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夏朝更早的王朝: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韩非说“虞夏二千岁”
先秦史书记载,比夏朝更早的是虞舜之朝,先秦并列表述“虞、夏、商、周”,尚书第一篇记载的就是《虞书》,韩非子更是声称“虞夏二千岁”,其中夏朝存世400多年,虞朝则是1500多年。
虞朝过于久远,处于五帝时代,司马迁也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传世史料极少,兼之夏朝还未搞清楚,又何言虞朝,因此如今基本否定虞朝存在。

然而问题在于:先秦时古人记录的虞朝,真的不存在吗?如果果真不存在,为何古人会杜撰一个虞朝?本世纪初,山西考古发现改写认知,庞大的规模规格,巧合的地理位置,与持续长达2000年的时间,让人不由得与虞舜联系在了一起。
尧都平阳,舜都何在?
上个世纪,在山西临汾襄汾县,考古发现“陶寺遗址”,根据所在位置与考古发现,如今普遍被认为陶寺遗址就是“尧都平阳”。
史书记载,尧舜相距不远,舜曾是尧之臣,后来帝尧禅位于舜(或族名,或人名)。因此,以当时的交通能力来看,舜都要么就在陶寺遗址,要么与之相距不远。
本世纪初,在距离陶寺遗址40公里之处,考古发现“周家庄遗址”,面积高达500万平方米,迄今已知全国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与陶寺遗址是当时晋南最大的两座遗址。以上古生产力而言,城池主人必然非同小可、贵不可言。
考古报告显示:陶寺遗址距今4300—3900年,周家庄遗址上至仰韶时期、下至夏朝时期,但以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遗存为主。因此,陶寺遗址与周家庄遗址共存过数百年,相距如此之近,两者之间必有互动,那么这种互动之一是不是尧舜禅位?

周家庄遗址:虞舜之都?
问题在于,位于山西运城绛县的周家庄遗址,会不会是虞舜之都,有何依据呢?
首先,史记记载“舜,冀州人,居妫汭(ruì)。”其中,“汭”就是河流弯曲之地,周家庄遗址位于涑水河(黄河中游支流)下游的弯曲之处;现代学者考证,古冀州位于汾水或涑水河与黄河之间,周家庄遗址大致符合该特征。另外,山西运城夏县与平陆县一带,是商周“虞国”所在,在空间上与周家庄遗址基本重叠。
其次,竹书纪年记载“稷放丹朱(帝尧之子)”,现代考古发现老虎山文化南下攻克陶寺遗址,对应的当是“稷放丹朱”。既然丹朱是陶寺主人,那么舜就不可能立都于陶寺。而周家庄与陶寺遗址是当时最大的城市,显然最符合帝舜的地位。
第三,周家庄遗址规格、规模巨大,与陶寺属于同一级别,且距离陶寺遗址只有40公里,两者共存数百年.......那么,既然陶寺代表“尧都”,周家庄遗址显然就应该是“舜都”!更进一步说,陶寺代表“尧族”,周家庄代表“舜族”,两股势力长期互动、互斗。
第四,帝舜后禅位于大禹,说明禹舜部落相近,太远的话就很难产生交集。史书记载山西运城夏县是“夏墟”,夏朝的发源地,后来迁都到二里头遗址。因此,从舜禹交集来看,舜都应当距离夏墟不远之处,周家庄遗址所处位置,比较符合当时的交通条件。
综合而言,周家庄遗址就是舜都,至于后来的“舜都蒲坂(位于运城永济市)”,或是后人误解,或是舜族后人迁徙到了此处,带去了舜族文化,从而被后世误解为舜都。

韩非说“虞夏二千岁”,以周家庄遗址来看,始于仰韶时期,距离夏朝建立有1500余年,大致对应虞朝统治时间,加上继承者夏朝大约400多年,恰好2000余年。
至于陶寺遗址,始于距今4300年,属于后起之秀,可能一度打破了周家庄的统治,建立了尧族统治秩序。但周家庄遗址势力再度崛起,舜又打破了陶寺遗址的统治。
因此可见,尧族在陶寺遗址,虞舜在周家庄遗址,两族互相争斗,尧族强大时虞舜臣服,虞舜强大时尧族臣服,或许由此儒家称之为“禅让”。后来,大禹崛起之后,权力又转移到了夏族手上。
宋仁宗认为河北大名风水好,“壮我中华”,遂升为陪都名“北京”
环抱护卫型“多京制”——古代中国陪都的选择规律(3)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连续聊了汉唐时期,中国陪都的选择。这篇继续——在唐朝以后,古代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分裂时期,即“五代十国”时期。一直到赵匡胤建宋,中国才又结束了划江而治的南北分裂状态。这一分裂状态的结束,以南唐后主李煜降宋为标志。北宋定都汴州开封府,即今河南开封市,命名“东京”。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6:100000盗墓者太狡猾,给看护狗下药,考古队也聪明,选盗墓严重的地方挖
汉文帝母亲薄太后与她的南陵本文作者倪方六薄太后南陵,位于陕西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凤凰嘴霸陵南4.5公里处。薄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人称薄姬。她是汉文帝的生母,尊称薄太后。薄太后的故事很有意思。据《史记·外戚世家》,薄太后是个私生女,她的父亲姓薄,是今天苏州人(吴地),与原魏王宗室女魏媪私通,生了薄太后。薄太后早前并不是刘邦的妃子,而是魏豹的女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7:300001探寻秦陵:秦朝留给我们什么?
公元前221年,位于西北边陲的秦国,以虎狼之师力压群雄,结束了春秋以来五百多年诸侯称霸、列国纷争的动荡局面,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秦朝就这样凛然登上历史舞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8:100003郭立新 | 我们要做的是历史的侦探而不是卫道士
收藏周刊梁志钦本文原载于2020年8月9日《新快报》收藏周刊。约访的时候,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立新正开展第六届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课程。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便进入考古行列的学者,郭立新对考古工作有自己深刻的判断与要求,“走出书斋,深入社会,去到那历史的现场,田野调查、考古发掘和实物观摩”是他认为的基本要求,而他更强调,“我们要做的是历史的侦探而不是卫道士。”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40:400000黄剑华: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关系
一轰动世界的三星堆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古蜀文化的灿烂辉煌。三星堆古蜀文明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学术界对此已作了许多深入的探讨。而三星堆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以及周边其他区域文明的关系,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54: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