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良渚早起亦即中华文明的黎明
早期良渚为良渚文化阶段分期第一期该时期良渚古城尚未营建但已基本具备阶层分化的文明基础墓葬随葬品从数量、器型、组合形式等各方面已显示出特有的墓葬规制和鲜明的良渚文化特点。近年来北村、官井头、玉架山等遗址的发现给我们破解这一谜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01 前夜良渚
从崧泽到良渚,由山地向平原,人口激增对生存空间提出更高要求。
崧泽文化的生活陶器种类多样,常见装饰纹样和动物雕塑以及彩绘涂漆等现象,反映了崧泽文化自由奔放与多样的时代精神,生活与艺术、整体与个性得到充分彰显。
良渚地区崧泽晚期至良渚早期的鼎以鱼鳍足鼎为主,刻花宽边足鼎较为少见,显示出崧泽文化自由奔放的特性。
过滤器是良渚遗址群及周边极具代表性的陶器,出现于崧泽晚期,流行于良渚早期,良渚中期之后消失。完整的过滤器包括器身、过滤钵、器盖三部分,可能用来过滤原始的米酒。过滤器一般与纺轮共出,被视为女性墓葬的指示器。
崧泽时期玉器种类繁多,以玉璜数量为最,除了比较常见的条形璜、桥形璜和半璧形璜,还可见少量出廓璜和锯齿璜。因此崧泽时期又被学者称为“璜的时代”。
崧泽文化玉璜从条形发展至薄片的桥形再到半璧形,到良渚文化早期半璧璜已成为定制。
崧泽晚期龙首纹玉器的出现与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密切相关,并沿用到良渚时期,成为良渚文化神人兽面像的重要来源。
02 早期良渚
进入距今5300年,良渚地区出现了以瑶山、北村、官井头为代表的第一批贵族,也是良渚文化形成的标志,为良渚文明的崛起打开了序幕。此时,首次出现了以玉璜与管串、玉璜与圆牌构成的组合配饰,兼有冠状器、龙首纹玉器、玉蝉等,墓主多为女性。
此外,以瑶山M9为代表的男性贵族/王者也开始崛起。玉琮、玉钺、三叉形器、成组锥形器丰富了玉礼器组合。良渚文化也开始向太湖东南和太湖东北拓展,影响所及可达苏北、粤北。
女性贵族
3.玉冠状器 4.玉管串 5.玉璜 7- 9.玉珠 13-1~13-6.玉圆牌串饰 15.玉锥形器 24.陶豆 25.陶缸 26.泥质灰陶器 27.陶鼎 30.龙首纹玉镯
早期良渚首次出现以玉璜与管串、玉璜与圆牌构成的组合配饰,兼有冠状器、龙首纹玉器、玉蝉等,墓主多为女性。以瑶山M1、北村M106、官井头M64和玉架山M200等为代表的女性贵族群体出现,预示着良渚遗址群的崛起。
龙首纹玉镯 瑶山
镯上饰四个龙首,龙首形态与嘉兴博物馆所藏崧泽晚期陶罐上的龙首形象非常接近,两者之间或存某种关系。有学者推论龙首纹是良渚文化神人兽面像的重要来源。
玉冠状器 玉架山出土
长方形外廓是良渚早期冠状器的基本特征,圆形和弧边三角形镂孔与崧泽文化晚期陶器上的纹饰一致。
双龙首璜 官井头遗址
条形,形制不甚规矩,两端琢刻相同的龙首纹,此件玉器与凌家滩、红山文化中的双兽首璜可能有密切的关联。
玉璜 官井头遗址
2021年国家文物局再次批准发掘6000平方米。揭示了良渚古城建成之前贵族阶层的发展状况,为探索良渚古城的崛起背景提供了最新资料。
发掘区南部聚落地势较高处为独立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及居住区,与位于其南部地势较低处的墓葬和居住区以围沟和栅栏隔开,显示出明显的阶层分化现象。
北村M106葬仪复原图(绘图:方向明)
1、2.玉圆牌 3.玉冠状器 4.33.玉璜5-21.26.29.30.35-37.46.48.54.59.玉管34.玉蝉 38-43.玉圆牌 44-45.玉玦50.龙首纹玉镯 51-53.玉镯 64.陶盆65.陶罐 66.过滤器 67.陶鼎 68.陶鼎(带甑) 69.陶豆
玉镯 北村遗址
黄白色,外壁琢刻四个凸面,其上刻同向且相关的6个龙首纹,颇为罕见。
这件良渚早期展翅的刻纹玉蝉系首次发现,丰富了良渚文化动物形玉雕件的种类和表现方式。
黄白色,宽扁倒梯形,扁凸榫。以镂孔和阴线刻的方式做出兽面纹样,有双圈大眼、泪线和獠牙。
在瑶山、北村、官井头等贵族墓葬中,“璜 管串”和“璜 圆牌/玦”的组佩频频出现,表明这样的配伍方式在当时已成为定制,是一种身份和等级的象征。
男性贵族
此时,以瑶山M9、玉架山M200、官井头M37为代表的男性贵族/王者也开始崛起。玉琮、玉钺、三叉形器、成组锥形器丰富了玉礼器组合。
1.玉带盖柱形器 2.玉三叉形器 3、28.玉长管 4.玉琮 5.玉刻纹管 6.玉冠状器 7~10、17~19、40.玉锥形器 11、12、49、50、72.琮式管 13、14.石钺 16.玉管 24、26.玉珠 31.玉管串 35.玉柱形器 41.玉镯 57.玉条形器 68.玉牌饰 78.嵌玉漆器 79.陶鼎 80.陶豆 81.陶圈足罐 82.陶缸
另外,展出的还有⼀般贵族的吴家埠8号墓和平⺠阶层的庙前西区墓葬群,通过考古出土文物和资料对比,呈现一个相对完整良渚早期文明生活。
03 盛世良渚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良渚王国迎来了第一个“盛世”,出现了瑶山M12和反山M12为代表的王墓,创制了完整的神人兽面纹,也即神徽,标志着宗教形态的成熟。良渚古城开始了规划和营建,莫角山、反山、水利系统等一系列伟大工程均营建于这一时期,良渚古城的范围已达到100平方公里,良渚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也达到空前的地步。
瑶山M12和反山M12代 表着两代王者,前后衔接甚为紧密,也是良渚遗址群目前所知最高等级的墓葬,标志着良渚王国进入第一个“盛世”。
自由奔放的崧泽之美,被规范严谨的良渚之美取代,是神崇拜领域“绝地天通”宗教改革和神权垄断的必然结果。
与崧泽文化总体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相比,良渚文化以玉器系统为代表的主体文化,具有极强的拓殖能力,却缺乏汇聚、融合、吸收、创新的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出明显的排外和保守倾向。
安徽出土女尸 打开后居然有奇怪香味(古墓香味)
古墓里的香味是有药草辅佐。2001年,安徽省出土了一座清代古墓。从古墓的规格和陈设来看,专家判断古墓的主人应该来自皇室。在开关的瞬间,专家们惊呆了,一股强烈的香味扑鼻而来,一首奢华的女诗映入眼帘。这时,专家说,这是香妃吗?香妃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40:01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置示意图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南,北临洛河。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二里头文化堆积的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1959年历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调查时发现,同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发掘并持续至今。发掘工作由赵芝荃主持。▲二里头遗址各期遗存分布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1:44:120002「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大豐簋
西周早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王又大豐”字句而得名。又因作器者为武王祭祀祖考时的助祭王臣天亡,故又名天亡簋。这一铜器是传世的周武王时期的标准铜器。相传清道光末年与毛公鼎同出于陕西岐山。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簋四耳垂珥,方座,侈口。方座及器腹均饰以张口回身的龙纹。这种龙纹及四耳方座的器形,仅流行于西周初年武、成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29:430000过去没有结婚证,如何才算合法?男女办喜事前须拿到一样东西才行
过去婚嫁写“喜书”和“送日子”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年底了,该办喜事的要抓紧办了,否则过年后禁忌又多。这篇文章,就来说说过去办喜事的风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40:080001为了寻找此书 不惜贸然打开古墓 文物却灰飞烟灭 专家痛心不已
自从永乐大典失落以来,一直有人在寻找它的下落。对于我国文化而言,《永乐大典》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一本古代典籍,也是一部关于我国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权威资料。它的编撰规模超过了明代以前的所有文献,也比世界公认的法国《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上300余年。因此,有很多专家一直在努力寻找它。我要新鲜事2023-04-24 23:35: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