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纪南城遗址
东周时期楚国郢都遗址。位于湖北省江陵县城北5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习称纪南城。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自丹阳迁都于此,至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拔郢,复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城址的勘查和发掘工作,主要是湖北省博物馆于20世纪50年代后进行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4450米,南北宽3588 米。四周夯土城墙除东墙北半部被襄(阳)沙(市)公路压盖外,大部分高出地面3.9、7.6米。底宽30一40米,顶宽10一14米,墙外还有城壕遗迹。据《楚辞·哀郢》等文献,城墻东有2门,南有3门。经钻探,东墙尚存1门,其他3墙各有2门,北墙东门及南墙西门为水门,今朱河和龙桥河犹在此穿过城垣。西墙北门及南墙西端水门已经发掘,都有3个门道。城内已知的东周夯土台基达84座,大多集中在中部偏东南处,当为宫殿区,其东部和北部已探出宫城墙基。宫城内台基分布有序,呈中轴线排列。已发掘的宫殿基址有成排的柱洞、隔墙;并有散水、下水道等。在宫城以西的陈家台曾发现两座铸锡炉,可能是一处作坊区。全城发现有水井400眼以上,而以宫城以北的龙桥河两侧最多。多数水井在上部砌陶井甃,下部为土壁,部分为土井,也有少量竹圈井或木圈井。有的井底置一大陶瓮,当为冷藏窖。此外,在龙桥河两侧和城东的毛家山还发现陶窑址多处。

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也有镰、凹口锄、斧、凿、削、鱼钩和木身铁口双齿耜等铁工具。陶器多灰陶,主要有鬲、釜、盆、盂、瓮、汲水罐、豆、长颈罐等。瓦都是泥条盘筑的绳纹瓦,瓦当有圆瓦当和半瓦当,绝大多数为素面,偶饰云纹。其他遗物有铁釜、带钩、铜兵器等。在城内仅发现两处墓地,主要分布在城外。在周围三、四十公里范围内,已发现有25处墓区。已发掘的楚墓,少数为春秋中期或更早,绝大多数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之交(见江陵楚墓)。这大体表明了古城的繁荣时间,但城市的始筑年代仍待进一步考察。



24个节气中哪个算第一个节气?别说“立春”啊,再想想
24个节气中哪个第一个节气?本文作者倪方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11月30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多数人能背出来、习以为常的二十四节气被这么申遗,大家倒变得好奇起来。比如,本文要说的——24个节气中哪个第一个节气?节气民俗图:打春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22:400000张光直:融通中西的考古学巨人
编者按:2001年1月3日,享誉世界的美籍华裔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离我们而去。我们在他逝世21周年的今天,推出此文,以缅怀他持之以恒地推动中美考古合作,培养人才,推动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以及对考古学和人类学做出的卓越贡献。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9:290000考古的温度:喧嚣与寂静——磁窑沟考古随笔
在吕梁大山深处古瓷窑址发掘的日子里,有好几次我都顺着陡峭的山坡爬到了窑址对面的山顶上,向下凝视这通向外界曲曲弯弯的山沟沟和山沟里那仅存的小得可怜的窑址发掘区,脑海里遥想当年磁窑沟里的繁忙景象。初来调查时是早春,天气还如冬天般地冷峭,在灰黄萧瑟的山沟里,四处找寻着古代窑址的蛛丝马迹。正式的考古工作跨越了夏、秋、冬三个季节,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也终有些收获。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03:48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一眼史前三千年——河南南阳黄山遗址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陳詠琛)河南南阳市黄山遗址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马俊才黄山遗址位于南阳市东北部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南、白河西岸,分布在一处五级台地组成的高17米小土山上及周围。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进行了长年连续主动性考古发掘。2020年度该项目被列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重点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52:260001张舒:清代万里茶道述论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20: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