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被盗一空 只剩下秦朝“电池” 考古学家生气道:太猖獗了
古墓的保护和传承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除了地震、渗水、坍塌等突发事件,还要面临着人为带来的损坏——盗墓贼的入侵。
盗墓行为并非现代新生事物。从春秋战国礼乐崩坏之后,厚葬之风盛行,盗墓行为也随之兴起。从古至今,人们对盗墓贼也是厌恶不已,历史上那些臭名昭著的盗墓贼,都是为人耻恨的,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盗掘他人的坟墓,是最无耻的。有的盗墓贼盗掘古墓,一件文物都不留,古墓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坏,最可惜的是,古墓中的文物就这样落入民间,甚至流失海外。考古学家最不愿看见的,就是这样的现象。
在考古学家的发掘和保护下,许多古墓被成功地保护了下来。但是,也有一些古墓因为盗墓贼的恶行而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比如说,陕西临潼骊山西麓的秦东陵,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宏伟的陵墓之一。1986年,当地村民在挖渠道时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引起了全国的轰动。专家经过勘察之后认定,这里是秦始皇的祖坟之一,秦东陵,这一历史记载常出现的墓葬群,终于被发现了,专家也十分的欣喜。但是,在盗墓贼的肆意破坏下,这座古墓已经被盗一空。

2010年,秦东陵文物保护区巡查人员在巡逻的时候,发现了21个盗洞,每一个盗洞都直达主墓室,这对古墓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毁坏。考古学家痛心不已,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毕竟古墓的主人是谁,还是未知的。随后,专家知道,这是宣太后芈月之墓。考古队中情绪也很低迷,尤其是眼前的21个盗洞,公然地昭示着盗墓贼的恶行,这座古墓很可能已经被盗一空了。
在盗墓贼的盗掘过程中,他们不仅盗走了古墓中的文物,对古墓造成了严重的损坏,还留下了大量的作案工具,仿古陶器、铲子、锤子等,这些物品都是考古学家发现盗墓贼的重要线索。同时,盗墓贼还会在古墓中挖掘通道,制造氧气等设备,以便长时间在古墓中作案。这些行为不仅对古墓和文物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古墓和文物,我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加强对古墓的保护和管理。1997年,中国政府颁布了《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是国家的重要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文物和古墓。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古墓的监控和保护,建立了专门的古墓保护机构,加强了对古墓的巡视和保护力度。
除了政府的保护力度,公众的意识也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古墓保护的重要性,展开了自发的保护行动。一些爱好者和志愿者组织起来,参与到古墓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中,为古墓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贡献。
杨府山:温州商代越族武将大墓
2003年在温州市瓯海区仙岩镇丰村东的杨府山上,由于当地村民由于建造公园平整山顶发现了青铜大铙和鼎。之后当地文物部门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结果该墓葬出土大量美青铜器和玉石器。这是目前所知在我国东南沿海发现年代最早的有青铜礼器的大型墓葬,所出土器物均在当时的浙江地区相当少见。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4:300001郑岩:阿房宫图
文学史上一段著名的残铁,见于唐人杜牧(803~852)的怀古诗《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1:40:330000劳尔哈楼龙:唯一拥有植食胃石的肉食恐龙(多达32颗)
劳尔哈楼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诞生于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成年后的体长可达8米,属于大型肉食性恐龙之一。第一批出土的劳尔哈楼龙化石是在欧洲的葡萄牙发现的,其中包含了一具未成年个体,胃中发现了只有植食性恐龙才拥有的罕见胃石。劳尔哈楼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28:550001“龙”与“虎”一样厉害,为何龙成了中国帝王化身,而虎不行?
中国的龙虎文化文/周秀德、倪方六前面的文章曾说了“龙虎四环铜鼓座”(见下图),此件国宝级文物最为珍奇宝贵之处,除了它中国第一个有铭建鼓座的地位,就莫过于它的龙虎雕纹了,倒是不说这雕刻技艺有多么出色,而是它所代表的五千年文明之根——龙虎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中,龙和虎作为最霸气的存在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文化意义,存在于政治、经济、军事、宗教、语言、文学、医学等各方面的表述之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33:070000长沙发现清朝古墓 居然和考古队员有关(长沙古墓)
长沙发现的一个古墓,是考古队长的祖先。在2016年湖南长沙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有工人挖到了一块儿体型非常大的石板,在场的领导马上就停止了对此地区的施工,并联系到了当地的考古工作人员,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座古墓。很快,民警以及考古工作人员就到达了现场。考古工作人员通过简单的判断发现这是一座清朝的墓葬,显得有些失望,清朝的墓葬放到现在的研究价值并不是特别的高。1.墓葬主人我要新鲜事2023-09-05 20:18:56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