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角龙:甘肃小型食草恐龙(长1.2米/距今1.12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07:540阅
在食草恐龙中,角龙类恐龙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它们分布在全球各地。而在中国,不久前发现了亚洲第一个发现的大型角龙类恐龙,它就是黎明角龙,其体长1.2米,是一种小型食草恐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
黎明角龙基本资料

黎明角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2米,与原美颌龙、醒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28位,生活在距今1.25亿-1.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
黎明角龙化石

黎明角龙化石发现于中国甘肃省马鬃山公婆泉盆地的新民堡群,其化石是一个接近完整的亚成年颅骨,只缺乏喙骨与头顶头盾。通过对化石的拼凑和研究,专家推测黎明角龙是种基础新角龙类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阿普第阶的中国中北部。

形态习性:黎明角龙是亚洲第一个发现的大型角龙类恐龙,该动物将两足行走,体长1.2米,估计体重为15.5千克。黎明角龙头部的隆起处分别位于眼睛的前方,以及下颌的两颊,它的隆起处可能作为物种内的打斗行为,可能为了求偶或是争执。

说到角龙,其实除宣化角龙外,在中国还有很多,比如中国角龙,它是一种角龙类中的尖角龙亚科恐龙,体长可以达到6-7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中国角龙看起来像犀牛,比世界上最大的犀牛还要大上不少,站起来的高度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样高……【查看更多】
亚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亚洲目前发现了268种,甘肃目前发现了11种,其中就包括黎明角龙、雄关龙、兰州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吉林历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项目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42:390000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百年耕耘、薪火赓续
安阳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是甲骨文的发现地,中国考古学人才培养基地,也是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试验田。“殷墟考古已经走过了90多年,在各方努力下,殷商文化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不断深化,殷墟的价值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为增进民族自信自强提供了坚强支撑。”11月10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殷墟考古持续深入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32:250000朋友借车撞到报废 朋友却这样说(男人三不借)
男子宝马车借朋友后被撞报废朋友耍赖。2020年年初郑先生首付11万元,并且贷款18万元买了一辆自己一直很喜欢的宝马车,很快他的朋友们也知道了此事,郑先生的朋友说,想借郑先生的新宝马车回一趟老家,开去相亲也显得有面子更好成功,郑先生虽然在心里不太想借,但借车的也是自己多年的好友,而且借个车而已不会有太大问题,于是就把车借给了朋友开。酒后撞车我要新鲜事2023-09-22 20:52:340001刘备墓考古新发现,三峡枯水期甘夫人墓露出,可惜无法继续往下挖
甘夫人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已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谈了多次刘备成都惠陵的真伪问题(最近一篇见《三峡工程已把刘备真身墓淹了?三峡蓄水前寻找刘备墓真相》一文)。这一话题真的说不尽,孰是孰非很难说。在1990年代后期,当时四川、重庆两地的媒体都称,刘备墓是否在奉节可望揭开。但可能是没有找到确切的东西,三峡蓄水前奉节老城的考古发掘情况后来就没了下文,令外界失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1:410000俊采星驰 积厚流光——记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
#2022十大考古#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点任务。考古学肩负文物发掘、研究、保护、阐释及传承的重任,过去一年众多考古项目高效开展、考古成果推陈出新,以更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考古学正在以奋发昂扬的姿态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08: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