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在博物馆中的武则天孙女骸骨被当垃圾倒了,原想复原千年美人
永泰公主骸骨鉴定与失落之谜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考古考古,考察证古。
现代考古主要通过田野发掘,通过地层变化、出土文物来证明历史、发现历史、纠正历史,指引未来——让大家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应该往哪里去。由于考古结论毕竟是主观意识之产物,而不是历史实录,出现争议和错误都是可以理解的,并非不正常。当然但有意妄测,曲意为之,别有所图,另当别论。

在50年前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墓的考古中,便曾出现了一场在国内考古圈、史学界影响颇大的争议,极具新闻性——永泰公主是难产死的,这一现代考古得出地的结论,与正野史的记载均大相径庭。
一般都认为,永泰公主是被她奶奶武则天派人毒死的。
考古结论为什么有这种不同的说法?

对于永泰公主死因的争议,我曾在以前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见《武则天孙女墓被意外考古发现,专家从墓志中分析出一个天大秘密》一文),但对永泰公主骸骨鉴定和失落一事没有交代,这篇主要说这方面内容。
永泰公主墓考古发掘始于1960年8月,2个月后发现了永泰公主墓志,落实了墓主问题。随后,从棺椁内清理出永泰公主和其丈夫武延基的骸骨。

因为被古代盗墓者翻动过,骨架很凌乱,但大体能看出头北脚南、仰面直肢的葬姿。
骨架周围散布有褐红色的木炭,应该是当初收殓时放入的。在东北角发现了头骨和下颌骨,西面发现了不规整的四肢骨,总共发现了30余块骨头。
头骨和下颌骨是两个人的,证明是二人合葬,这与志文中所述一致。

取得这些遗骨后,为了确定永泰公主死因,死时年龄,生前是否生育过,考古队将这些遗骨送到时西安医学院(今西安交大医学院前身)进行验检和鉴定。
出于慎重,当时特派了参与发掘的队员之一、后任乾陵博物馆馆长的杨正兴,带着这些骨头,专程去了一趟西安,交给了医学院法医教研室。

法医教研室是当时西安人体鉴定的权威研究和教学机构。接到永泰公主墓出土的骨头后,教研室十分重视,立即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测得骸骨的实际年龄较年轻,与志文和史书的记载永泰 公主死时17岁,完全相符。
又对永泰公主的骨盆进行识别拼对。由于骨盆已散,骨头不全,仅有11块(一说8块),拼对很麻烦,复原出了四分之三左髋骨。

用这部分髋骨,与30具女性骨盆进行比对,并参考中国女性骨盆解剖学、产科学等资料,确定了永泰公主骨盆各原始部位的延展方向与度数。然后用纤维泥补修了缺损部分,复原出永泰公主完整的左髋骨。
再根据对称原则,用石膏制成右髋骨,接着再造出骶骨,最后全部拼连起来,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女性骨盆。

在此基础上,测出永泰公主骨盆各部位数据。在排除误差的情况下,发现永泰公主的骨盆比同龄女性骨盆狭小。
结合其他化验检测,参与骨盆情况,得出结论是:永泰公主没有生过小孩。
这一法医鉴定结论是有说服力的。
在进行人骨鉴定的同时,又请专家对墓志进行释读,获得了很多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信息,知道永泰公主仅比丈夫武延基晚死一天。

时任陕西省博物馆馆长、考古专家武伯纶,第一时间见到了墓志和志文,并进行了释读。
志文中的这段文字引起了武伯纶的注意:“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
其中的“鸾愁孤影”一语,武伯纶认为永泰公主并非与丈夫一起被处死,而是成了寡妇后,形影孤单,愁苦忧伤成疾,进而得出了“似永泰公主系因病而死,不是被武后杀害”的观点。

再联系“珠胎毁月”一语,武伯纶又得出了永泰公主的具体死因:“似谓永泰公主之死,是因为怀妊所致”,此即广为流传的“死于难产说”。
1963年第一期的《文物》上发表了武伯伦研究文章,观点一经公开,石破天惊,颠覆了历史。再加上西安医学院法医教研室的“骨盆狭小”结论,“病死说”和“难产说”迅速传开。

武伯伦的研究结论是否正确?当然是个人观点,一家之言。
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如有的学者从“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一句中得出,永泰公主确是被毒杀,死时正怀孕。
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原副处长、考古专家陈安利持此观点,他认为永泰公主是被武则天毒杀的,只是比其夫武延基和其兄李重润晚死了一天。

为什么会晚死一天?陈安利认为与永泰公主身怀有孕有关,不立斩或杖杀,而是缓一天逼令服毒药自杀,这在封建社会也算是皇帝的一种“恩典”。
这一观点也未必全正确。
“珠胎毁月”,源于水产珍珠生长与月亮盈亏的关系,先秦时人们已知道月圆则河蚌长得好,产量高,珠子大而结实,反之珠子粒小还虚。此即《吕氏春秋·季秋纪·精通》(卷第九)所谓:“月望则蚌蛤实, 群阴满;月晦则蚌蛤虚实,群阴揪。“

由此不难发现,“珠胎毁月”一语隐喻永泰公主这颗明珠被武则天这个亏月所毁,言下之意永泰公主初到武则天弄死。
由于1960年代条件所限,对永泰公主骸骨的检测有很多遗憾,如是否服用过毒药未见报告。如果现在对其骸骨重新复检,应该可以有新的发现,但是复检不了。
当年西安医学院完成鉴定检测后,将送检的骸骨全部返还给了陕西省文管会,文管会将其妥善存放在陕西省博物馆保管部。按说,在这里很安全的,不会丢掉。

可是,1966年开始的那场运动中,这些骸尸骨竟然被当作“四旧”,像垃圾一样倒进了垃圾堆——这与北京当年将明定陵出土历皇帝与皇后尸骨开完批斗会后扔掉,如出一辙。
如果还在,根据头骨完全可以复原出与永泰公主真人接近的面部形象。

据说,当年医学院也有这种想法,想让雕塑家依照唐墓壁画的仕女形象,对永泰公主的面部进行复原,再拍摄一张千年“美人照”,谁想永泰公主骸骨会被扔了!
1986年乾陵博物馆不死心,重新寻找永泰公主骸骨下落。但多方打听,不停努力,还是没有找到,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湖北出土超级墓穴 2000人一起挖掘(超级大墓)
墓碑超级大墓的主人是楚国丞相。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国湖北沙市为了能够将大量轻工业产品推广全国各地,政府便决定在周边修建一个新的铁,但谁曾想,工人们在包围山附近施工的过程中。居然无意挖到了一个超级大墓。考古学家闻讯赶来,对于这个墓葬进行初步的勘察,确认此地是由五座楚国的墓葬群组成。其中被称之为二号的墓穴规格最高。挖掘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3-31 20:19:450000古代死囚临刑之前,断头饭中为何要加一片生肉,竟还有这层深意
现在的古装影视剧经常会出现在这样一个字眼——杀无赦,似乎只要皇帝一个不高兴,就可以随意掌控一个人的生与死,这样想来的确让人静若寒蝉。尽管古代杀人方法如此多样,譬如大众经常听到的五马分尸、蒸刑、绞刑、砍头等,但是砍头这件事情却也不是这么随便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0:040000邓聪:澳门半岛最古老的文化
一澳门半岛的早行者现代人类对自己的过去与未来,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考古学与未来学同样是21世纪最令人神往的学科。一个地区人类文化历史起源的探索,往往是有相当吸引力的。1999年3月公布澳门最新的面积,为21.45平方公里。澳门尽管很小,同样无法避开本地人文历史肇始的重大问题。这篇短文试图讨论澳门半岛范围内现知最古老的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48:060000魏晋南北朝时原始祭祀风俗,用活人喂食老虎,有的把自己卖了祭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原始祭祀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曾聊过古代的杀祭风俗,这是古代一种相当野蛮的现象,将活人当作祭品,献给祭祀对象,在秦汉及以前很流行。杀人祭祀在汉朝以后仍存在,但更多见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中。在四方征伐、南北交往中,如三国时诸葛亮这样的中原人,给边疆落后地区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文明,但并没有唤醒他们对人之生命权的尊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070000荐书:《南北朝墓葬礼制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0: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