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泉护村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21:540阅

▲ 泉护村遗址位置图

▲ 泉护村遗址发掘现场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位于陕西省华县城东柳枝镇附近,地处华山脚下,渭河南岸。1958~1959年黄河水库考古队陕西队华县分队两次进行发掘。泉护村遗址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为主要内容,是该类型一处颇具代表性的遗址;同时,还提供了该类型发展去向的重要物证。

▲ 地穴式房屋(庙底沟文化期)

▲ 陶钵

▲ 彩陶钵
泉护村庙底沟类型(即泉护村一期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包含绘有两种花卉图案、一种鸟形图案的彩陶盆(钵),并有重唇小口尖底瓶、葫芦小口平底瓶和砂陶罐。 5种陶器特征鲜明,从早到晚发展的连续性清楚,阶段性明显,可分为3个阶段,经过了“成熟、转折、退化”的全过程。在该类型遗存中,发现有半地穴式方形房基,带斜坡或台阶、坑底有烧灶的“居穴”,两、三座一组的横穴式陶窑群等主要遗迹。

▲ 彩陶钵

▲ 陶鴞鼎
泉护村庙底沟类型遗存有其来龙去脉。它的渊源,本遗址最初阶段有一些线索;它的去向,本遗址还包含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两期文化遗存──泉护村二期文化和泉护村三期文化。泉护村三期文化是包含鬲、斝的可以称作“龙山文化”的一种地方类型,它与泉护村一期文化面貌迥然不同,与山东龙山文化相比,除都有袋足(或空足)类陶器外,也相去甚远。泉护村一、二两期文化之间的连续性、阶段性则十分清楚。但如果把泉护村二期文化往前连接当作仰韶文化末期,似又嫌牵强,它是紧密衔接仰韶与龙山的过渡性质的文化。从泉护村二期文化的全部内容考察,上述过渡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史上的一次飞跃发展。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蛮龙:仅发现一颗巨型牙齿化石(长15.5厘米)
坦桑尼亚蛮龙是一种目前还没有明确种属的肉食恐龙,唯一发现的化石就是一颗硕大的牙齿,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肉食动物中最长的牙齿了,长度可以达到15.5厘米,几乎堪比一把直尺,而它之所以被称为蛮龙则主要是来自网络,但并不被科学家认可。坦桑尼亚蛮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27:120000葛剑雄:传统节日的延续离不开信仰
国家将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已两年了,传统节日比以往更受重视,活动内容日趋丰富,对年轻人也更有吸引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只是多了一天假期,因此而增加的商机和旅游往往与这个节日的主题无关。也就是说,仅仅靠法定假日并不能使传统节日真正得到延续。000020亿福利派送,汉阳陵特展开幕,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你来打卡
安吉地处浙江北部,气候宜人,草木丰茂,其名取自《诗经》中“安且吉兮”之句,意为“舒适而美好”。这片美丽的土地曾是越国早期都城,秦汉时期被划入鄣郡,是郡治所在地。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2:37:320000孙悟空真的存在吗?我国一地发现“孙悟空墓”,墓中发现金箍棒
孙悟空真的存在吗?我国一地发现“孙悟空墓”,墓中发现金箍棒,自古以来,人们都热衷于《西游记》这部富含想象力的古典文学作品。尽管其中的故事让人痴迷,但多数人仍坚信,《西游记》的角色除了唐太宗和玄奘等现实历史人物,其余的都是源于作者的虚构。然而,1997年一次福建顺昌县的神秘考古发现,却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孙悟空的存在可能性。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1:11: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