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城市历史景观无形价值的传承与保护
从古至今,从历史走向未来,现今阶段处于一个对历史传承和弘扬的交叉路口,那究竟怎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延承下来的文明,这既是每一个城市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民的责任和义务。城市历史景观既见证了曾经辉煌的历史,也是今天不可或缺的城市财富,更是今后城市发展的光,人类生活的希望。对于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多种的挑战,但一定要尊重文化,尊重历史,上升到文化的战略上来审视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性。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活动的日新月异,城市的发展体系与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对城市价值观也存在着根本性的改变。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倡导新交通体系的新都市变化,对原有历史建筑的拆除、改建,对城市的更新活动越来越频繁,城市已沦为了一个面向物质生活需要和工业生产过程机械性系统运作的媒介,在城市新建筑理念和相应的规划技术面前,原本的城市文化因此而不再被人作为精神的追溯,也不再变得根深蒂固。
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新设计往往忽视了传统城市的历史环境和城市精神,隔离以往相互作用的社会成分来片面地规划方案,通常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感。正如我们今天所能感受到的,在城市历史中承载着自然部分的地域性认知不断减少,城市的改变不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兴的城市景观往往有不符合人类的情感和感官认知的成分。
景观是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劳动所建设出来的具有创新和情感认同的、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物性记载,同时也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权衡的见证。它是活生生的一部对历史的见证书籍。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巧妙借用了“景观”的视角来重新看待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景观的动态思维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城市景观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即同一空间具有多重的意义,给人的城市感受是复合性的,除了提供给人们观赏性和使用功能性的意义之外,还具有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涵和特征表现,从而包含更深层次的空间与文化意义。
在城市发展历史周期中,不同时段的景观要素存在不同的意义,梁思成曾经说过:“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与地区所表现出的独特的文化属性,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成为世界文化价值观的大背景。对于一个城市地区而言,由于历史层层积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也反映出其历史上的文化多样性,需要融入今后城市的发展之中,无形的价值同样需要传承和保护。
作者:杨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山西一东周夫妻合葬墓发现关系特殊殉葬男女,两人面对面同居一室
山西定襄一处东周墓地的发现与发掘本文作者倪方六墓葬考古总会有奇奇怪怪的发现,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从一座先秦东周古墓中看到的少见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7:360001被误解的伐字:甲骨文改写认知 难怪金文中不说“武王伐纣”
周初金文中的“武王征商”与“武王克商”一词,实际上是指武王征讨商朝政权的行动,而不是我们常说的“武王伐纣”。早期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提供了更早的证据,例如著名的《利簋》青铜铭文中记载着“武王征商”的字样,表明武王出征商朝。古代的书籍非常注重每个字的含义和深意,那么为什么在周初的金文中使用“征商”或“克商”,而不是“伐纣”或“伐商”呢?其中一个原因与对“伐”字的误读有关。我要新鲜事2023-09-29 20:12:580000肿头龙:北美中型恐龙(长5米/头顶长23厘米厚骨板)
肿头龙是一种鸟臀亚目下的厚头龙科恐龙,诞生于60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体长普遍可达4.5米,最大的可以达到5米左右,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长有厚达23厘米的骨板,第一批化石是在北美发现的。肿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36:390000江西村庄找到古墓群 发现47口棺材(陪葬女性)
墓葬群47口棺材中都是陪葬的女性。在江西省靖安县的一个小村庄,一处名为斋饭岗的土丘息发生了一起盗墓案。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现场,发现地上有个又大又深的盗洞,盗洞里头还残留着一些古代丝织品。为了堡古墓中有可能遗留的文物,专家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47口棺材我要新鲜事2024-01-22 20:08:420005洛阳盆地是否是“中原”地理人文概念的原始产生地?能成为夏都吗
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7:59:4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