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第五阶段的最新突破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24:480阅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第五阶段(2020-2024)开展了系统的田野考古与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主要表现在核心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取得突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介绍,山东焦家遗址发现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城址,是目前黄河下游最早的史前城址,城内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居住址和规划布局明确的墓地。辽宁牛河梁第一地点的多座建筑基址确认是由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台基建筑群,早期发现的“女神庙”即坐落在台基群上。陕西石峁遗址皇城台新发现原位埋藏、保存完整的大型建筑转角石雕以及集中成排分布的墓地。湖北石家河与城河遗址中发现水塘和梯田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四川宝墩遗址展现出农田环绕居住区四周的聚落模式。二里头遗址围绕布局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多宫格”式网格状布局是我国古代都城布局研究的巨大进展。




二里头遗址祭祀区以西新发现的“异类葬”


“在以多学科联合攻关方式开展研究方面,测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对中国文明起源阶段北方石城白灰面年代的直接测定,为该类建筑遗址的时间标尺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古环境研究揭示了不同区域环境变化过程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同一区域内聚落选址具有一定的共性。”陈星灿介绍,生业经济模式研究显示距今7000年以来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在文明化进程中有不同的演进模式,手工业经济专门化和规模化生产是各区域社会复杂化的共同特征,而跨区域资源技术的整合是龙山到二里头阶段逐步形成更为广域复杂社会的重要原因。项目组完成了对“区系类型”“重瓣花朵”“中国相互作用圈”等已有理论的综合研究,深化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宏大进程的认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最原始的驰龙科:纤细盗龙 体长仅90厘米(于中国辽宁发掘)
纤细盗龙是一种最原始的驰龙科恐龙之一,诞生于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和原始伤齿龙等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属于小型的食肉恐龙之一。纤细盗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的北票市发现的,相对比较完整,其中包含了上颌、前后肢以及脊椎和牙齿。纤细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03:130000考古证明:中国文字始于7300年前 并非来源于苏美尔文明
近代以来,关于苏美尔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一直存在着多种猜测和理论。其中,最典型的观点之一是认为苏美尔人东迁至中国,将象形文字引入中华文明,并为其点亮了灯火。这个观点的主要依据在于苏美尔被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因此有人认为苏美尔影响了中国,甚至将苏美尔文字视为甲骨文的源头。我要新鲜事2023-09-30 21:17:110000新发现 | 发现山东地区数量最多的唐三彩俑——济南樊家遗址M49考古收获
樊家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樊家村东,为巨野河、小清河、白云湖交汇平原地带。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是清理一座有明确纪年的唐代墓葬,编号M49,出土大量唐三彩俑、白瓷器及墓志铭等珍贵文物,系山东省内乃至周边区域首次。主要收获我要新鲜事2023-04-20 14:01:450000古代孩童玩什么 古代玩具大观 从万历百子衣上所绣图案说起
放风筝、踢毽子、跳大绳等。古老的明朝地宫中,出土了两件精美的刺绣百子衣,它们已经有将近400年的历史了。百子衣,字面意思就是在衣服上绣有100个顽童的图案。这些童子们各有不同的表情,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通过这些图案我们可以一窥古代的玩具世界。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2:49:2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