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城市历史景观无形价值的传承与保护
从古至今,从历史走向未来,现今阶段处于一个对历史传承和弘扬的交叉路口,那究竟怎样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延承下来的文明,这既是每一个城市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民的责任和义务。城市历史景观既见证了曾经辉煌的历史,也是今天不可或缺的城市财富,更是今后城市发展的光,人类生活的希望。对于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多种的挑战,但一定要尊重文化,尊重历史,上升到文化的战略上来审视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性。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活动的日新月异,城市的发展体系与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对城市价值观也存在着根本性的改变。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倡导新交通体系的新都市变化,对原有历史建筑的拆除、改建,对城市的更新活动越来越频繁,城市已沦为了一个面向物质生活需要和工业生产过程机械性系统运作的媒介,在城市新建筑理念和相应的规划技术面前,原本的城市文化因此而不再被人作为精神的追溯,也不再变得根深蒂固。
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新设计往往忽视了传统城市的历史环境和城市精神,隔离以往相互作用的社会成分来片面地规划方案,通常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感。正如我们今天所能感受到的,在城市历史中承载着自然部分的地域性认知不断减少,城市的改变不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兴的城市景观往往有不符合人类的情感和感官认知的成分。
景观是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劳动所建设出来的具有创新和情感认同的、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物性记载,同时也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权衡的见证。它是活生生的一部对历史的见证书籍。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巧妙借用了“景观”的视角来重新看待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景观的动态思维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城市景观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即同一空间具有多重的意义,给人的城市感受是复合性的,除了提供给人们观赏性和使用功能性的意义之外,还具有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涵和特征表现,从而包含更深层次的空间与文化意义。
在城市发展历史周期中,不同时段的景观要素存在不同的意义,梁思成曾经说过:“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与地区所表现出的独特的文化属性,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尊重文化多样性成为世界文化价值观的大背景。对于一个城市地区而言,由于历史层层积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也反映出其历史上的文化多样性,需要融入今后城市的发展之中,无形的价值同样需要传承和保护。
作者:杨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那些唐代“逆天金银器”,谁能拥有如此宝藏?
“镶金兽首玛瑙杯”,由玛瑙做成的器身呈现出红、棕、白、黄等多种颜色,各种颜色衔接流畅,浑然天成,色泽莹润,如流动一般。器口雕成羚羊头,羚羊嘴处用一个金帽为盖,金盖犹如点睛之笔,与玛瑙器身上的金黄色也相呼应。设计巧妙。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件唐代俏色玉雕,属于孤品。古代中国虽也有角杯,但这件玛瑙杯的造型应该是模仿了粟特式来通。“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通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壁厚0.12厘米我要新鲜事2023-09-10 20:11:070000魏坚:中国古代酿酒的考古学观察
中国有关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因而,酒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酒文化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考古学实物资料的不断出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48:290001考古中发现的这些食物真馋人,最绝的连古人烤肉用的扇子都出土了
走,到博物馆里的聚餐本文作者:吴甜甜倪方六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俗语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看来“食”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制作和烹饪食物一直是人们从古至今研究和好奇的问题,古人究竟吃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吃的。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古代的一些食品实物不断被发现,震惊世界。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28:260000追溯:湖人队史(九)九年八冠,功成名就同进退
回顾历史,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既然上世纪80年代属于“黑白双雄”,想必凯尔特人与湖人分别在东西部都属于无敌的存在!这自然是有失偏颇的一种观点,且不论凯尔特人在东部遭遇过费城76人的强大挑战,就连80年代五次夺冠的湖人都是在一步一战的艰苦局面下才奠定霸主地位。谢幕的早晚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57:200000十大考古进校园 | 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进校园首秀:将考古的“爆红”变“常红”
这次带人“入坑”,贵州考古先走了一波漫画风!4月27日,“全国十大考古进校园”——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首场讲座,在贵州师范大学开启“圈粉”模式。作为贵州考古史上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群,在夺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成为一个多月以来,贵州考古“霸屏”的热门词汇。而这场被同学们称为“踩在热点,冲在浪尖”上的讲座,恰好在该墓群拿下“全国十大”的第31天进行。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3:24: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