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大口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2:01:490阅

▲ 大口遗址位置图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沙圪堵镇东南,地处内蒙古、山西、陕西交界处附近的黄河北岸。面积约 3万平方米。1973年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发掘,下层遗存被称为大口一期,年代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上层为大口二期,已进入早期青铜时代。该遗址对研究内蒙古西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的序列、内涵及其与中原地区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 高领罐
一期遗存的陶器多为泥质灰陶,其次为泥质褐陶和夹砂灰陶,手制,有斝、带鋬鬲、罐、瓮、镂孔豆等,纹饰主要为篮纹、绳纹,也有少量的附加堆纹、方格纹。

▲ 石器
石器数量少,与二期遗存的同类器物无明显区别。

▲ 大口遗址F1平剖面图
二期遗存有房址、窖穴和儿童瓮棺葬。房址2座,为圆角方形的地面建筑,房基系先挖浅坑再用土填平打实,面积分别为9和25平方米,居住面涂白灰,正中有一圆形灶坑,室内柱洞底部垫有碎陶片以使立柱牢固并防朽。 7 座瓮棺葬都埋在房子附近。

▲ 三足瓮
遗物中的石器以磨制的为主,有用于农业的铲、长方形穿孔刀,还有斧、锛等。打制石器较少,主要是盘状器。

▲ 深腹罐
陶器以泥质灰陶为最多,夹砂灰陶次之,手制,有些器物经慢轮修整,器形有小袋足瓮、甗、鬲、大口尊、罐、瓮、盆等,其中小袋足瓮富有特色。纹饰也以篮纹、绳纹为主,但绳纹较粗,与一期的有别。还出土有猪、羊、牛等家畜和鹿类的骨骼。

▲ 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十大考古”深度解读 |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新实证
#2022十大考古#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考古工作者坚持在田野考古第一线踏实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新发现和新成果。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的22项考古工作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在11项历史时期考古成果中,唐代以后的项目有6项,既有中原地区的新成果,也有边疆地区的新发现,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证。0000高崇文:试论先秦两汉丧葬礼俗的演变
先秦的丧葬制度发展到秦汉时期发生了大的变化,传统的丧葬制度及习俗逐渐为新形成的制度及习俗所代替。这一大的变化在考古资料中有着充分的反映。结合文献记载,分析有关考古资料,可以揭示出这一发展演变的轨迹。古代丧葬仪程可分为三大环节,即对死者的装敛仪节、埋葬仪节及葬后祭祀仪节,在这三大连续的仪程中,要进行许许多多的丧葬礼仪。本文试从这三大仪节中所进行的丧葬礼仪入手,探讨由先秦至汉代丧葬礼俗的变化过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27:3600035南昌发现一个古墓群 挖掘现场已经被曝光(南昌古墓)
二零二一年南昌发现墓葬群找到了五十多件文物。江西地区作为我国的一个墓葬非重点区域,其实一直以来江西的考古工作进展的都比较慢一些,而在2021年的11月份,有记者从江西南昌的博物馆就得知了。他们在2021年的9月份进行一个商场的搭建工作的时候发现的一共清理出来了八座墓葬,另外还有着50多件文物,根据当地的考古人员介绍说,这应该能够确定出来,是在明朝中期当地的一个大家族的墓穴。明朝家族墓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0:21:520000曹操墓证据链之一,“魏武王常所用”石牌的不同寻常之处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即将开馆,这是否预示着曹操墓之争已尘埃落定?当然不是。曹操墓早已发掘完毕,倘若没有新的证据出现,或者去作DNA检测,就永远无法一锤定音。曹操墓内发现的刻铭石牌有两大类,共62块。一类为六边形,长8.5厘米,刻铭内容为随葬品名称、数量,如“漆唾壶一”、“渠枕一”、“胡粉二斤”、“黄豆二升”,此类石牌刻铭内容并无怪异,以往就有类似发现。相当于墓主人的随葬品清单,一般称之为“遣策”。我要新鲜事2023-09-08 19:10:080002达斯达敏斯龙:西班牙超巨型恐龙(长25米/1.2亿年前)
在食草恐龙中,大型、巨型恐龙数不胜数,大家所熟知的很少,只有腕龙、剑龙等少数几种,更多的都不知晓。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种新的巨型食草恐龙——达斯达敏斯龙,它体长可达25米,生活在1.2亿年前的欧洲,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达斯达敏斯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55: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