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第五阶段的最新突破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24:480阅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第五阶段(2020-2024)开展了系统的田野考古与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主要表现在核心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取得突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介绍,山东焦家遗址发现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城址,是目前黄河下游最早的史前城址,城内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居住址和规划布局明确的墓地。辽宁牛河梁第一地点的多座建筑基址确认是由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台基建筑群,早期发现的“女神庙”即坐落在台基群上。陕西石峁遗址皇城台新发现原位埋藏、保存完整的大型建筑转角石雕以及集中成排分布的墓地。湖北石家河与城河遗址中发现水塘和梯田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四川宝墩遗址展现出农田环绕居住区四周的聚落模式。二里头遗址围绕布局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多宫格”式网格状布局是我国古代都城布局研究的巨大进展。




二里头遗址祭祀区以西新发现的“异类葬”


“在以多学科联合攻关方式开展研究方面,测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对中国文明起源阶段北方石城白灰面年代的直接测定,为该类建筑遗址的时间标尺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古环境研究揭示了不同区域环境变化过程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同一区域内聚落选址具有一定的共性。”陈星灿介绍,生业经济模式研究显示距今7000年以来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在文明化进程中有不同的演进模式,手工业经济专门化和规模化生产是各区域社会复杂化的共同特征,而跨区域资源技术的整合是龙山到二里头阶段逐步形成更为广域复杂社会的重要原因。项目组完成了对“区系类型”“重瓣花朵”“中国相互作用圈”等已有理论的综合研究,深化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宏大进程的认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筑卫城遗址
▲筑卫城全景图中国长江流域赣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主的遗址,也有青铜时代的遗存。位于江西省清江县城东。1974、1977年江西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两次进行发掘。▲盘形鼎下、中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上层有商、西周、东周的遗物。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赣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面貌和发展变化,早期几何印纹陶遗存的内涵,以及与商周青铜时代文化的关系,提供了资料。▲豆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54:410000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最终极预测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当年重大考古发现的一项活动,始于1990年。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42:400000史念海: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Ⅰ
我们祖国的锦绣河山,现在如此,过去也应该是一样的。不过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虽说过去和现在都是锦绣河山,其间却难免有一些差异。俗话说:“繁花似锦”。既然是繁花,就会万紫千红各呈异彩,在不同的角度观察都仿佛变化无穷。祖国的锦绣河山正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即令有所变化,其为锦绣河山则初无二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22:460000我为什么愿意来头条科普历史与考古知识
我之所以选择来头条,为大家提供一些严肃的,甚至是略显“艰深”的历史和考古类学术作品,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基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和观察,发现头条可能是中国普通百姓、平民大众用户最多的一个平台。而普通百姓和平民大众,正是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基所在。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01:1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