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下王岗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4:48:510阅

▲ 下王岗遗址位置图
中国长江支流汉水流域以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主,并包含商、西周遗存的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城南的下王岗村丹江南岸。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1971~1974年河南省博物馆发掘。因地处长江支流与黄河支流之间,对于研究中国南北新石器文化的分布、地域特点及相互关系,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 下王岗遗址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从下到上初步分为 5期。早一期仰韶文化层,石器分打制和磨制两种,陶器多红色素面,器形以鼎、罐、钵、壶为主,具有仰韶文化早期特征。有一些单人仰身直肢葬土坑墓。早二期的仰韶文化遗存中,灰陶和棕色陶较多,素面为主,有红衣黑彩、灰衣红彩和白衣彩陶。重要的是发现一处以二次迁葬墓为主的大片墓地,多为埋2~6人的合葬墓,部分墓内陶器多系明器。中期为屈家岭文化层,发掘出成排房门向南的双间式房基,残存有墙壁、柱洞、火烧地坪和铺席痕迹。晚一期文化的陶器中,包含有一些龙山文化的因素。晚二期是具有明显地方特点的龙山文化遗存,陶器多呈灰黑色,以饰篮纹、方格纹和绳纹为主,常见器形有鼎、罐、瓮、豆、鬶与盉形器。发现一些成人墓和儿童瓮棺葬,有的陶瓮形制之大是罕见的。

▲ 红陶盘
商代文化遗存的陶器,近似二里头文化晚期,以饰印绳纹和间饰弦纹、附加堆纹与鸡冠形双耳的灰陶器为主,器形有鼎、罐、大口尊、甑、瓮、豆、缸等。西周文化遗存中的陶器有鬲、罐、盆、豆,器表多饰粗绳纹,其中一件满饰压印暗纹的精致高柄黑陶杯,为他处西周遗址中所少见。

▲ 砭石
下王岗遗址的发掘,进一步证实了当地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与龙山文化三者的早晚关系。早二期大批二次迁葬墓和中期成排双间式房基的发现,对于研究丹江沿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韩建业:石峁源于中原面向欧亚,南下中原重塑文明
近年石峁古城的重大发现令人震惊。有人也许会问,气候干旱、沟壑纵横的陕北北部黄土丘陵地区,4000年前怎么会出现这样一座面积400万平方米的庞大古城?怎么会拥有如此高规格的建筑和精美的石雕玉器?它的文化根源在哪里?和周围地区有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它达到了什么样的文明水平?在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中处于何种地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简略讨论。一、源于中原而面向欧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6:450000日享一书TLs01《圣境印象 印度佛教艺术 》
本来我这种搞前段的人士不怎么关注佛教造像艺术的,顶多记得当年参与印度考古项目的时候,因为编写文件,一位老师建议我看了本国家文物局编的关于佛教考古的教材,其他的就真没看过学过了。但是呢,我的小姐姐是搞这个东西的啊,从此看到这方面的书和资料能不上心?得比自己的学习资料还要上心呢!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5:57:480001和亲致中国独有的养蚕缫丝技术外泄,西域出土木版画描绘了经过
蚕种西传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是我《北京晚报》上“一带一路钩沉”独家专栏的见报稿内容,现在发到“头条号”上来,与网友们分享。仍接着上面《中国史前一项发现让人类物质文明大飞跃》一文,来说说中国养蚕技术外出的事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院藏“采桑猎钫”上采桑场景,一人站在一人肩上(摹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0:210000偷偷潜进博物馆,盗走38件文物的17岁少年,出狱后怎么样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它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历史财富,这些珍宝甚至被很多外国人所觊觎。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并带走了圆明园内的许多历史文物,其中就包括海宴堂外的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为了寻回这些文物,我国国家文物局付出了不少努力。近日,国家文物局迎来了一个好消息,马首铜像将于今年年内正式回到圆明园。我要新鲜事2023-07-21 19:48:150001永川龙:亚洲最完整的食肉恐龙(长11米/1.63亿年前)
说到恐龙,大家都会想到恐龙之王霸王龙,最可怕的恐龙棘龙等。其实在地球上,存在过的恐龙很多,比如永川龙,它就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而且曾生存在中国,一起去认识看看。永川龙基本资料永川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肉恐龙,它体长11米,与克拉玛依龙、蜀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赞排第147位,生活在距今1.63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永川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19: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