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利簋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13:162阅
西周早期青铜器。又名武王征商簋。为周武王时名利的“有司”(官名)所作。此簋是现知最早的一件西周铜器。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的一处周代窖藏中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深腹,圈足下附方座。双兽头耳垂珥。腹和方座饰兽面纹、夔纹,圈足饰夔纹,都以云雷纹为地,方座平面四角还饰有蝉纹。簋腹内底有铭文4行、32字:“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管师,易又事利金,用乍旜公宝(阝尊)彝”。


珷是武王生称。铭文大意为,周武王征伐商纣。在甲子日早晨,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因而很快就占有商国。八天之后的辛未日,武王在管地的师旅驻地,赏有司利以铜,利用来作纪念其先人旜公的宝器。对于铭文中的“岁鼎",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岁鼎”即岁贞,指贞问一岁之大事;有人认为“岁鼎”为越鼎,即周武王伐纣得鼎;但一般主张指岁星而言。簋铭中的甲子纪时,不仅为西周铜器断代提供了重要的标准,也证实《世俘》、《牧誓》等周代文献对武王伐商一事的记载。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李楠:古人得牙病 河南仰韶文化人群龋病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24:330003博物馆里为何只展出铜镜背面 原因其实很简单 铜镜背面大有乾坤
博物馆里的铜镜展示常常只呈现出它们的背面,引发了许多人对古代铜镜正面的好奇。人们怀疑古代的铜镜是否真的能够清晰地照出人的形象。毕竟,在博物馆展出的铜镜看起来黑黢黢的,有的甚至带有铜锈。然而,古代人所使用的铜镜本来是非常明亮的,足以照出人的容貌。古代人已经掌握了铸造铜镜的合理比例,并且在铸造时加入反射材料,使得铜镜非常光亮。早期使用铅粉进行磨光,而东汉时期开始使用水银进行磨光,以增加反射效果。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7:350000北宋时中国始从越南引进优质稻种,咋搞到的?史料用6字说出真相
宋代最早引进国外稻种本文作者倪方六如今米已成中国人正常消费的食物之一。前面文章说了中国人何时开始吃进口大米,这一篇继续聊与大米有关的话题,谈谈中国古代从国外引进稻种的事情。(袁隆平在田间研究杂交水稻)说到稻种,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古代,没有现代的育种技术,想得到优质、高产的水稻种,只能从国外——越南、泰国这些盛产稻米的东南亚国家引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29:4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