载,楚国大夫申叔豫,“(夏日)方署,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意思是睡在冰上,当然这样冻人的,所以他要用厚衣把自己包裹起来。
明人高濂《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夏卷》“琢冰山”条录一夏天聚会趣事,在三伏天,杨家的子弟把冰琢刻为山,放在酒宴席上,这样大家就不觉得热了。酒喝到半醉的时候,客人都感觉寒冷。

如果在室外聚会,会选择临水的地方。李少师暑天与客人喝酒,便喜欢在临水的溪边,他用荷叶做酒杯,斟得满满的,哪个不喝完就罚酒,再喝。每天都喝大了,自然也不感到天热了。
唐朝同昌公主更有办法,有一天她主持盛大宴会,恰巧这天暑热难当,她便命人取来一种叫“澄水帛”的东西,让人蘸满水挂在厅堂中间,满座都在想这是新棉絮吧,其实是避暑神器,有八九尺 长,纤维很细,透明得可照人,中间有流水,故能消暑气。
还有一种叫“白龙皮”的东西,也是夏天聚会用降温神器。

唐人康骈所著的《剧谈录》“李相国宅”条,提到了此避暑神器。相国李德裕家的大宅子,在夏天和现在的空调房间一样。有一回大家应该邀来吃饭,“及别列坐开樽,烦暑都尽。良久,觉清飚爽气,凛若高秋,备设酒肴,及昏而罢。”
有好奇的人不明所以,便通过知情人打听,原来因为有“白龙皮”,被告知:用金盆盛满水,将白龙皮浸入水中,然后放在坐位,就能避暑了。李德裕哪来这个白龙皮,原来是“进口货”,是位于今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僧人来的。这僧人又是从哪弄来的?

书中交代: “新罗僧得自海中。”据说有一住在海边的人,从一渔民家得到的,起初也没有人当好的,有位老人识得此货。这新罗僧人知道李德裕会感兴趣,便买下来送了他,即所谓“因以金帛赎之而献”。
除了白龙皮,这新罗僧人还献了“暖金带”、“辟尘簪”,“皆希代之宝。”
河南发现朱元璋画像 老农交给国家(朱元璋像)
农民手里的朱元璋画像传承六百多年。郭沫若曾对朱元璋的画像进行过评论,万历年间的按察千事范守己也曾亲眼看见过朱元璋的画像。他们对于朱元璋的不同时期进行了形容,字里行间都是赞叹朱元璋长相不凡。这不难看出,民间关于朱元璋长相丑陋的传闻,很可能大多是满清的抹黑,毕竟一个王朝被摧毁后,很多历史可能会被刻意改写。追杀皇室我要新鲜事2023-03-25 19:18:400000郭静云:商文明的信仰结构
在殷商信仰中,祖先、自然神兽、天体三类崇拜对象并非零散不相干,而构成一个宗教系统:龙形众神充满天空,众凤安排在天的四方,众虎守护地的四方,独一无二至上至中的上帝居于天中;十日轮流升落,以十日安排的众祖,通过神兽吞吐,乘日自地下升天而宾于帝、居于帝之左右,此外还有其它神兽各有其神能。这些形象并不相抵触,一方面认为,神兽管理自然界一切上与下、中与方、死与生的关系;同时认为一切顺从帝令。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23:220000除“福”字外,过年时农村最喜欢贴的4个字,字典上一个也查不到
民间贴春联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大年三十,家家贴春联。春联,是过年时最有文化的风景,也是春节的文化魅力所在。过年贴春联,本是为了辟邪需要,后来就发展成为一种文化风俗,既能装饰环境,又是除旧布新,把过大年的气氛搞得足足的。(贴春联)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13:160001邓聪:树皮布一中国对世界衣服系统的伟大贡献
为了谈树皮布,我想先从纺织的定义谈起。《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1998年第3版)中<纺织品(Textile)>一条的解释是:“纺织工业产品,包括各类机织物、针织物、无纺布,各种缝纫、包装用线、绣花线、绒线以及绳类、带类等”(页80)。“无纺布”(Non-wovenfabric)一条的解释是:“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粘合或其它化学、机械加工而成的纺织品。”(页281)0000发掘宁夏神秘古墓,埋藏的未知物体,考古人员亲身经历诡异事件!
在宁夏固原市,一场暴雨彻底打破了当地的瓶颈,也唤醒了一座古墓的沉睡。考古专家们迅速行动,却始终受到神秘力量的阻挠,诸多艰辛后,他们终于发现这座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0:57: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