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大学教师职业行为?明朝一不文明做法,现代老师恐难接受
古代对大学教师品德如何管理?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师德”问题,近来备受社会关注。
其实,“师德”问题是个老话题,自古就是社会所关心的。外国人会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中国古人则说老师“为人师表”。中外对教师的评价都很高,自然“师德”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求远高于其他职业人士。
我在将于明天(本周四,2018.04.14)出版的《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稿中,专门谈了古代对“师德”之管理。这里先发上来一部分,欢迎“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网友阅读。

(北晚专栏进厂大样)
“师德”是能否聘用的先决条件,上岗以后也不得能放松要求。
唐朝时对大学教师的管理已很重视,中央官学的行政主官主官是祭酒,这相当于今大学校长,也不时参与一线教学,给学生讲讲课;专职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三类,他们专职教学育人,不理它务。
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既然是朝廷命官,全都得接受素质和业务考评。
唐朝设有专门负责考评的官员“考功郎中”、“考功员外郎”,不论职位高低、资历深浅,每年“小考”一次、3-5年“大考”一次。唐朝中央官学对教师订立了专门的考课制度,以决定升迁、奖惩。

(民国乡村私塾)
据清人徐松编撰的《登科记考》,教学业务上,“诸博士、助教,皆计当年讲授多少,以为考课等级。”除了业务外,教师素质也纳入考评范围,据唐人柳宗元《河东先生集》上的说法,“非博雅庄敬之流”,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
北宋时,对教师选聘进一步规范,在教师素质管理上更为专业,首创“教官试”制度:一年一考,三考为一任。范仲淹、王安石等北宋政治家、教育家,在失去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都强调教师上岗要把关,要进行考核。

(民国私塾)
明朝对教师素质管理全面制度化。
明朝国子监既是教育机构,也是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设有“五厅六堂”。“五厅”分别是绳愆厅、博士厅、典籍厅、典薄厅、常馔厅。其中的“绳愆厅”,在中国教育管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

(清代小学课间,绘画)
“绳愆厅”相当于今教育部或高校的纪检处(室),内设监丞一名,职权宽泛,负责颁定学习规制、对师生稽察勤惰等,连学校财务支出都管。“监丞”有点类似纪检官员,据《元史·百官志》,元朝已设立此职务,协助祭酒搞好教学管理。
明朝绳愆厅不仅仅管学生,还管教师,如果教师言谈举止不当,不检点,可以像现代《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那样,对其品行进行监管,并上报。

(清朝竹篦对犯人执法)
据《明会典·国子监·监规》,绳愆厅负责人监丞:“凡教官怠于师训,生员有戾规矩,并课业不精,廪膳不洁,并从纠举惩治。”还设有“集愆册”(过失登记薄),师生有过错皆“纠惩之,而书之集愆册”。
绳愆厅有执法权,甚至可以动用刑权,“刑具”有竹篦:初犯记过,再犯篦5下,三犯10下,四犯开除、充军或罚充吏役。
这可不是用来梳头的,系一头批开的竹棍,体罚时很痛苦的——这一管理教师职业行为的做法,是很不文明的,恐怕是现代老师难以接受的。

(民国女生,现代再现)
清朝建立以后,在同治皇帝于公元1862年登基、同年创立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清末最早设立的“洋务学堂”)以前,仍继承了明朝一套教育管理制度,教师素质监查监查学生的绳愆厅来管理,不同的是监丞增至2名,满、汉各一,监查力度加大。
到民国时,有关“师德”的管理相对自由多了。但社会对师德的要求从并没有放松,一旦教师行为不检点,就会成为舆论热点。

(民国女生,现代再现)
(注,部分图源网络)
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磁州窑系的发展
#头条创作挑战赛#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间窑场,窑址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和邯郸市彭城镇二地。磁县古属磁州,故称「磁州窑」,而彭城镇曾与景德镇并称于世(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可见磁州窑在陶瓷史的地位非同一般。此窑创烧于五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明代,长久的烧制时间发展出多样化的品类与艺术形式。本文择取五件代表性的器物,介绍宋金时期磁州窑的产品特色,与对其他窑口的影响。1.白釉珍珠地线刻梅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6:210001古代开学,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多少钱?学费不收,准备送礼!
古代开学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多少钱?本文作者倪方六新学期开始前,现代学生家长首先得准备一笔费用。古代也这样,家长也要为孩子准备这样一笔钱,能多多少?在这笔钱里,首先要考虑的孩子是给老师的“束脩”。图:“孔子见老子”画像石,老子面前有一个低矮的孩童,孔子手执“雁礼”,这是学生给老师送礼的滥觞。孔子不仅尊老子为师,也尊敬小孩项橐为师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06:510000清道光年间,一邻居闻喊“捉贼”打死强奸犯,初判无罪,再判死缓
清代邻居“捉奸”案本文作者倪方六河南开封市总商会副会长赵志勇,于2019年6月4日被执行死刑。赵奸淫25名女学生,其中幼女14名,行为太坏,影响恶劣,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被处死,罪有应得。性犯罪,古今都是要严惩的。在特讲究人伦和贞操的古代,这种奸事更是重点要打击的,民间见到这种事也不会袖手不管,强奸犯人人喊打,往往会“见义勇为”,强奸犯被打死的事情时有发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14:320000陕西古墓有大蛇守护 真相到底怎么样?(古墓大蛇)
陕西古墓传说中的大蛇其实并不存在。在我国的很多传说当中墓葬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个墓葬甚至可以关系到好接待人的运气,在一个人死亡之后家人都会把精力放在墓葬这方面,不过有的人在死亡之后会把很多的好东西都放在自己的墓穴里,但是又害怕有人去投自己的陪葬品,所以就会设置很多的机关,甚至还会养一些很凶猛的怪兽,在陕西有传说某个古墓里面有着大蛇的守护。大蛇守护我要新鲜事2023-05-05 20:58: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