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遗址考古发现一处地下墙壁厚达3米,做啥用?肯定不是城墙
夏日冷饮的发明人是谁?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端午假期这几天,气温升得很快。在夏天,人们最乐于消费的大概就是冷饮了。
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冷饮的 事,我在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是发表过相关的稿件,这篇文章就是原文的一部分。

(古代北方饮食壁画)
在现代看来,制作冷饮是挺简单的事情,其实在发明之初,并不那么容易,没有电冰箱,没有冷源。制作冷饮的关键是要有冷源,现代有冰箱可以方便地制作,古代可没有冰箱,所以制作冷饮的前提解决冷源问题。
冷源从哪来?古人首先想到是冬天冷源,如四季恒温和井水、天然冰。其中利用天然冰是较讲究的一种手法。
但天然冰是气温零下以后的产物,如何能存到高温季节?古代制作冷饮难就难在这里。但中国人聪明啊,想到了保温和热阻隔方法,发明了冰鉴、冰井、冰窖等用于专门储冰块和饮食的装置与设施,从而方便地解决制作冷饮时的冷源问题。
这方面的史料记载,已现代考古发现的。

(陕西雍城秦都遗址)
1970年代,在陕西雍城秦都遗址上便发了一一处面积超过280平方的大冰窖“凌阴”,揭示了先秦周代时人们消费冷饮的方式。
该冰窖周围夯筑的墙壁竟然厚达3米,四周还有大量的腐殖质,推测是大量的麦草,麦草与过去夏天卖冰棍的商贩在冰箱体外覆盖棉被了一个原理,麦草和墙体可有效的热量交换阻隔,避免冰块融化。
雍城秦都遗址相当于春秋时期,时处东周。秦都的凌阴应该是模仿周王家的藏冰室来建的。据《周礼·天官》“浆人”条,“浆人掌共王之六饮”、“凡饮共之”,意思是浆人负责制作和供应周天子所用的六种饮料,,凡是饮料,均有浆人供应。

(凿冰,供盛夏消费)
周天子有冬饮六浆、夏饮六清的说法。“六饮”即水、浆、醴、凉、醫、酏,这些都是夏天流行的低温饮品,其中的“水”是薄荷水,适合夏天饮用;而“凉”的制作,比“水”的制作更讲究。
“凉”,是一种用干梅或炒米或或制作的冰镇饮料,故又写作X(造字:“酿”右边的“良”换成“京”),进人又称是“寒粥”。可见先秦时人们夏天已食用冷饮了。
那么,如果问谁发明了冷饮制作技术,基本上可以有一个答案:先秦时周王家的“浆人”。实际上,发明冷饮制作技术的人应该更早,可惜无文字记载。

(近代冷饮店)
拥有冰藏室与现代拥有冰箱一样,是古人有条件、有钱人家的选择,这种冰藏室比现代的冰箱效果更好,放在里面的饮料、低温食物口感远优于电冰箱,且更环保。
到汉朝,人们对天然冰的利用更积极,皇宫里都建有不少一处凌室。据 《汉书·五行志(上)》(卷二十七),西汉时,皇帝凌室不只一次发生火灾,惠帝元年十月乙亥“凌室灾”、惠帝四年“未央宫凌室灾”,时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因为“凌室所以供养饮食”。

(近代乡村售冷饮小贩)
在冷饮出现以后,古人不停尝试制作不同口味和内容的饮品。如在西汉时,制作冷饮的手法和利用冷源的技术同步提高。
当时有一种很高档的冷饮,是用牛奶、水果、蜂蜜等与雪混在一起制成的,这种“雪冷饮”,在今天也不过时。

(汉代图水图,制作冷)
巨齿龙:法国大型食肉恐龙(长8.5米/距今1.66亿年前)
在恐龙世界,大型食肉恐龙很多,而大家真正知道的估计只有恐龙之王霸王龙、水中霸王沧龙等。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下巨齿龙,它出土于法国,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巨齿龙基本资料巨齿龙是一种欧洲的大型食肉恐龙,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偶尔也会食腐,它体长8.5米,与多智龙差不多大,体型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228位,生活在距今1.6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巨齿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38:120002苏东坡题:一夕化身人归去;千八凡夫一点无,和尚当墨宝别人笑了
猜灯谜是何时出现的?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宋朝以前,元宵节燃灯主要是为了祭祀神佛和娱乐,到了宋朝,则被添加了新的内容,节庆活动更为丰富,标志之一就是“灯谜”的出现。灯谜雅俗共赏,大家喜闻乐见,有一种益智教民的文化效应,元宵节也因此有了“益智节”的含义。灯谜是贴在元宵节花灯上供游人猜的谜语,又称“庾辞”、“隐语”,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讔》称:“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14:020000或为扁鹊所著!成都重磅考古发现重现世
2012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大量医学简牍,由此开始了多个部门参与推动的、以“天回医简”为名的简牍研究整理工作。历经十年,“天回医简”经多方努力,进行了研究、修复、还原,并被整理出版。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经专家反复研究求证“天回医简”或为失传的扁鹊医书我要新鲜事2023-04-22 22:24:000000王学典:治学的功力与见识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6: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