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巩县唐代窑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20:460阅

隋、唐时期北方窑址。位于河南省巩县。始烧于隋而盛于唐。隋代生产青瓷,规模较小。唐代盛烧白瓷及三彩陶器,还生产少量绞胎器物。1957年故宫博物院进行调查,在小黄冶、铁匠炉村及白河乡3地发现了窑址。

1972~1982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故宫博物院又多次调查,发现了大量的三彩器物及陶范。据《元和郡县志》、《新唐书》记载,当时河南府巩县贡白瓷。在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白瓷中,就可能有巩县窑的产品。在洛阳附近至今仅发现巩县窑烧制三彩陶器,因而推测洛阳唐墓出土的三彩器,有些也应是巩县窑的产品。巩县窑的发现,对于研究盛唐时期陶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白瓷在小黄冶、铁匠炉村及白河乡3处窑址发现很多,以碗片为主,能复原的有11种。碗身多较浅,胎较厚,口外缘有的凸起圆形边饰及四出口,底有环形圈足、玉璧形底及平底3种,碗外凸起一周弦纹,内底因叠烧留有3个条状支痕。此外,还有数量不多的盘、杯、罐、壶、枕等。窑具有漏斗状匣钵、圆形垫饼等。


三彩陶器以小黄冶、大黄冶2处为多,有三彩、两彩及单色釉之分。三彩以黄绿白3色最为常见,也有黄蓝白 3色或3种以上色彩的。两彩者有黄釉绿彩、白釉蓝彩和白釉绿彩几种。单色釉有黄釉、绿釉和蓝釉。三彩器物分器皿及雕塑两类,器皿有罐、瓶、盆、樽、壶、烛台、炉及枕;雕塑均为小件,有立俑、骑士俑、骑驼俑、抱婴俑、抱狮俑和骆驼等;两彩器物有白釉蓝彩罐与弦纹碗;单色釉器物制作非常费工,难度较大。

传世唐代绞胎瓷枕较多,有的底部刻有“裴家花枕”和“杜家花枕” 字铭,可知花枕是这类绞胎枕的特有名称,巩县窑可能是烧造花枕的重要地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鸟鳄:鳄鱼和恐龙间的过渡生物(长4米/能两足站立)
鸟鳄是一种伪鳄类肉食生物,介于鳄鱼和恐龙之间的一种过渡生物,但更偏向于鳄目生物,它诞生于三叠纪的末期,颅骨和兽脚类恐龙很像,体长可达4米,后肢带有五根脚趾,平时能够以四足进行行走,但偶尔也能够使用后两足站立行走。鸟鳄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00:290000第一届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结果揭晓
4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四川省文物局支持,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阆中市人民政府承办,四川远大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四川阆中举办。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21:57000076年陕西发现186人陪葬古墓,十年挖掘发现其棺椁级别至今罕见!
殉葬制度,是奴隶社会的残忍遗留,在我国历史上多次废而复起,直到清朝康熙皇帝废止之后才算宣告终结。到今天的新中国,我们已经把这一惨无人道的丧葬制度彻底在了历史长河中。在今天,不关注历史的人或许都不会知道这样残忍的过去。但是对于历史爱好者们来说,每每发现殉葬墓的时候,时不时会被这种残忍的行为刺痛。1976年,陕西凤翔发现了一座大型墓葬,再次让人们回想起了残忍的殉葬制度。我要新鲜事2023-08-01 18:02:0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安丘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安丘县董家村北。1959年发现,1960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墓中画像构图复杂,形象生动,技法多样,集汉画像石艺术之大成。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画像石墓之一。墓主姓名无考,应为当时的高官显贵。墓室全部用预制石材构筑,由甬道和前、中、后三室以及一耳室、一侧室组成,长14米,宽7.91米。共用石料207块,其中103块刻有画像。墓中随葬品已被盗一空。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7:350000