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做饭是如何淘米的?有一种淘法能把差米淘成精米,饭好吃
魏晋人推崇“白米饭”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米饭,又称白饭、饭,是中国人的日常主食,特别是南方人,天天离不米。其做法是把加工好的米,洗淘后与加入一定量的水,煮熟而成。古人如何做米饭?怎么淘米?

(米饭)
把米饭吃出花样来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现代人们所吃的各式米饭,在这一时期基本都出现了。如现代城里人喜欢吃的菜饭,就是魏晋人最早吃出来的。
菜饭,在当时叫“蔬饭”,或“蔬菜饭”,做法很简单,就是将蔬菜剁碎混合在米里,然后烹饪成饭。与现代城里人吃菜饭是为了换口味不同,在魏晋时,吃饭菜饭是为弥补主粮的不足,以菜充饭,填饱肚皮。
好米饭必须有好水稻。目前,中国栽种的水稻主要有粳稻和籼稻两大类。
粳米碾出的米叫粳米,米粒圆短,米质好,碎米少;籼稻碾出的米叫籼米,米粒细长,米质较差,碎米多。显然,籼稻没有粳稻好。但相比之下,籼稻分蘖力强,生长茂盛,耐瘠薄土壤,脱粒省工,米的胀性好,出饭多,所以南方稻谷产区大部分是以籼稻种植为主,在古代也是这样。

(农村晒稻谷)
而古代普通人家消费的,更是糙米。
糙米是指脱壳后仍保留着一些外层组织,如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的米,由于口感较粗,质地紧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吃了。
精白米则是糙米经过精磨、去掉外层组织得到的,也就是我们平常吃的比较多的大米,它不但看起来雪白细腻,而且吃起来也比较柔软爽口。
但是,因为稻米产量的不足,“白米饭”因稻米产量不足,普通人家不能常吃。到南朝中后期,随着水稻种植推广,稻米增加,普通老百姓也能吃上白米饭了。
魏晋时,中国最著名的大米是“新城粳稻米”,这种粳米做饭时,飘出的饭香五里外都能闻到。时人做米饭的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米要精选细淘,用甑蒸而不能用铛炙,这样烹饪出的米饭才能色香味俱全。

(粳米)
白米饭是用精米做出来的上好米饭,受到魏晋人的推崇。而让较差的杂色米、糙米做出白米饭的味道,是时人的创新。
《齐民要术·飧饭》记载有“治早稻赤米令饭白法”:不论冬夏,都用温热水浸米,泡约一顿饭功夫后再用手搓;水冷后倒掉,再用冷水淘,再搓,直到米发白为止。这样淘洗做出的饭,“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
隋唐以后,古代米饭吃法与现代几无不同,特别在宋代,米饭的吃法最为丰富,宋人喜欢用米与其他食材一起做饭,根据配料的不同,有青精饭、蟠桃饭、金饭、玉井饭、盘游饭、二红饭、蓬饭、石髓饭、大骨饭、淅米饭……
正是宋人对“米饭”的深度开发,稻米的消费量激增,国产稻米已不能满足民国消费,于是“进口米饭”开始端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考古发现5000年前祭坛 出土神秘神像 专家称女娲补天遗址找到了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北纬41°20′。这个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500至5000年。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了红山文化时期的坛、庙和冢等遗迹,以及珍贵的玉器,这些考古发现提供了确凿且丰富的证据,证明红山文化在5000年前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我要新鲜事2023-05-16 20:42:010000为什么商、周时期的王墓,几乎没有被考古工作者发现呢?
因为那个时期的“历史记载”不完善,严格来讲,在史记以前,是没有如此精确的历史记录体裁,所以关于这些时代的“文化”,却是不能用常理度之。暂且先说说商朝。商朝这个时代,却是是有存在过的,但在文物上的“研究”却是稀少的,更多的是在前人的“传承”中获得一些情况的。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0:30:310001两千三百年来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林牧地区的分布及其变迁Ⅱ
二、历史上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农牧业的交替自从有了有关的文献记载,鄂尔多斯高原相当大的部分和河套平原的全部就是有名的草原,因而最古的匈奴人就是在这里从事游牧的生涯。鄂尔多斯高原原来有过森林的地方,在森林破坏之后,其中一部分也会成为草原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08:240001饮血茹毛滋味如何?记者体验原始生活
2017年7月24日肩扛大块兽肉的哈扎男子。作为当今世界仅存的几支原始部落之一,哈扎人(Hadza)据说在现代坦桑尼亚北部地区已繁衍生息了四万年有余。这个部落不但继承了祖先们数万年来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也继续保留着生食兽肉、野果的饮食习惯。BBC记者丹·萨拉蒂诺(DanSaladino)最近与哈扎人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亲身体验对照「原始社会」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的异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39:26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刘家河商墓
刘家河商墓,商代晚期墓葬。位于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村。年代约当公元前14~前13世纪。1977年当地农民在取土时发现,北京市文物工作队作了清理。▲金笄▲金臂钏▲金耳环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3:14: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