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 新石器时代 · 大地湾遗址

▲ 大地湾遗址位置图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五营乡邵店村,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相接的缓山坡上,距天水市102公里。

▲ 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原始部落沙盘
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 219号墓葬

▲ 火塘
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湾遗址清理发掘出房屋遗址240座,灶址98个,灰坑和窖穴325个,墓葬71座,窑址35座及沟渠12段,累计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动物骨骼1.7万多件,清理房屋遗址240座,灶址104个,灰坑和窖穴342个,窑址38个,墓葬79座,壕沟9条。

▲ 石刀

▲ 大地湾遗址出土骨铲

▲ 骨制品
同中原和华北地区一样,大地湾人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窝棚,居住面积仅六七平方米,屋内地面也不那么平整,只有一层长期踩踏而形成的比较坚硬的硬土面。氏族成员死去以后,埋葬在深仅容身的长方形墓坑中,随葬品极少,表现出社会生产力低下,生活比较恶劣的情形。

▲ 大地湾遗址出土各类陶器

▲ 圜底钵

▲ 三足钵

▲ 鱼纹彩陶盆
在大地湾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生产工具主要是打制或略加磨制的石器,有斧、刀、铲、砍砸器、刮削器,还有些细石器,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氏族成员使用的陶器,有三足钵、筒状深腹罐、球腹壶和圈足碗等,这些生活用品的造型与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的同类器物都很相似,特别是陶器表面普遍带有绳纹,与磁山文化更为接近。大地湾文化遗存的自身特点是,交叉绳纹钵的口沿磨光并绘有紫红色的宽带纹;罐和碗的口沿常做成锯齿状;在钵的内壁发现有十多种彩绘符号;磨制石器很少,仅占石器总数的 1/10。这些特点说明渭水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有独立的系统和渊源。它后来直接发展成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福建明清古墓群重见天日 意外发现两男一女合葬古墓
福建漳州一个水库近日放水捕鱼,使一个明清古墓群重见天日。墓群位于漳州蓝田镇龙池村的长山水库,据承包水库的林先生称,“水库大概隔三四年就会放水一次捕鱼,但从来没有把水放得这么少”。当水慢慢泄去,大家惊讶发现,短短300多米范围内,竟分布了30多座墓穴,约有300多年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41:340003赵宾福: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考古学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我国考古工作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阐释,对我国考古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为我国考古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0000明朝的一张地图 打脸了不少西方学者(坤舆万国图)
明朝的坤舆万国图证明,明朝时期我国已经踏足了世界各地。一张绘制于明朝当年最为精准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图。出现立即在互联网上引起极大的争议,就连英国的头版头条这样报道,或许中国比哥伦布更早做到。下面的副标题写着一张古老的地图,有力的证明了中国或许是第一个环游世界的人。明朝万历年间,也就是1608年绘制的这张地图,长3.8米,宽1.92米,地图的右上角用毛笔题写的坤舆万国全图。坤舆万国图我要新鲜事2023-11-20 20:09:360000邓振华:粟黍的起源与早期南传
0000王巍: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展示辉煌中华文明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26: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