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的4件“诡异”文物 别笑 这都是古人认真打造出来的
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只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与黄河流域的文明相争的还有长江流域的文明。在四川地区发现的古蜀文明的遗址——三星堆,就是有力的证据。尽管一些外国媒体经常错误地将三星堆遗址误认为外星文明,但我们都知道那纯属想象。然而,三星堆确实出土了一些看起来“奇形怪状”、与黄河流域风格不同的文物。

1.“商铜怪兽”
上古的三大文明是华夏、良渚和古蜀。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许多青铜器的年代可追溯到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约公元前1046年)。其中,高4厘米,长7.8厘米的“商铜怪兽”就是其中之一。
提到怪兽,很多人脑海中会联想到奥特曼,如果奥特曼要对付这样的怪兽,那可真是没有什么难度。因为这个怪兽的形态是由狗和狐狸组成的,头部类似狗的形状,鹿角似的,身体则呈现出狐狸的形态,尾部分为上卷和下拖两部分,即狗尾和狐狸尾并存,蹄子则像马蹄。这件文物至少告诉我们,距今3000年前的古蜀人已经驯养了狗和狐狸。
仔细观察这个怪兽的表情,你会发现它呈现出回头恭敬地望着主人的样子,而不是像奥特曼对战的怪兽那样带有攻击性的样子。现代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和夏商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而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中也不乏动物形态的,例如牛形铜觥和立象兽面纹铜铙等。
此外,《山海经》中描述了一种可怕的怪兽,称之为“狍鸮”,它“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这个形象经常出现在那个时代的兽面神器上,而君王拥有这种兽面神器就代表着人神合一,王权也变得神圣。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在几千年前,原始时期的自然崇拜影响了青铜文化的表现,各种自然界的动物出现在青铜器上并不奇怪。

2.“商铜持璋小人像”
这里的“小人”没有《论语》中所指的道德含义,纯粹指的是它的身形相对较小。虽然从图片上看不太出来,但它的实际高度只有4.7厘米,横宽也只有1.8厘米。由于头部已经缺失,晚上看起来可能有点恐怖。
熟悉古代文化的人应该知道,“弄璋、弄瓦”分别指生男孩和生女孩。而“璋”是中国古代六种礼玉器之一,古人把璋给男孩玩,是希望他长大后拥有像玉一样美好的品德。
璋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按照周朝的礼制,璋分为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五种。其中,赤璋是用玛瑙制作的,用于祭祀南方的神灵;其他璋则用于天子的巡守或作为符节器。
虽然璋是非常正式的东西,但这个持璋小人的造型在现代人看来特别像在说“大哥,我从今以后就跟你混了”,有点幽默感。
3.“商铜太阳形器”
你是不是觉得这件文物非常眼熟?先别笑,这是古人认真打造的一件带有神明崇拜色彩的青铜器,绝对不是现代人穿越到过去制造的方向盘!不过,它的确是三星堆青铜器中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代表作”之一。
仔细观察这件文物的形状,中间是凸起的“太阳”,周围是放射状的五芒星,外围则是晕圈。不过,“太阳”的造型与三星堆青铜眼泡非常相似,也许当时的人们喜欢这种构造风格。
可以确定的是,这件太阳形器是用于祭祀的。尽管中国古代的文明多样,但对祭祀的重视普遍存在。用《左传》的话来说,祭祀与戎事是国家大事。通过这个“方向盘”文物,我们可以想象数千年前古蜀人如何通过它虔诚地祈祷太阳神。
商铜戚形方孔璧
在殷商遗址中,没有出土过这种形状的青铜器。这块方孔璧看起来相当“简单粗糙”,透着滑稽的感觉。如果外圈更圆润一些,说不定就变成了放大版的古代铜钱了。由于这类青铜器实在太特殊,许多专家对它的名称和用途都有不同的解释。从外观上看,它并不具备攻击作用,甚至没有刃,如果用作生产工具,也无法确定它的实际用途。因此,更有可能是一件祭祀用的礼器。

这四件文物在造型上看起来颇具幽默感,但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想象三千年前的古人如何真诚地相信人与神之间的联系。他们将这种信念融入到青铜器的制作中,让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如此辉煌的古代文明痕迹。泱泱华夏、巍巍中华,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力量延续至今,中华古文明从未中断。这种信仰是对生命纯真的信念,它将继续传承下去。
“疫”“汛”考验文博人 | 疫情之下的水洞沟旧石器时代考古队
作者:胡纯晓2021年6月底,宁夏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野外考古发掘季拉开序幕。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本年度该遗址的考古工作还被赋予了举办中国首届旧石器时代考古高级培训研修班的重任。工作伊始岁月静好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08:000000河北发现一蒙古贵族墓,独木棺外箍铁条,葬一男二女,何关系成谜
梳妆楼蒙古贵族墓与独木棺本文作者倪方六201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岗嘎墓地的发现,为蒙古贵族的丧葬风俗找到了源头(相关文章:《史载元朝皇帝用独木棺下葬,内蒙古发现一处古墓群,揭开源流之谜》)。已发掘墓葬中,多数葬具使用独木棺,证明《元史》所记成吉思汗等蒙元皇帝用独木棺下葬的说法不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2:330000《夏商周考古探研》序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06:590000裘锡圭:董作宾小传
董作宾,字彦堂,又作雁堂,别署平庐;清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1895年3月20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县,1963午11月23日卒于台湾省台北市;是一位在甲骨学上有重要贡献的学者。董氏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幼读私塾,1915年春考入南阳县立师范讲习所,次年冬以第一名毕业。1918年春赴开封,考入河南育才馆(培养县政府工作人员的学校),1919年冬毕业。毕业后留在开封与友人一起办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0:020000盗墓史上最缺德的不伦侮辱女尸行为,谁看了都会说不得好死!
唐玄宗宠妃遭盗墓者辱尸始末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盗墓史记》一书中,曾列专章谈中国盗墓史上的“辱尸事件”,不少读者觉得不可思议。我也觉得这样的盗墓者太不厚道了,未经允许挖了死人的“阴宅”不说,还进行“人身攻击”。不过,这确是事实。除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被赤眉军污辱外,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死后也遭到了盗墓者的糟蹋。今天来聊聊这件事情的经过。图:唐玄宗李隆基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33: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