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何出产美女?有一大原因,重庆人未必注意,但外地人想到了
重庆移民与重庆美女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如果去重庆旅游,不去渝中等于没有到重庆,通远门古城址、洪崖洞古迹、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中山四路65号“双十”协字地桂园,等等,都是重庆标志性的景点。

在参加今日头条组织的#了不起的重庆母城渝中#活动时,我个人比较喜欢去的地方有两个,一是三峡博物馆,一是湖广会馆。
去博物馆是大多数游人的选择,到重庆,看了三峡博物馆,对重庆的底细基本上也就了解了。而湖广会馆则是了解中国清朝建筑风格和古代移民文化的好地方。
湖广会馆是一组清朝建筑群,始建于康熙年间,经乾隆到光绪年间的不断改建、扩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建,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清代重庆作为繁华商埠的历史见证。

湖广会馆里面还有禹王宫、齐安公所、广东公所等,总占地面积达1万8418平方米,是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
国内的会馆我看的多了,为什么喜欢湖广会馆,因为里面有一个“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
重庆一带,早期是巴人的地盘,但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时,巴人让秦人给灭国了。后来的重庆人,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口,重庆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
当时的重庆属于四川,重庆移民高峰发生在清初,就是中国古代移民史上最后一次最大规模移民“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实是自明朝初年开始的“洪武大迁移”的继续。以江西人为代表的长江下游人口,向中上游迁徙,明朝主要去向是今湖南湖北地区,清末人魏源在《湖广水利论》将赣人填两湖称为“江西填湖广”。
而长江流域的迁徙活动,早在唐末五代时已出现,明朝采取了政府强制措施,让移民运动达到高潮。朱元璋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发布移民令,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自东向西、由南向北的移民大潮,史称“洪武大迁移”。
与“洪武大迁移”一样,清初“湖广填四川”也采取了强制措施,称为“楚民实川”。

据《四川通志》:“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以康熙二十四年来说,全四川人口统计总数9万余人。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满眼凋敝,四野荒凉。《明清史料·户部题本》记载,见到这种情况,时四川巡抚张德给康熙皇帝上了奏折,认为,“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
于是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对两湖地区实施强制性移民,当时的手段极其粗暴,官兵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要求整村迁移进川。为了防止逃跑,采取强行捆押方式。

这些男女老少被绳子拴着,连成一串,一路哭着,背井离乡,日夜兼程,连大小便都不自由,欲方便时要说“我想解手”,申请解开被绑着的双手,在路边就地解决。现在巴蜀地区俗称上厕所为“解手”,就是这么来的。
要注意,解手之“解”原本念着gǎi(音改),而不念[jiě],是湖北麻城孝感一带移民的口音,就是松开绳索的手,清初移民运动中麻城是重要的人口中转站,迁移到巴蜀的麻城人也很多。而如今不少重庆乡下喜欢双手交叉,背在身后,也是因为移民被捆绑形成的。

当然,对这种说法法是有争议的,一种说法是“解手”一词早在明初时已出现,洪武大迁移也是采取捆绑手段,是山西“大槐树移民”文化的产物。
其实,上述可能都是附会,或者说巧合,“解手”俗语在明朝以前就有了。因为古人穿裤子都是用布条、绳子当裤带,现在在农村不少地方还能看到,每次如厕都要用解开来,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约定俗称。

需要说一下的是,因为先有“江西填湖广”,继有“湖广填四川”,所以现在巴渝人口的两湖人,其实大多是江西人。所以,包括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在内的中国不少地方,都喜欢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就是这个原因,是一种移民情结。
而移民城市的一大特点,是男人帅、女人俊。这是因为远支基因杂合交流的结果,凡混血儿多漂亮,就是这原因。重庆的美女明显比传统的美女基地苏州、杭州、扬州要多,重庆为何出产美女?很多重庆人未必注意,但我一个外地人想到了一个原因——与移民不无关系。不过这叫“国内混血”,有别“国际混血”,仍保有中国美女基因,是正宗中国美女。

重庆美女有肤白、腰细、腿长的特点,移民仅是重庆女人多美丽的原因之一,而独物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重庆女人。重庆别称“雾都”,大气水份多,有天然的面膜功能;重庆又是“山城”,每天上上下下的,比平原城市运动要多,腿脚肌肉客观上得到了健美训练,重庆女人多长腿,便好理解了。
还有一说法,重庆多美女与吃火锅也有关系。根据何在?火锅底料麻辣,在重庆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可达到排毒美颜功效。


裘锡圭:董作宾小传
董作宾,字彦堂,又作雁堂,别署平庐;清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1895年3月20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县,1963午11月23日卒于台湾省台北市;是一位在甲骨学上有重要贡献的学者。董氏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幼读私塾,1915年春考入南阳县立师范讲习所,次年冬以第一名毕业。1918年春赴开封,考入河南育才馆(培养县政府工作人员的学校),1919年冬毕业。毕业后留在开封与友人一起办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6:020003在考古中的那些有趣发现
公元前1000-600年埃及的一具木乃伊的脚缺少了大脚趾,并在上面连接了一个由皮革和木材制成的假脚趾。罗马玻璃凉鞋在科隆的罗马日耳曼博物馆中1700-1800年的罗马玻璃凉鞋,它们不是用来穿的,而是用于放药膏、油或香水的碗。屋顶瓦片上的狗脚印狗从刚做的屋顶瓦片跑过,从而留下了它的痕迹,也在粘土中得到了永生。Antikythera的机械装置我要新鲜事2023-05-03 19:37:470000宁夏境内考古发现丰富了我国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08:050000越南妇女流行头上戴笠,中国侠士也爱这副装束,有什么讲究?
笠,使用最广的雨帽本文作者倪方六“春思淡,暗香轻,江南雨冷若为情。”这是宋代元祐年间文人孔矩《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词中的一句,倒颇适合2019年的初春江南。自春节以后,几乎都是阴天,冷雨连连,出行的心情都打折了。雨天,怎么出行?现在人们都喜欢打伞,在过去是贵族的作派,靠劳动谋生养家的人,可没有打伞的,手里拿着伞还怎么干活?所以,除了着蓑衣外,最流行最常见的是戴雨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9:590000古代日本人怀崇拜心理看中国人踢球,咱后来为何不行?问问朱元璋
古代中国足球对日本的影响本文作者倪方六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上,日本成为本届唯一一支小组出线的亚洲足球队,打进了16强。与欧美队相比,日本队的水平并不高,但就是这么个水平,却将中国甩在身后。而在历史上,日本人是怀着崇拜的心理,看中国人球的。以蹴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足球,在唐朝达到了全面辉煌,并从唐朝开始正式“走向世界”,产生了国际影响,中国足球就是在这时期被日本引入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1: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