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丹家早期用猪大肠炼出火药,现代验证后发现竟真能炸
火药是谁发明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张艺谋执导的《长城》引爆了元旦前后的电影市场,该片讲述了一群盗贼来中国盗取火药配方而引发的故事。“火药”,是国际公认的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不错,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如果进一步问是哪位中国人发明的,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成为古代科技发明史的大迷案之一。

(张艺谋的《长城》)
从史料来看,要确定一名发明人确实麻烦,候选发明人有不少,我认为其中有三位最疑似。
列在第一位的,是东晋人葛洪。据《晋书·葛洪传》,葛洪是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一生著作宏富,有《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肘后方》等。
说他发明了火药,依据是其《抱朴子·内篇》中的“以硝石化为水乃凝之”一语。这里的硝石,就是制造火药最重要的原料:先用硝石将雄黄化为水,再凝固,制取长生药。
硝石和雄黄混和剂遇高温或撞击,就会爆炸,这不就是火药么!接着,葛洪又提出了“或以三物炼之”一说,这三物就是硝石、猪大肠(玄胴肠)、松脂,与雄黄一起炼丹药。

(猪大肠)
猪大肠真能炼出火药?现代试验证实,还真行。这般炼丹时,如果加热到350°-400°就会发生爆炸起火。但葛洪这是“水炼”,而非常规的“火炼”,令人怀疑其是否真的发现了火药。
再一位,是南朝梁人陶弘景。据《梁书·陶弘景传》,与葛洪一样,陶弘景也是著名炼丹家、医药家,著有《本草经集注》《真灵位书图》等。《本草经集注》记载:“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此又云一名芒硝,今芒硝乃是炼朴硝作之。”
从所记来看,陶弘景已进行了相关的试验活动,但其初衷也不是为提取火药,而是炼不老丹药。

(古代炼丹场景)
还有一位,是隋唐人孙思邈。新旧《唐书》中对孙思邈都有传记,他是隋唐时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有“药王”之誉,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
孙思邈在炼丹过程中,将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制成药粉,这种药粉不就是火药么,具体文字见于其《丹经内伏硫黄法》一文。但据宋孟要甫辑录的《诸家神品丹法》一书,“内伏硫黄法”并非孙思邈的专利,另外还有“黄三官人伏硫磺法”、“伏火太强黄法”等两种。另有学者考证,《丹经内伏硫黄法》甚至根本就不是孙思邈所写。

(中国古人使用火药作动力的“集束火箭)
所以,上述最疑似候选人均不能断定是“火药发明人”。实际上,古代的炼丹家很多,远不只他们三人,如东汉人魏伯阳、唐朝人陈少微等,都可能发现了火药。鉴定此,学术界至今没有将火药的发明授权某一位古代中国的科学家,而称“古代中国的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问学——感恩刘绪老师
2021年9月26日,刘绪老师带着未尽的夏商周考古之梦远行了。他的离去,使夏商周考古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学者,我也失去了一位问学的老师和学术知己。初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36:450000夏商周王朝更迭与考古学文化变迁(李伯谦)
李伯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是当年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专家,也是后续的文明探源工程的一大推手。今日看到当年李先生一篇文章,集中代表李先生对夏商周三代王朝与考古学文化关系的观点和看法。现摘录如下,有兴趣的可以读读,受益匪浅。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其建立与更迭过程及其与考古学文化变迁的关系,对于深入认识三代文明的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5:090007郭静云:商代人心目中的“神”长什么样?
郭静云王瑾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商代人心目中的“神”长什么样?三代青铜器和玉器上习见的夔龙纹、饕餮纹、扉棱的原型与意义是什么?后来这些形象与意义又是怎么演变的?且听郭静云教授所做的《由考古资料探讨神龙信仰》主题演讲。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11:030000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
凌家滩玉版,负八角星纹双猪首翅鸟、良渚文化玉琮、玉璧,红山文化勾云形器和大汶口、龙山文化牙璧是中国史前时代光彩夺目的重器。学者们对各器内涵的热烈讨论,展示出一幅引人入胜的思辩图卷。本文以对玉版的认识契机,从史前宇宙观出发,探讨了其他玉器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中国东部地区史前复杂社会之间社会上层交流网的存在。一文献所见先秦宇宙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19:010000新发现 | 南佐遗址发现仰韶大型环壕聚落 出土遗物丰富显示较高社会发展水平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行政村及附近区域。1958年调查发现,当时被称为南佐圪垯渠仰韶文化遗址。1981年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称南佐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41: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