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人为何爱吃馕饼?居民说并不仅因好吃,还有一特别的原因
中国面饼中的“西风”元素
本文作者 方六
这篇文章来聊好吃的——入冬后,吃便成为主要的消费行为之一。
中国人饮食大变化,出现在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不只就食行为和方式出现改变,食品的制作手段也出现了变化。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吃法”,因为吸引了外来制作方法,更为丰富。
最典型的是,“烧烤”手段流行,现在大家常吃的烧饼、烤红薯,就是使用西域烧烤法,制作出来的面点。
烧饼有各种叫法,初称“胡饼”,继称“麻饼”,而原产地称“馕”。烧饼进入中原之前,中原面点制作手段主要是蒸、煮、烙,烧烤不流行。“饼”的概念也很宽泛,相当于馒头那般蒸出来的面点,亦称饼——“蒸饼”。
(馒头,古代的蒸饼)
据清乾隆《回疆志》“食”条:“回人不甚吃米饭。以饼为常食,大径尺余。用土块砌一深窟,内用细泥抹光,将窟烧红,饼探盐水,贴在窟内,顷刻而熟。贫者唯食此,饮冷水而已。富者用糖油和面,煎烙为饼,亦有小如象棋子大者。”
馕有大小、厚薄、带馅无馅、带无糖之分,大者现在内地人惯称“馕饼”,是新疆传统的面点;小者即面内地常见的烧饼,或方或圆,带芝麻则为麻饼。新疆人为何喜欢 吃馕饼?当地居民说并不仅仅好吃,还有一特别的原因。
(馕)
馕饼为什么出自西域?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西域多沙漠、戈壁,馕饼不易变质,更方便携带,晚清民国人黄慕松《新疆概述》称:馕“(馕)耐干耐久,着水即软,利于携带,于沙漠中长途放牧最宜”,所以,古时丝绸之路上往来中原商旅的干粮中,少不了馕饼。
(打烧饼)
胡饼何时进入中原的?不晚于东汉。时人刘熙《释名·释饮食》中已有“胡饼”条:“胡饼,作之大漫沍[hù]也,亦言以胡麻着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
其中的髓饼,是放进制作胡饼的“胡炉”中烤出来的,应是内地人在胡饼基础上的创新。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馕,已碎了.)
由《释名》的解释来来看,东汉时“饼”的种类已不少,其时胡饼已与现代的烧饼做法差不多,上面要撒芝麻(胡麻)。这种面点汉灵帝很有兴趣,西晋司马彪《续汉书·五行志》记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
到四世纪十六国时期,胡饼始被后赵皇帝石季龙改名“麻饼”。唐徐坚《初学记》称,“石季龙讳‘胡’,改‘胡饼’曰‘麻饼’。”到唐朝时,胡饼制作技术进一步流传。唐朝诗人白居易便喜欢吃胡饼,他在《寄胡饼与杨万里》诗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
(烤包子)
需要提一下,在烤饼的同时,西域在后来又反借鉴了内地包包子的做法,开始烤包子。烤制出来的包子很好吃,我在走“一带一路”到达嘉峪关时,便特地买了当地烤包子尝尝,很好吃。而新疆的烤包子更有名,到新疆不吃烤包子,就遗憾了。
(烤红薯)
(诱人食欲)
到十五世纪前的明朝,又出现了一种烤出来的美食。以制作胡饼的基础上,古人又把从海上丝绸之路引进的山芋,又叫红薯的植物茎实,放进了制作胡饼的烤炉——烤红薯又流行了,到清朝时官场上甚至出现了“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歌谣。
如今,烤红薯已成无职业者在城里谋生的方式,街头很容易发现烤红薯的摊子。
(烤羊肉串)
至于现在很多人喜欢吃的“羊肉串”,则是使用西域烧烤手法制作食物的又一种类型,直接把肉放在炉火上烧烤,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美味。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石峡遗址
▲石峡遗址地理位置图中国珠江流域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县马坝镇西南。面积约3万平方米。1973~1976年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进行发掘。遗址下层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前2700年。以石峡下层为代表的遗存,1977年被命名为石峡文化,为探索中国岭南地区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中、上层为青铜时代遗存。▲盆形鼎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06:120001内蒙古发现大型墓葬群 揭露了内蒙古的历史(内蒙历史)
内蒙古发现的墓葬群可以揭露游牧民族与汉人的墓葬区别。相关根据相关媒体在今年六月份的报道,考古专家在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现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墓葬群,在这个墓葬群当中一共有着五座比较大的墓葬,另外还有着六个用石头雕刻成的塑像,专家认为这些塑像应该是陪葬品,这些墓葬以及陪葬品也可以看得出来在古代时期内蒙古的相关历史遗迹。专家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6-29 19:45:420000山东临沂惊现诡异古墓居然有着三个小孩子的骨头(古代风俗)
山东临沂惊现诡异古墓,居然有着三个小孩子的骨头,让小孩子陪葬是古代非常残忍的一种风俗。2003年山东临沂市的一个工地正在挖掘的时候突然就发现了一个地下的结构,然后这个工地的负责人马上就联系了当地的。警察部门过来探查,很快就有了一个考古队过来,开始对于这个地方进行考察。在进行一番考察之后,见惯了很多古墓的专家则是破口大骂,认为当时的人们太残暴了。墓穴里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23:170002父母喜欢叫小孩为“毛子”、“丫头”,还当小名用,知道为什么吗?原来老话有讲究,过去老人都懂的
过去取小名的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人为什么要有名字?如今是身份鉴别和社交的需要,在早期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释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许慎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从实际使用来看,确是这样,夜晚看不清对方——“你是谁”——“我是大毛子”,这么一问一答一下子就清楚了,不会被当贼当坏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6:540000多刺甲龙:英国中型甲龙类(长4.6米/臀部长有整块板甲)
多刺甲龙是一种覆盾甲龙亚目下的甲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3200万年前-1亿12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4.6米,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臀部荐骨部位带有一块硕大单一的甲壳,并且背部长满了尖刺,第一批多刺甲龙化石是在英国发现的。多刺甲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56: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