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盗墓者发现宝物随葬规律,挖到一种特殊墓砖,好事就来了
原题:明朝盗墓贼的寻宝原理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前面连发了多篇有关盗墓技术、盗墓工具的文章,但知道再多,搞不出东西来,便没有实际价值。对于一般盗墓者来说,不论是探穴,还是识土,盗墓的最终目标就是挖宝。
那么,如何在事前就知道墓里面埋藏了什么样的宝物?对这一点,过去盗墓者同样是很有经验的。

图:游戏中的寻宝场景
明代的盗墓者便有一套“寻宝原理”,时人王士性在《广志绎》卷三之《江北四省》中记载了下来:
“周、秦、汉王侯将相多葬北邙,然古者冢墓大隧道至长里余者,明器多用金、银、铜、铁,今三吴所尚古董皆出于洛阳。然大冢禁于有司,不得发,发者其差小者耳。古器惟镜最多,秦图平面最小,汉图多海马、葡萄、飞燕,稍大,唐图多车轮,其缘边乃如剑脊。古者殓用水银,此镜以掩心,久之,尸蚀而水银不坏,则镜收之,故朱砂、翡翠以年代久近为差。瓦羽觞不知其何始,冢大者得百千只,以蜡色而香者为佳,若气带泥微青而渗酒者,皆赝为之耳。郭公砖长数尺,空其中,亦以冢壁,能使千载不还于土。俗传,其女能之,遂杀女以秘其法。今吴、越称以琴砖,宝之,而洛阳巨细家墙趾无不有也。”
王士性这段记述虽然文字不长,但信息量相当丰富。如文中提到的“郭公砖”,是古代很有名的一种墓砖,越大越长越值钱,讲究的砖上还有纹饰和画像,古人称之为“贵”。因为砖里面是空的,俗称为“空心砖”,或“通古砖”。盗墓中如果挖到这种砖,预示好事来了——普通老百姓可用不起这种砖来筑墓!

图:秦汉时带龙纹空心砖
也不知道何时,有人将长琴放到这长砖上弹奏,琴声异常优美,无比动听,古人觉得神了,美之为“琴砖”,有意取砖做琴的几架。现代已知道,这是空心砖与琴声共鸣所致,“琴砖”以河南产最好,其中又以郭公做的砖最佳。其制法被当秘笈,只传男不传女,所以王士性文中提到郭公女儿知道制作方法 ,郭公将她给杀了,就是这个背景。
郭公杀女“秘其法”只是传说,不必当真,古人或是为渲染这种墓砖的质量而编出来的。
我在河南一带考察时,曾见过不少这样的砖,除了收藏在河南博物院的,在野外看到的不少都被打断打碎,弃之一旁,心疼啊。有一次我去汉献帝衣冠冢考察,发现封土堆上四处是盗洞 ,不少一米多长的空心大砖被挖出扔掉。顺便说一句,据朋友讲,此冢现已被当地政府毁了,连砖也没有扔了!
又扯远了,再回到正题。
从王士性所记来看,哪朝哪代墓葬中会有什么样的宝物,明朝的盗墓者一清二楚。其寻宝经验真是太丰富了。但明朝的盗墓者对现代读者来说就太远,所记放在今天未必有效,民国盗墓者的经验之谈,才真是寻宝秘笈。

图:考古发掘时,青铜器出土现场
民国盗墓者也有一套,如果能判断出古墓的年代,根据时人的随葬风俗,一般不愁破解不了。
原始社会墓的随葬品多为陶器皿、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贝壳、装饰品等,后期还可能会有玉器、象牙器,以玉铲为代表,石器最丰富(民国盗墓贼所说的,“有贝钱者珍品不多”,可能都是这类墓)。
商周墓金、铜、玉器等各类器品都有,其中以鼎、爵、编钟等青铜器为代表,且最丰富。
汉墓中多随葬玉器、铜器、陶器、竹木器,其中以玉器为代表,灶、井、磨、楼阁等陶质模型、人俑最丰富。
魏晋南北朝墓的随葬品包括铁器、陶瓷、瓦器,其中以镇墓兽为代表,陶猪、陶狗、陶鸡、陶俑等最丰富。
隋唐五代墓随葬品多为金银器、玉器、陶俑,其中以唐三彩为代表,金器最丰富。
宋明清墓铜、铁、陶瓷、金银、玉器都有,其中以包括青花瓷在内的各类瓷器为代表,而且最丰富。
上述是盗墓贼的经验之谈,与现代考古中的发现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形成“秘诀”仅需18个字:
商周铜,秦汉玉,魏晋俑,唐三彩,宋元瓷,明清银。

文物:唐三彩
这是依据墓葬年代,所作出的判断。但盗墓活动中,如果一时无法判断出墓的年代,又要看土色了,依土色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宝物的种类。傅振伦先生1950年初曾在洛阳采访过三名民国盗墓者,从其所记来看,当时就是看土断代的:
“掘墓工具有铁制双铲,俗呼阳窐或洛阳铲,状如半瓦。又有7尺竹竿,系以绳,向下钻探,凿成容一人的坑道,仅可俯首取物。可探至5丈以下,视土色以判有无古物及其年代。如系三代秦汉坟墓则钻探搜寻。如无值钱之物,则舍之而去。唐、宋、明等墓,叫作‘刀子活’,就不发掘了。”
从傅文所记来看,民国时期洛阳一带的盗墓者的寻宝经验也确实丰富。
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朝代 青铜器的种类(新石器时代晚期)
青铜器最早出现的时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我国的夏朝时期,青铜器的主类越来越多。我国的青铜器文化到商朝时,进入了灿烂的时期,种类非常丰富,工艺也特别精美。青铜器的制造和青铜器冶炼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青铜器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10大类别,分别是:货币、酒器、食器、水器、工具、量器、兵器、车马器、乐器、日用器。我要新鲜事2023-06-28 22:08:260002河北一个村子都是收陵人 专家解开真相(刘胜墓)
河北守陵村收的是中山靖王刘胜墓。河北满城县灵山下有一个小村庄,名叫守陵村,据说村中有一座很大的皇陵,而村民们自从生下来就背负着守护陵墓的责任。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座皇陵中埋葬的究竟是谁。直到1968年一次施工才揭开了这一谜团。贵族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4-02 02:52:580000造字的仓颉,为何叫“仓颉”?甲骨文揭开了颠覆性的一幕
相传,在距今大约4600年时,黄帝史官仓颉,受到鸟兽足迹启发,随后创造了文字,以至于“天雨粟,鬼夜啼”。然而,从黄帝到战国,史书上一直没有仓颉记载,直到战国晚期才突然出现“仓颉造字”之说,最早记载的是战国晚期荀子指出“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一也”,后来形成了“仓颉造字”传说,将造字功劳全部归于仓颉。我要新鲜事2023-09-29 19:59:070001古代女人为何特喜欢春天到庙里烧香?秘密嘛不好公开说,你懂的
春天,古人为什么特别喜欢到庙里烧香?本文作者倪方六刚过去的“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是说,过了谷雨,春天将尽。这个时候,古人最热衷的事情,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抓住春天尾巴,畅情春游,即《管子·小问》中所谓:“(齐)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唐张萱绘)在观赏美景之外,对古人来说,最热衷的是参加各种群体性活动,放松身心,这方面以以进庙上香的“春祈”活动为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04:560002巨嵴彩虹龙:河北小型食肉恐龙(长0.5米/距今1.6亿年前)
在整个恐龙时代,有着许多类似鸟类的恐龙,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已出土了疑似鸟类祖先的恐龙,比如前面介绍的羽龙、北票颌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巨嵴彩虹龙等。巨嵴彩虹龙体长仅0.5米,有一对翅膀,生活于1.6亿年前中国,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巨嵴彩虹龙基本资料巨嵴彩虹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0.5米,与始祖鸟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98位,生活在距今1.6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28: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