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游学:山东地区北朝到隋唐时期佛造像的转变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当年一个国家的王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向印度次大陆毗邻的地区传播,逐渐演化为世界性的宗教。佛教的传播,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条路线:向南主要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成为南传佛教;向北主要传播到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地,称为北传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三国志·魏书·东夷》,引《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修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佛寺——洛阳白马寺,这是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之始。此后,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逐渐发展起来。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开凿石窟,兴建佛寺,雕造佛像,佛教信仰极为盛行。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创立了诸多佛教宗派。宋元以后,儒释道融合,佛教进一步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

山东地区最早的佛教图像见于山东沂南北寨东汉画像石中,有三幅刻画圆形头像或佛教手势的人物像,被视为山东最早具有佛教特征的人物画像,也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图像之一。北朝时期的山东佛造像的情况之前已经介绍过见:2020年游学:山东地区北朝时期佛造像的繁盛

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繁荣,佛教逐渐走向民族化和世俗化,不但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道教和儒家思想,而且还吸收了民间信仰和审美习惯。就造像而言,全国范围内造像风格渐趋于一致,逐渐摆脱了对神灵气质的刻画,而着重形体和人性的展现。济南市县西巷考古发现了迄今山东隋唐佛教造像数量最多、形象最精美的佛教寺院遗址。到宋代,佛教造像已极具亲和力,生活气息浓厚。济南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宋代泥塑汉代形象逼真,姿态各异,号称“海内第一名塑”。

唐代净土宗盛行,弥勒和阿弥陀佛信仰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支,相关的弥勒、阿弥陀佛像风行。唐代弥勒信仰以武周时期最为盛行,弥勒像以倚坐式为典型,着褒衣博带式汉装,形体丰圆,与唐代世俗化审美观相通。

在众多佛教造像装饰中,菩萨装束较为普遍。菩萨的造型源于出家之前释迦牟尼的太子形象,其装束繁复精巧,雍容华贵,不同朝代各有特征。北魏时期菩萨造像飘逸俊秀,多服天衣,较少装饰。东魏时期菩萨面相清秀,弯眉细长,口含微笑,轻衣薄裙贴体,装饰更加复杂,璎珞、珠链等刻划精细。北齐时期菩萨丰腴健硕,服饰愈加精巧华丽,佩饰也更加丰富多样,多头戴宝冠,着项圈,佩手钏、臂钏。唐代菩萨像多脸庞圆润,曲眉丰颈,五官秀美,身体呈S型,上身袒露至腹部。帔帛环绕,璎珞小巧精致,衣服轻薄透体,纹线流畅自然。
佛像多着袈裟,也被称为三衣、福田衣,样式为长方形,原来是古印度僧人的服饰。三衣,指里外三僧衣的统称,福田衣指装饰田字状纹样的僧衣。中国的袈裟样式结合了外来和本地服饰的特点,如圆领袈裟,袒露右臂袈裟是古印度地区流行的披着方式;低开的“U”字领袈裟是中国变通后的样式。薄衣和无衣纹饰古印度流行特征;而厚衣和多折衣纹则是中国特点。
参考阅读:
2020年游学:山东地区北朝时期佛造像的繁盛
2020年游学:山东古代佛教造像概述
2020年游学:西安碑林博物馆佛教造像
2020年游学:甘肃省博的佛教造像与壁画
相由心生:中古山东龙华寺出土佛教造像精品
2020年游学:永登县博物馆佛造像、经卷和唐卡
日享一书BGg01《古都遗珍——长安城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
2020年游学:永登县博物馆的佛教文物
日享一书TLs01《圣境印象 印度佛教艺术 》
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
安金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是我国研究商代考古的巨头之一,他对商代考古的贡献将永远载于史册。安先生的一生确实和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今年是安金槐先生100年诞辰,安先生出生于19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恰恰也是这一年诞生的。安先生于1950年参加考古工作,这一年也是新中国考古学的开端。安先生于2001年去世,这一年也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决定启动的一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9:05:070000古人有一个很好的卫生习惯,一直影响到现代,大家天天都会自觉做
“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历史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一年四季中,春天对卫生的要求是最严的,因为这个季节毒菌滋生,疾病多发。每年寒风北去,春暖花开时,都要在全国范围搞一个“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就是这么个原因。(现代讲卫生宣传画)在个人卫生中,“洗手”是最被强调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04:0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磁州窑
宋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以烧造白地釉下黑(褐)花瓷器为主。窑址分布在河北邯郸市的观台镇、东艾口村和磁县冶子村一带的漳河两岸,以观台镇窑址为代表,故又称之为观台窑。始于北宋中期,元代以后衰落。故宫博物院曾先后两次调查过观台窑址,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做过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5:360001关羽墓出土的文物 除青龙偃月刀外还有两美女
导语:说到关羽大家都知道,这是三国时期的难得的猛将,同时也是相当有义气的人,但是死亡的时候也相当惨烈,传说他死的时候是头身分离的。据说关羽墓已经成功挖掘,那么在墓中有哪些东西被挖掘出来呢?探秘志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关羽墓出土的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02:140000古人下葬为什么要附墓志铭?不怕盗墓贼知道他是谁吗?
唐高宗的墓志铭镌刻在一块高7.5米、每边宽1.86米的石碑上,故该碑名叫《述圣纪碑》,碑文《述圣纪》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显书写,共约5500余字(也有说8000字的)。《述圣纪碑》立于乾陵司马道西侧,朱雀门外西阙楼之前。而武则天的《无字碑》则立于乾陵司马道东侧,朱雀门阙楼南面,与西边的《述圣纪碑》相对应、相对称。该碑高7.53米,宽2.1米,厚1.649米。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8:51: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