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何出产美女?有一大原因,重庆人未必注意,但外地人想到了
重庆移民与重庆美女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如果去重庆旅游,不去渝中等于没有到重庆,通远门古城址、洪崖洞古迹、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中山四路65号“双十”协字地桂园,等等,都是重庆标志性的景点。

在参加今日头条组织的#了不起的重庆母城渝中#活动时,我个人比较喜欢去的地方有两个,一是三峡博物馆,一是湖广会馆。
去博物馆是大多数游人的选择,到重庆,看了三峡博物馆,对重庆的底细基本上也就了解了。而湖广会馆则是了解中国清朝建筑风格和古代移民文化的好地方。
湖广会馆是一组清朝建筑群,始建于康熙年间,经乾隆到光绪年间的不断改建、扩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建,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清代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历史见证。

湖广会馆里面还有禹王宫、齐安公所、广东公所等,总占地面积达1万8418平方米,是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
国内的会馆我看的多了,为什么喜欢湖广会馆,因为里面有一个“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
重庆一带,早期是巴人的地盘,但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时,巴人让秦人给灭国了。后来的重庆人,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口,重庆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
当时的重庆属于四川,重庆移民高峰发生在清初,就是中国古代移民史上最后一次最大规模移民“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实是自明朝初年开始的“洪武大迁移”的继续。以江西人为代表的长江下游人口,向中上游迁徙,明朝主要去向是今湖南湖北地区,清末人魏源在《湖广水利论》将赣人填两湖称为“江西填湖广”。
而长江流域的迁徙活动,早在唐末五代时已出现,明朝采取了政府强制措施,让移民运动达到高潮。朱元璋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发布移民令,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自东向西、由南向北的移民大潮,史称“洪武大迁移”。
与“洪武大迁移”一样,清初“湖广填四川”也采取了强制措施,称为“楚民实川”。

据《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以康熙二十四年来说,全四川人口统计总数9万余人。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满眼凋敝,四野荒凉。《明清史料·户部题本》记载,见到这种情况,时四川巡抚张德给康熙皇帝上了奏折,认为,“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
于是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对两湖地区实施强制性移民,当时的手段极其粗暴,官兵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要求整村迁移进川。为了防止逃跑,采取强行捆押方式。

这些男女老少被绳子拴着,连成一串,一路哭着,背井离乡,日夜兼程,连大小便都不自由,欲方便时要说“我想解手”,申请解开被绑着的双手,在路边就地解决。现在巴蜀地区俗称上厕所为“解手”,就是这么来的。
要注意,解手之“解”原本念着gǎi(音改),而不念[jiě],是湖北麻城孝感一带移民的口音,就是松开绳索的手,清初移民运动中麻城是重要的人口中转站,迁移到巴蜀的麻城人也很多。而如今不少重庆乡下喜欢双手交叉,背在身后,也是因为移民被捆绑形成的。

当然,对这种说法法是有争议的,一种说法是“解手”一词早在明初时已出现,洪武大迁移也是采取捆绑手段,是山西“大槐树移民”文化的产物。
其实,上述可能都是附会,或者说巧合,“解手”俗语在明朝以前就有了。因为古人穿裤子都是用布条、绳子当裤带,现在在农村不少地方还能看到,每次如厕都要用解开来,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约定俗称。

需要说一下的是,因为先有“江西填湖广”,继有“湖广填四川”,所以现在巴渝人口的两湖人,其实大多是江西人。所以,包括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在内的中国不少地方,都喜欢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就是这个原因,是一种移民情结。
而移民城市的一大特点,是男人帅、女人俊。这是因为远支基因杂合交流的结果,凡混血儿多漂亮,就是这原因。重庆的美女明显比传统的美女基地苏州、杭州、扬州要多,重庆为何出产美女?很多重庆人未必注意,但我一个外地人想到了一个原因——与移民不无关系。不过这叫“国内混血”,有别“国际混血”,仍保有中国美女基因,是正宗中国美女。

重庆美女有肤白、腰细、腿长的特点,移民仅是重庆女人多美丽的原因之一,而独物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重庆女人。重庆别称“雾都”,大气水份多,有天然的面膜功能;重庆又是“山城”,每天上上下下的,比平原城市运动要多,腿脚肌肉客观上得到了健美训练,重庆女人多长腿,便好理解了。
还有一说法,重庆多美女与吃火锅也有关系。根据何在?火锅底料麻辣,在重庆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可达到排毒美颜功效。


奇异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长3.5米/距今6500万年前)
在恐龙时代,最不缺的就是食草恐龙,小型、大型、超大型是食草恐龙遍布全球,就算恐龙灭绝已有几千年,现在也可以发现它们的痕迹。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奇异龙,它出土于北美洲,是一种小型食草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前,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奇异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36:430000考古人员在墓道挖出身首异处人骸,疑是被害盗墓者,分析后更可怕
墓祭时的杀祭恶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先秦时期,人牲是长期存在的,在重要祭祀活动中,都会使用人牲。这一恶俗在现代考古中不时会发现。西周时使用人牲已比殷商时少很多,但贵族使用活人杀祭并没有消失,除了“活埋”,考古中发还发现将人牲砍头、肢解后焚烧等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2:450000黑了同伙25万买毒品,最后翻供不承认盗墓,称审讯时毒瘾发作乱说
盗墓圈的吸毒现象本文作者倪方六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盗墓圈有很多瘾君子,他们或因筹钱买毒品而盗墓,或因盗墓发了财而吸毒。在山西运城盗墓圈,前几年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盗墓圈吸毒并不是新闻,民国时盗墓者便好上这一口。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5:37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郑韩故城遗址
东周时期郑国和韩国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及其外围。西周宋郑国自陕西华县迕都至此。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韩国自阳翟(今河南禹县)迁都于此。230年秦灭韩后,此城即大部废弃。城本名郑,后为区别陕西华县的郑而改称新郑。因该地长期为郑、韩之都,后代习称为郑韩故城。1964年以后,河南省博物馆进行勘查和试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2:580000考古过程中 到底有多少困难需要考虑?(考古专业)
考古专业需要面对困难与危险。当前的考古学还是比较受到欢迎的,很多比较喜欢历史的学生都想要去学习考古学。在这之前有人说所谓的考古其实就是冠冕堂皇的盗墓。但其实我们考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能够了解古代的历史,而且考古工作者并不像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悠闲,反而是需要面对很多的困难。考古的困难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48: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