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长阳人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3:09:490阅

长阳人化石,在1956年发现于湖北省长阳县西南下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由贾兰坡教授命名为“长阳人”。长阳人化石近于现代人的性状较多,远没有北京猿人那么原始。

“长阳人”化石,包括1件不完整的、保留有第一前臼齿和第一臼齿的上颌骨,以及一颗单独的左下第二前臼齿。牙齿相当大,咬合面纹理复杂。齿冠较低,齿根很长,下第二前臼齿的齿根有两个分枝。上颌骨和其他早期智人的一样,一方面保留了若干原始性质,如梨状孔的下部较宽,鼻腔底壁不如现代人那样凹,而与猿类接近,犬齿比较发达等;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与现代人相近的进步性质,如颌的倾斜度没有北京人的显著,鼻棘较窄而向前,上颌窦前壁向前扩展超过第一前臼齿,颚面凹凸不平等。从总体看,长阳人所具有的进步性质比原始性质要多,明显地比北京直立人进步。

▲ 长阳人上颌骨化石
“长阳人”生活的大山区,洞穴极多。这种环境为“长阳人”提供了生存条件。在与“长阳人”伴出的动物化石中,有以嫩竹为食的竹鼠、大熊猫,说明当时这里有大片竹林;而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和鹿类的存在,则说明附近还有开阔的林边灌丛和草原。以上动物都是喜暖的,所以当时这里的气候是温和而湿润的。

“长阳人”的问世,说明了长江流域以南的广阔地带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长阳人”,世界人类进化发展于古人阶段的典型代表,填补了人类考古学“中更新世后期”和“亚洲长江流域”时空两个空白,也进一步否定了“中华文明西来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村民发现500年前古棺尸身未腐 文物局回应道 无考古价值
近日,有村民在一处古墓中发现了一具500年前的古棺尸身,令人惊奇的是,这具尸身竟然没有腐烂,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然而,文物局却回应称这具古棺和尸身对考古价值不大,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我要新鲜事2023-05-03 19:31:200000家长忌讳孩子8岁入学,“八岁八糊涂”,古代一般几岁上学?
学中国古代的小学怎么上本文作者倪方六9月1日,秋季入学时——新的一年级小学生诞生了。好多已到学龄的孩子将从这天起,进入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如果穿越到古代,怎么上小学?在过去,孩子入学时间与学期的长短并不像现代这么统一,各个朝代也不一样,与现代统一的“秋季入学”有较大差别。我曾在《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中这介绍过这方面的情况,现在网上能查到,不少媒体转发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0:400000魏斐德:史景迁的学术之路:从温彻斯特学院到《追寻现代中国》
编者按:按照惯例,我们会委托熟悉杰斐逊讲座学者成就的人写一篇新文章,即所谓“赞辞”。今年的讲师史景迁建议我们转载他的老朋友和同事,已故的伯克利加州大学中国史杰出教授魏斐德(FredericE.WakemanJr.)的这篇讲话。这篇演讲是在2004年发表的,当时史景迁成为美国历史协会的主席。他于2008年从全职教学中退休。这个版本经过了简单的编辑。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1:530000郭静云:商代“易”与“道”观念渊源
2016-08-19郭静云、王瑾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7月10日上午,郭静云教授为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们主讲商代“易”与“道”观念渊源,主要内容来自其著作《天神与天地之道》一书的第599-618,774-813页。现将演讲内容整理如下:一、下上若“下上若”是三个非常简单的汉字,很少有人不认识,但当它放在甲骨卜辞中,意义的理解可能需要下一番功夫。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53: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