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圈有关尸体的三句隐语,你知道几句?“咸鱼”与“咸肉”不同
原题 :“尸体”黑话
——“咸鱼”、“肉粽子”都有来头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各位好,这几天一直忙事,没有及时更新,向我的读者朋友们说声抱歉!
这一篇接着上面的《为何盗墓者中多石匠?黑话“歪鼻子”是什么意思?》,继续聊聊过去盗墓江湖的黑话。
如同不说“死”是死,而要说“成仙”、“翘辫子”、“崩嘴儿”一样,人死后留下的尸体也有忌讳。盗墓圈关于尸体的黑话,有三种最有代表性:

图:河南境内一工地出土清代古尸
——咸鱼。为了保证捕捞上来的鱼能长时间地保持新鲜,不至于因腐坏而失去价值,中国民间喜欢将鱼用盐腌渍成“咸鱼”,制成鱼干,盗墓贼因此借“咸鱼”隐喻死尸。
历史上还真有运用腌咸鱼原理处理尸体的方法。公元10世纪的辽国人,死后不论多远都要运回来安葬,不至于成“孤魂野鬼”,这和汉族叶落归根的风俗是一样的。辽国在东北地区,主要是契丹人,以放牧、打猎、捕鱼为生。为了吃得时间长一点,他们喜欢把鱼和肉用盐腌制起来。
这种简单的生活防腐手段,让契丹人借用到了尸体防腐上。在处理尸体时,他们也如腌制咸鱼的程序一样,先剖开肚皮,去除内脏,沥去水分,然后使用加了香料的大盐腌透,制成“咸尸”。宋人文惟简《虏廷事实》一书中有此记载:“其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肤,沥其膏血且尽……”
这般处理过的尸体,因为尸主生前的等级不同而有不同的叫法,皇帝的叫“帝羓”。这种“帝羓”与古埃及的木乃伊一样有名,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木乃伊”。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羓”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尸体,公元947年他亲率辽军攻打北宋,结果突然病死于今河北栾城。当时天热,随从便将他的尸体“腌咸鱼”了。
要注意,“咸鱼”与“咸肉”也不能混为一谈,“咸肉”也是黑话,是香港黑道上的隐语,指下等妓女,“卖咸肉”则是指卖淫。

图:辽代贵族尸体,头覆铜面罩
——肉粽子。粽子与月饼一样,是中国民间最受喜爱的节日食品之一,过去也称角黍、筒粽,传说是因纪念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乃中国人端午节必食之品。将浸泡过的糯米,用菰叶(茭白叶,早期多用)、芦苇叶(现代多用)包裹好,放锅里煮熟即成;也有的地方将糯米放在竹筒内,包扎密封好,悬于火上,烤熟食用,此即筒粽。
但是,粽子不论外皮使用什么样的包装材料,说法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要包扎裹紧,这与人们处理尸体有相似的地方。人死了最差也要穿上送老衣,并且包裹好,有时还用麻绳捆扎,盗墓圈因此把尸体说成“肉粽子”,盗墓自然便叫“翻肉粽子”了。

图: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女尸
——挺身。这可不是“挺身而出”里的“挺身”,而是指死人的尸体,又叫“挺尸”。“挺”在位置上不同,性别也不同,如果说“挺东”,则暗指男尸;说“挺西”,则指女尸,可能与东尊西卑、男尊女卑的旧观念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关于尸体的隐语还有不少,但有的并非盗墓圈使用,这里就不说了。另外,“挖红薯”隐指盗墓,但“红薯”、“白薯”却不代表尸体,而是分别代表扒窃出的钱和粮票,这是计划经济时代东北黑龙江一带小偷常说的黑话。
韩国河:究古代陵寝之道,结精力弥满之实
古代墓葬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自然是古代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其中,中国古代帝王墓葬——陵墓,作为政治集权和礼仪规范的重要载体,更是古代丧葬礼制研究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中国古代陵墓及其相关制度反映的不同时代政治背景、思想文化、宗教观念乃至礼仪化的行为方式,对认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趋向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6:020000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三彩罗汉像新识
原藏于河北易县八佛洼山洞中的三彩罗汉群像早年流失海外,现散藏于西方多国的博物馆中。2015年底,笔者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访学期间,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下文简称ROM)见到该馆收藏的其中一件三彩罗汉像。它位于博物馆东亚文物展厅入口内侧的显要位置,开放性的展示使参观者能近距离、无障碍观赏。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1:47:480000盗墓中发现的特殊葬俗,有的挺怕人,死者的头用“大锅”套起来
盗墓中发现的特殊葬俗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中总会有奇奇怪怪的发现,有的挺怕人的:死人的头上套着一只大锅,有的胸部压着大石头,有的手足被绑起来,还有的周身包裹“铁丝网”……这些,其实是古代的葬俗,不少在现代已消失了,所以觉得特别奇怪。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2:300003农民挖出一条金虫 成为国家级文物(鎏金铜蚕)
农民发现的金虫是西汉时期的一枚鎏金铜蚕。1984年,陕西村民谭福泉在河道里淘金,无意间挖到一条金虫,开始时,他被裹藏在沉甸甸的泥土中,河边清洗过后,结果发现是一枚金灿灿的金蚕。之后,谭福泉挖到一个宝贝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很多当地的文物贩子也闻讯赶来。在看到这件精致的金藏后,有个文物贩子当即愿意出价8000元收购。捐赠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10-24 19:35:43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41:34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