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挖出2“大缸” 里面全是黄金文物 考古家:赶紧无偿上交
杨贵妃、一个古代美女的名字,传颂千年。她的美艳动人、倾国倾城的容貌使得她被誉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并成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据史书记载,杨贵妃最后被迫自杀。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深思念,让他派人搜寻杨贵妃的遗体。然而,当人们带回的只有一个香囊时,考古学家们对其保存完好感到困惑。毕竟,丝织品本应迅速腐朽,香囊的保存实属罕见。

直到1970年,一个名为何家村的小村庄的建设工地上发现了一件文物,考古学家们的困惑才得到解答。当时,村民们在挖掘地基时发现了一个陶罐,随后又发现了另一个陶罐。陶罐内装满了黄金,引发了村民们的争抢。然而,还有一部分村民未能一睹黄金的芳容,他们立即向文物局举报并请求专家前来。专家们赶到何家村后,要求村民们交出文物,并向他们宣传文物保护法。

在文物归还后,考古学家们对挖掘地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小陶罐。尽管这些地点既不是古墓,也没有发现其他遗迹,但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陶罐可能是唐朝战乱时期富豪贵族为了保护财物而埋藏在地下,却再也没有机会回来取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文物得以保存至今。
经过研究,考古学家发现这些文物都属于唐朝时期,其中包括一个由金银制成的香囊。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杨贵妃的香囊能够保存至今。与后世制作的丝织品香囊不同,唐朝时期的香囊是用金属制作的。香囊内外各有一层,无论外部如何移动,内层始终保持平衡,使香料不会洒出,从而保持了持久的香气。

除了香囊,这些文物中还包括许多珍贵的金银器。在金银器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盒小小的"丹砂",即古代人们所谓的长生不老药。此前,考古学家们在东晋时期的古墓中发现了大量的丹砂。然而,在唐朝时期,发现的丹砂数量明显减少,这说明人们对丹砂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不再将其作为长生不老的药物。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唐朝时期的科学家对丹砂的成分和效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它并非真正的长生不老之物。
何家村的发现解开了杨贵妃香囊保存至今的谜团。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古代贵族埋藏财物的方式,也让我们对唐朝时期的文化和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韩国河:两汉时期文明特点述论
0000五湖四海聚天山,乐而忘苦呼斯塔——新疆呼斯塔遗址2022考古生活随笔
2022年6月至9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呼斯塔遗址本年度的考古发掘工作在王鹏、文臻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展开。呼斯塔考古队是一支特殊的队伍,队员们几乎都是由两位老师从上百份招募简历中挑选出来的考古专业学生,大家因为共同的学术兴趣、研究规划和对边疆考古的憧憬与热爱,走出各自的校园,从五湖四海而来,相聚呼斯塔,问古天山。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07:470001日本在华盗宝至今不解悬案:北京人头骨到底是不是日本人盗走的?
日本人盗骨事件(一)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人类学研究史上,中国学者有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找到了距今大约60万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正式学名定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图:北京人头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00:490001中国龙与圣经龙:此“龙”非彼“龙”
龙的形象是我们所熟识的,尽管地球上从未有过这种动物存在,但这个虚构之物已牢不可破地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然而,“龙”这个符号在中国基督教界却引发了传统文化和信仰之间的冲突,因为《圣经》中的“大红龙”象征魔鬼撒旦。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真为《圣经》中的“龙”吗?前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荣誉神学教授洪光良牧师、南京市基督教爱国会主席李兰成牧师都认为:此“龙”非彼“龙”。0000魏晋南北朝时原始祭祀风俗,用活人喂食老虎,有的把自己卖了祭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原始祭祀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曾聊过古代的杀祭风俗,这是古代一种相当野蛮的现象,将活人当作祭品,献给祭祀对象,在秦汉及以前很流行。杀人祭祀在汉朝以后仍存在,但更多见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中。在四方征伐、南北交往中,如三国时诸葛亮这样的中原人,给边疆落后地区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文明,但并没有唤醒他们对人之生命权的尊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