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证明:中国有两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
近代以来,在西方历史话语体系下,中华文明一度被置于西方文明之下,中国人种也被认为源自西方,这就是“中华文明西来说”、以及“中国人种西来说”。
随着地下文物不断地“挺身而出”,事实证明中华文明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文明。以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有着两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

两百万年的人类史
关于中国境内的古人类,最广为人知的是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陕西蓝田人、湖北郧县人、北京人、河南许昌人等等,但实际上最早的是河北泥河湾人。
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群,位于河北张家口阳原县一带,该遗址群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一共分布着80多座已经发现的遗址,超过百万年的遗址有21处。
其中,距今时间最远的是马圈沟遗址。在马圈沟遗址中,考古发现距今200万年前的饭桌,当时马圈沟先民群食大象,如今还能看到他们敲骨吸髓、骨瓜取肉的种种痕迹。由此可见,中国至少已有200万年的人类史。
关于泥河湾遗址群,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泥河湾遗址群涵盖新旧石器时代,从距今200到距今1万年的遗址都有,这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更说明了泥河湾古人类一脉相承200万年;二是阳原县官厅村的小长梁遗址,距今大约160万年,考古发现他们的石器风格,与后来北京人的非常相似,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文化传承。

一万年以上的文化史
在距今1万多年时,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从距今1万多年到5000年时,考古发现很多文化遗址,比如以下:
三十年前,在湖南永州道县,考古发现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水稻,刷新了历史纪录。该遗址距今超过1.4万年。在更早的时候,在湖南常德澧县发现“城头山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拥有完整城墙系统的古城,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时间6000年左右。在此之后,湖南湖北地区也有很多上古遗址,说明该地区在上古拥有璀璨的文明。
在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考古发现“查海遗址”,距今已有万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村”。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猪骨等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石块堆塑出的“龙”(见下图),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后来分布在内蒙东部、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应该是查海遗址的继承者。
在河南漯河舞阳地区,考古发现“贾湖遗址”,距今已有9000年,出土有刻在龟甲上的“贾湖刻符”(见上图),还有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第一个骨笛,以及各种陶器等。如今,不少中国学者认为贾湖刻符就是原始汉字,但这一结论没有得到西方学者的认同。
贾湖遗址之后到距今5000年时,出土的文化遗址数不胜数,主要分布在黄河与长江流域,笔者在此就不赘言了。
铁证如山!上述这些上古遗址,明确无误地说明,中国已有万年以上的文化史。

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史
在距今5500年左右,中国进入了文明时代,开始出现上古古国,比如以下二个古国:
在河南郑州巩义黄河南岸,考古发现“双槐树遗址”,距今5300年,残存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处于河洛文化中心区,发现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里面出土了“北斗九星”,印证了先秦文献中的“北斗九星,七现二隐”之说,可能其中二颗星星后来看不见了,所以后世常说“北斗七星”。因此,该遗址被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夏朝以“伊洛”为核心区显然是有传承的。
在浙江杭州余杭区,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考古发现“良渚遗址”,距今5300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拥有庞大的水利系统,以及各种精美文物等。可以说,良渚社会已经进入国家时代,用“良渚古国”称呼更为适合。关于这座遗址,笔者不再赘言,公认的定论是“在所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地区之一”。
有人说,衡量文明的标准是“城市、文字、青铜、神庙和祭坛”,双槐树古城、良渚古城都没有文字出土,没有理由说它们已经进入文明时代!其实,以前的文明标准是西方提出的,除了文字都是物质化体现,而全世界各种文明发展各不相同,不可能以一条标准衡量所有文明。比如,美洲玛雅没有发展出青铜,算不算文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长期没有文字,他们难道没有进入文明社会?另外,什么程度的文字、青铜、城市等才算达到标准?可见,西方这一套标准问题很多,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如今,中国兼顾其他文明特点,提出的文明标准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相比西方的文明标准,是不是更客观更全面一些,大家都有判断能力。以此判断,中华文明史至少5500余年。
其实,以贾湖遗址、双墩遗址(该遗址有630个原始字符)来衡量,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中国文明史有8000年。

总之,考古发现足以证明,中国拥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一脉相承、没有断层,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因此,中国古人类到底是从非洲迁移而来,还是独立起源的,还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说中国传承没有断层,其中一个证据是“铲形门齿”(见上图)。元谋人、北京人等中国古人类都有“铲形门齿”,而今天大约有80%—90%的现代中国人有“铲形门齿”,黑人只占11.6%,白种人只占8.4%。因此,通过基因研究“推算”出的“现代中国人是数万年前从非洲迁徙而来的后代”的观点并不准确。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阳魏晋墓
魏晋时期辽东郡境内的墓葬。分布在辽阳市郊的三道壕、北园、棒台子、上王家村等处,辽阳魏晋时为辽东郡治襄平所在地。辽阳魏晋墓的结构仍保持辽阳汉壁画墓的特点,多为用石板支砌的平顶多室墓,室内壁面彩绘壁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作过调查。1945年东北解放以后,东北博物馆(后改辽宁省博物馆)对辽阳壁画墓进行了调查和保护工作。从50年代开始,陆续进行了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48:400000日享一书:ZZc01《锄头考古学家的足迹》
今天分享的是有李济之子李光谟先生写的类似于传略的散文集《锄头考古学家的足迹—李济治学生涯琐记》。前天同班同学找我问有没有这本,说实话这本我还真没看过,不过一搜还真有。之后他还向我要吴金鼎先生的《PrehistoricPotteryinChina》,一来我没听说过,二来我一查还是当年吴先生在伦大的博士论文,民国时期出版的,二手倒卖都要八百多呢!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9:28:000000日享一书BGg01《古都遗珍——长安城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
今天分享的是一本早上我室友找我要的书,社科院考古所编著的一本关于北周佛教造像的书。然而这本书怎么归类,我倒有些犯难。刚开始以为是个佛教造像的图录,打开文件一看里面有一半的内容都是文字内容,其中既有这批造像的信息,还有西安其他造像的信息和研究,似乎也像是专注,不过具体看内容,也具体介绍了造像的出土信息、器物信息和线图,似乎像一个研究内容比较多的报告。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9:33:030000辽代千年古墓打开后,出现一桌“饭菜”,墓志铭:饭菜给你们吃
我要新鲜事2023-07-08 15:59:340000阿克猎龙:欧洲中型角鼻龙类(长6米/于普罗旺斯出土)
阿克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角鼻龙类恐龙,诞生于7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这也是第一个在欧洲正式命名的阿贝力龙科恐龙,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达6米左右,第一批化石出土于法国境内。阿克猎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59: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