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店“豪华间”啥样?客人有特殊要求会得到满足,但得有银子
古代旅馆也有查房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再有几天就是国庆假期的,想必大家都很期待,不少网友已准备出行计划了。
以前的头条号中说过古代旅游的事情。这篇文章,再来说说。

(古代大酒店,现代再现)
中国的旅馆业,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除了国营宾馆外,城市旅馆、家庭旅馆都出现了。当时城里的“谒舍”,就是一种城市旅馆,这种城市旅馆数量很多,分布广泛,多供做小生意的普通下层人入住,《汉书·食货志》中谓“方技、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谒舍”,就是这意思。
而国营普通旅馆称为“传舍”,服务稍好,专用于接待公差人士,
到魏晋时期,中国的旅馆业被进一步提倡,旅客外出住宿更为方便。晋人潘岳在《上客舍议》中记述,当时“公私满路,近畿辐辏,客舍亦稠”,交通发达的路边,靠近京城的地方,旅馆很多。

这时的旅馆充分考虑了硬件建设,让客人入住后更觉舒适,《上客舍议》称,“冬有温庐,夏有凉荫”,这里的“温庐”相当于现代配有暖气的房间,“凉荫”则是纳凉休闲去处。
古代客房亦分出不当的档次,同样有“豪华间”、“标间”、“多人间”的区别。当然,在古代不是这样叫的,宋元时期,豪华间叫“头房”,明清时因为出差官员多住这样的上等客房,又称为“官房”。

(古代豪华 间,现代再现)
虽然说是豪华间,但与现代相比还是差很多的,也许就是空间大一点吧。现代酒店保姆式服务是难以做到的,但是,客人如果有特殊需求,在很多时候,店家是可满足的,代为寻找提供,当然要另出一份银子的。
这种服务是针对所有旅客的,前提是兜里得有票子,否则只能想想。
普通或较差的房间则叫“稍房”、“陋室”,相当于现代的“标间”吧;多人间则称为“通铺”、“大铺”。

(古代旅途也风流)
再到后来,旅馆的分工和接待对象的划分更明确,有专门接待商人老板的“广源店”、“万隆店”;有面向“驴友”和一般游客的“悦来店”、“吉顺店”等等。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各地还出现了专门接待学子的“状元店”、“高升店”。
和现今一样,客人入住后要进行详细的身份信息登记,有专门的“旅客登记薄”。这种登记簿古称“店薄”,或“店历”,要妥善保存,留底备案,逐月定期交官方查验。到后来,官方加强对酒店的管理,除了治安的需要外,也是为了方便收营业税。

(古代接待过客驿站遗址)
《马可·波罗游记》中,意大利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在当时元大都(今北京)看到,所有客栈和旅馆的老板,“要将投宿的客人的姓名写在一个簿子上,注明他们来去的日期和时间,这种簿子每日须交送一份给驻在方形市场的那些官吏。”
具体登记和查验程序,中世纪摩洛哥旅行家拔图塔(又译“白图泰”),在其中国游记中说得更详细:“路中各站,皆有逆旅可以息宿,有官吏专管之……天黑时管理官吏及其书记来舍,将留舍客人,逐一点名记簿,盖印后关门,使客安睡。至次晨天明时,吏及书记复来,依名单唤客起,作一证书。”

(古代行人)
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对入店旅客的登记管理相当严格,也要查房的,而且很严。这些“管理官员”,相当于现代的辖区查户口民警。
如果旅客没有身份证明,是不是就住不旅馆,也不是,有财产抵押或是酒店 熟人担保均可。但如果既无资信证明,又没人愿意担保,那只有睡马路了,旅馆是不敢接待的。
这在古代叫“不下单客”,意思是不接待无法证明自己身份的单身客人,这是官府硬性规定,主要是治安管理的需要,“恐有奸寇”。

(古代旅馆喝酒倒挺方便的,真的是“酒店”)
古代青铜器的名称为什么都是冷僻字,大都是宋朝人起的,有的错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聊了几次中国古代的青铜器(见《中国青铜器给大家的突出印象是造型“怕人”》一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青铜器的名称颇为古怪,用字也冷僻。以青铜器的“饪食器”来说,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铺、盂、鍪、俎、匕等;又如,“酒器”有爵、角、觚、觯、壶、杯、斝、尊、卣、彝、觥、罍、、瓮、盉、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5:110000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发现十周年研讨会综述
2022年11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指导,漳州市博物馆承办的“考古学视野下的海洋文明探索——暨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发现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漳州市博物馆顺利召开。会议现场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46:120000伊朗出土元朝羊皮信学者研究后感叹波斯曾是我国一个省
伊朗出土的元朝羊皮信引发了对波斯是否曾是我国行省的思考。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波斯曾与我国的封建王朝有过统属关系,尽管名称上存在差异。伊利汗国作为元朝的附属国,忠诚于大元的统治。因此,认为波斯是我国的一个行省并不完全是天方夜谭。帝国的分裂不仅仅是由分封制度造成的,封建时代的治理能力无法长期维持如此广袤疆域的统一。对历史的思考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过去,并为未来提供启示。我要新鲜事2023-06-20 19:48:510000一千多年前的一幅古画,放大看见一样物品,是“穿越”了吗?
一千多年前的一幅古画,放大看见一样物品,是“穿越”了吗?,《五百罗汉图》是一本绘画集,其对于了解和研究佛教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我们的国土上,这一艺术瑰宝的身影却从未在博物馆里出现过。在众多寺庙里,佛祖的形象总是出现得最多,罗汉的形象虽然历史悠久,却并不为普通百姓所熟知。然而,《五百罗汉图》却打破了这种常规,让罗汉这一佛教人物在人们中间得到了广泛的认识,从而对佛教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6-21 19:48:080000甲骨文造假:始于山东商人范椿清,盛于河南文盲蓝葆光
1931年,在《华北日报》的《华北画刊》上,一个叫汐翁的作者写了《龟甲文》的短文,讲述1899年王懿荣(甲骨文之父)生病,在北京达仁堂药店抓了几副中药,在翻检药物时,在“龙骨”这一剂中药上发现了文字,于是甲骨文被发现。2007年,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发表《汐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指出该文“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我要新鲜事2023-09-28 20:22: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